□陈利
2020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八届中国电视产业推介会上,《安家》《外交风云》《绝境铸剑》等热播剧主创到场分享影视内容精品创作方法论。电视剧《安家》将镜头对准上海“安家天下”静宜门店的一群售楼中介,透过房产中介这个职场窗口,展现社会百态和人情人性,是一部职场剧包装下的现实主义力作。该剧不仅创电视端收视新高,而且网络端也好评如潮:腾讯视频单平台点击量达60.8亿;抖音#电视剧安家#播放量达到32.2亿次;播出期间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可见该剧的人气与话题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优良传统。十年前,编剧六六的作品《蜗居》讲述了一对普通姐妹在上海的生活与无奈,反映了房价飙升的社会现实,引起极大共鸣。2017年,耀客传媒买下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的版权,找到六六,希望她写一个中国版房产中介的故事。于是六六和她的团队采访了上千个买房子的人,最后将《安家》做成了单元剧。社会话题+职场交易+单元剧模式构成了《安家》故事构建的三大元素,其中,职场设置了两条线,一条明线是情节线,讲述每套房交易进程中的故事;一条暗线是情感线,讲述人物在每一单交易中情绪的变化。
影视作品是通过矛盾冲突来推进剧情的,作为一部展示房产中介的职场剧,不可能仅把程式化的多次带看、讨价还价、成交签约等流程波澜不惊地拍摄出来,而是要注入故事情节和个性角色,在保证戏剧性的同时兼顾真实性。笔者对《安家》1—20集里九套房交易的故事构建做了逐一分析(如表1),每一个都有情节冲突,每一个都直戳社会热点话题,引发思考。职场明线情节设置上,九套房户型各异,价格不等,既有价格高昂的老洋房、豪宅、别墅、商铺,也有破旧的老公房和次新房,还有奇葩的跑道房和凶宅,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买家和卖家背景、职业、需求各异,既有实力雄厚的富豪、老板、阔太太、老洋房炒家,也有宫蓓蓓夫妇、老严夫妇这样的“新上海人”。每一个客户都连接着一个家,剧名确定为《安家》,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对“房”到“家”的眷念。中介职场的展示也不仅是格子间的插科打诨、笔挺的正装和统一的工牌,小红帽中介的抓钱舞、房似锦利索收拾屋子站在最高处拍照、房似锦给客人蹲下来套鞋套、王子健穿着定制西服奋力刷马桶、定期给客户的小红包、985不分昼夜回复客户微信、物业向中介收取带看费、楼山关自费准备依云矿泉水等细节,都如实还原了中介职场原貌。尤其是徐文昌熟练掌握老洋房交易涉及的法律、政策和文化上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促成各方面情况极为复杂的“向家老宅”交易,体现出房产中介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因此观众认可《安家》“现实感强、人情味浓”,虽然是改编剧,但没有水土不服。
表1 《安家》的故事构建
职场暗线设置是一条情感线,展示“安家七子”职场感情变化的过程。《安家》故事背景地是魔都上海,是改革转型的前沿阵地,是传统和现代交融的文化重镇,所以围绕九套房交易衍生了房产证是否要加儿媳名字、家长普遍的教育焦虑和执念、富豪给“小三”买房原配维权、中介是否要介入客户生活等热点话题,虽然超出了房产中介行业范畴,但剧中角色“中国式”交锋和每一单大团圆式结局,既能为“安家七子”感情变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又能契合当下观众的情感诉求和审美取向。反观一些职场剧创作者,一味拓宽创作题材,但是情节设计与真实的职场有隔阂,人物塑造没有艺术概括力,浅尝辄止,作品陷入夹生尴尬。而《精英律师》《完美关系》等职场剧,也引发了一些社会讨论,但总给人感觉“时尚”“偶像”有余,而职场中严谨规范、团队协作或波谲云诡、杀伐决断的真实触感不足。
人物塑造是一部电视剧的灵魂所在,关照社会现实题材的作品人物必须要立得住,否则无法引起受众共鸣。笔者查阅了《安家》播出期间热搜话题和豆瓣短评,与人物有关的评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类:对人物职场操作真实性的质疑,如房似锦先装修房子再出售,连续多次给客户打电话等情节;对日、中两版女主的比较分析,部分日版死忠粉质疑改编和演技,未看过日版的观众认可孙俪的演绎;对男女主人公原生家庭设置的诟病,女主重男轻女、吸血鬼、“扶弟魔”式母亲,男主丧母、父亲出轨等“童年阴影”泛滥化人设造成审美疲劳;对群像人物和黄金配角的肯定。笔者发现豆瓣上差评居多,且大部分集中批评1—2集剧情,没有全面分析后续剧情中人物的变化,过于武断。相对于原版《卖房子的女人》有些猎奇和夸张地去展示房地产中介这个行业,《安家》则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旋律。
职场剧人物创作的目标是有灵魂的上班族,创作者要“从生动多样的采访对象中升华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规则”①,选取典型人物作为创作素材。女主人公房似锦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六六从大量采访人物中挑选出来的,年轻、聪明,接地气,讨客户喜欢,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痕和一股坚韧顽强的拼劲。刚出场时性格不讨喜,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精明能干,略带狂妄地宣称“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虽然以雷霆之势迅速开单,却也很快遭受被物业抢单的窘境,也有吃瘪、碰壁、挨客户耳光、手受伤客户冷漠以对的辛酸。男主徐文昌是老洋房专家,上海本地人,厨艺高超,温暖细腻,没有霸道总裁的油腻。门店群像人物设计也各具特点:油滑市侩的老油条,业务能力强、努力活成精英的王子健,拥有名校背景的985,质朴贫寒的楼山关,生性乐观、单纯美丽的朱闪闪。“安家七子”性格各异,两个店长针锋相对,一个狼性追求业绩,一个佛性弹唱尤克里里,打造企业文化。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一群有血有肉、情感饱满、摸爬滚打的小人物带着对生命底色的追寻,走进了观众心里。
《安家》塑造人物还有一个特点是共情。观众呼唤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并不是要创作者照搬现实,贩卖焦虑。电视剧创作要通过人物把蕴含的精神品质传递给观众,观众既要有审美上的愉悦和享受,又要感受作品传递的现实生活意义。《安家》传递人情人性是通过“安家七子”成长实现的,外部力量是每一单房产交易中买家卖家纠葛的故事,内部力量是七个人彼此鼓励支持催生的化学效果。女主房似锦是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之后,再次被“重男轻女”思想迫害的女主。知乎上,在“父母重男轻女是什么体验?”这一问题下,有高达3000多条回答,有些经历触目惊心,不亚于剧中情节。虽然原生家庭困境的套路略显重复,但屡屡冲上热搜话题,依然让观众骂了看、看了骂。男女主人公在对方的协助下与原生家庭和解,迎接爱情,开创新的事业,他们的成长与江奶奶宋爷爷相濡以沫的爱情、徐文昌无私宽容温暖旁人的力量以及房似锦理解徐文昌渴望父爱等有关;老油条的成长是回归家庭,知恩图报,照顾芳芳母子,固然有情有义,但妻子和儿子支持卖房救人更显人性光辉;王子健的成长是懂得用修复父子亲情卖掉鸡血房,是在房似锦的提醒下顿悟对朱闪闪的感情;楼山关的成长是不再鲁莽冲动,感恩父亲和同事的支持陪伴;985的成长是勇敢挣脱名校和自尊的束缚,回归团队;朱闪闪的成长是自我价值的认同,吉祥物有事业心了,“团宠”同时收获开单和甜美的爱情。
《安家》以单元故事来推动整个核心剧情的叙事,七个人物的故事贯穿在每一单房产交易中,情节发展与人物成长彼此映照,展现了个体对幸福的期盼,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国内职场剧的出现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密切相关,大都展示青年人求学和工作轨迹,但很多剧作充斥着职场宫斗戏码和爱情纠葛,惯用霸道总裁拯救职场菜鸟的套路,显得漂浮、不接地气。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步的还有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诉求,品质低下的电视剧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内容为王的大背景下,只有把故事讲好,以思想和情感打动观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剧,才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在2018年度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项目研讨会上致辞说:“要重视艺术品位,鼓励创作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佳作。”②
《安家》是职场剧,但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人情社会之上的,职场也存在很大比重的人情关系,我们不能照搬欧美职场剧的创作模式,要符合中国国情。从《蜗居》到《安家》,围绕房子的很多东西变了,但中国人对房子的情结,以及房子不仅是房子,更是“家”“幸福”“安全”这一界定并没有变。因此,《安家》里的静宜门店不仅仅是职场,某种意义上也是“安家七子”的“家园”。全剧将中介交易的“房子”、职场领域中的“工作”与心理层面上的“家”情结完美结合起来,凸显了“安家”就是安放心灵、寻求幸福的主题。
《安家》将镜头对准普通中介职场,深植我国经济转型的社会语境,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挖掘“家”所承载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展示了真实的职场状态,融入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家长里短,在演员自然贴切的表演和日常生活场景的呈现中给观众带来愉悦。《安家》的热播表明,在观众日趋理性、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作品。但现实总处在变动中,创作面临着“价值判断难,开掘真正具有现实温度、时代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主题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观赏需求难”③等挑战。只有从火热生动的时代变迁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能量,坚持“以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把精品意识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力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④,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
注释:
①胡智锋.评 《走近电视剧》:探求电视剧艺术的“道”与“法”[EB/OL].人民网,2013-01-08.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108/c87423-20127165.html.
②电视剧司毛羽: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打造电视剧精品力作[EB/OL].搜狐网,2019-03-07.https://m.sohu.com/a/299780415_451230?qq-pf-to=pcqq.c2c.
③范咏戈.表达中国梦想释放现实情怀[N].光明日报,2016-03-11(016).
④李雪昆,吴娇.电视人要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8-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