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视听新闻作品的故事化叙事研究
——以央视《面对面》为例

2021-03-10 02:43周佳晨
视听 2021年3期
关键词:面对面

□ 周佳晨

一、引言

新闻叙事不同于文学叙事,是一种真实客观记录新闻事件的操作模式,文学叙事讲究典型性、艺术化,旨在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和思想。虽然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有很多理念与实际操作中的相悖之处,但新闻叙事也应讲究故事化叙事。

事件类、话题类的视听新闻作品本就是以事讲事,故事是根本,人物类视听新闻作品表面上是人物的自我介绍,其实也在以某个人物为窗口讲其背后的故事,讲这个社会的故事,讲这个时代的故事。人和事一直都不是分离的,央视《面对面》栏目在人物的故事化叙事上经验丰富,观众往往在节目一开始就被吸引,其节目编导也深知故事化叙事的魅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长篇人物专访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日21:30在新闻频道播出。《面对面》秉持新闻性、权威性、关注度、影响力的诉求,强调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用对话记录历史,以人物解读新闻。节目的理想是制作一份打开的人物志,所以它以更人文的态度关注社会,以更开放的视角关注中国。

节目每期选取一个热点人物,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通过主持人的采访并与他的交流沟通来展现人物的故事。节目形式简单,对话是重点,以对话推动节目发展,画外音、旁白和转场画面、视频丰富了节目内容,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不会让观众审美疲劳,反而格外引人入胜。

二、三大视角:故事化叙事

(一)思想视角

思想视角,即主题视角,指节目想要给观众传达的主题思想。针对同一个素材,不同的信息流通环境、表达方式等因素都会导致讲述主体的思想立场与表达的思想立场之间出现较大的反差,这就是报道思想视角不同所形成的差异。

《面对面》的思想视角体现在每期所选的人物上,为什么选择他,就是节目想要给观众带去的思考。《面对面》“野心”很大,它不满足只做一个单纯的记录者,还想做个时代的筛选者,将名人望族、热点人物、争议人物一一讲述,通过他们讲背后的小故事,折射时代大故事,记录转型期的中国和当下的波澜壮阔。

《面对面》节目在人物选择上灵活性较高,既有国家高水平知识分子也有普通民众,既有具有正面激励作用的企业家又有“反面教材”(逃亡人员),既有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也有受欢迎的文体明星。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也都有各式的维度,针对该人物,选择什么样的侧面便是故事化叙事要考虑的思想视角。

比如2019年1月19日《任正非:时下的华为》这期,关于这位华为创始人兼CEO的切入点并不少,节目摒弃了传统的长时间跨度式人物传记类角度,而是把对现在的反思作为故事化叙事的出发点,这种富有新意的选材和思想视角出奇制胜。

(二)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报道主体针对报道客体而收获、选择叙事材料的立足点,即叙事人站在什么方位去感知。就《面对面》节目而言,叙事者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节目记者即采访者,二是被采访者即主人公,三是节目以画外音形式包装的叙事者。

著名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提出的叙述聚焦类型影响深远,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他将叙事视角分为三大类,即无聚焦或零聚焦视角、内聚焦视角、外聚焦视角。无聚焦或零聚焦视角,指叙事主体知晓事件发展全过程,宛如上帝视角,无所不知。内聚焦视角,也就是有限视角,以某个特定的人物的感知为参照,是整个新闻画卷中的一部分。外聚焦视角,也称冷漠视角,叙事者只记录不感知,我们可以感知到人物故事的外部活动,却无法体会其心理变化。

叙事视角看似复杂,其实是叙事者所站的角度问题,他站的角度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感知以及感知到什么。《面对面》节目中,三大叙事者的视角相对固定,以画外音包装的叙事者充当无聚焦或零聚焦视角角色,随时补充全面具体的新闻信息。记者充当外聚焦视角,只负责抛出问题,对方回答,这些问题将新闻事件一点一点剥开。被采访者充当内聚焦视角,作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种视角侧重不同,作用不同,在新闻报道中,可根据具体的题材和内容选择最为合适的叙事视角。为达到故事化叙事的最好效果,《面对面》同时使用三种叙事视角,相互补充,让观众既能得到完整全面的新闻事件面貌,又能切身体会新闻当事人的喜怒哀乐,还能站在第三方客观冷静思考,这样丰富的感知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三)结构视角

如何排列组合新闻要素是人物类视听新闻作品的一大难点,传统的做法是编年体式地记录人物故事,缺少起伏。从事情发展态势来说,结构视角一般可分为时间结构和逻辑结构。时间结构,即按照时间节点排列组合,具体包括顺叙、倒叙、平叙、预叙,顺叙和倒叙为人所熟悉,平叙指两条线索平行发展。在2019-02-23《遥远的父亲》这期节目中,节目采用了平叙结构,大陆、台湾两条线同时展开,互不干扰,二者相互连接,彼此完善,以此展开父亲一生的故事,呈现最真实的时代面貌。预叙,指的是在叙事过程的前面,将相对于此时的属于未来发生的事件先提前有所交代。

逻辑结构是因果关系的连接,常表现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员》便遵循着这一路径,从一开始记者与消防支队大队长及队员的对话中还原事件经过,然后层层递进,记者主动提出疑惑,在一来一回的“交手”中解释惨剧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在接任务上消防员没有应有的休息缓冲时间,为什么消防员无法规避这些风险等,最后回归当下,探讨我们如何面对新生活。

结构最大的作用是让新闻作品“一山更比一山高”,多几分起承转合,是故事化叙事的呈现方式与表现手段。

三、两大维度:新闻作品的感染力

(一)抓住主要矛盾

故事化叙事的最大魅力在于冲突性,矛盾是冲突性的来源,抓住人物身上的主要矛盾,突出戏剧爆发点,让平淡的故事充满张力。报道者在挖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要格外留意事实内在的逻辑关系,哪里有“结”,哪里就有亮点。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报道者故意制造冲突、制造矛盾,不仅背离了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还破坏了节目本身的美感。

在节目《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员》中,有关主要矛盾的争议还引发了网友讨论。记者董倩面对凉山大火中幸存下来的消防员抛出了一些似乎听上去不那么悦耳的问题,比如“既然你们刚从上一个任务中撤下来,还没有休息,这个任务必须要去吗?这种制度合理吗?”“火那么大,你害怕吗?”“你以后还会继续做这个工作吗?”等。

仔细思考这些问题,虽然可能听上去缺乏同理心,但却句句戳中问题要害,将救援矛盾、制度矛盾、心理矛盾展露无遗。董倩曾在她的随笔《懂得》中这样写道:“我步步紧逼,其实我于心不忍。”她还说,“记者的职业,就是把人在经受非常时的本能心理,尽最大努力记录保存下来。我要把我的采访对象,带回到事发的心境中去,把当时那种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掰开揉碎地讲;我要把他们的个性和人性中最闪亮的地方展现出来。”人物报道的落点永远在人上,而故事里的人更能打动观众。

(二)把握叙事节奏,充分利用视听语言

叙事节奏是建立在整个报道的基调上的,新闻报道的节奏有快有慢,力求快慢得当。视听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字报道,它靠画面说话,靠镜头表达,靠视听语言构建,因此在叙事节奏的掌握上,视听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面对面》节目每期时长为45分钟,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主人公,但有时45分钟的容量会讲述两位人物的故事,将有某些共同点的两位人物放在同一期节目中,而这也是处理叙事节奏的一种做法,以免让观众失去兴趣、感到疲惫,同时还能深化主题,一举双得。

电视节目的视听语言分为画面构成、声音构成,也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组合剪辑这些符号的过程中,创作者应有确切的语境意识,进而提高优化镜头的能力和“画面”的信息含量。

蒙太奇作为一种剪辑手法,是认识、把握、表现事实的途径。创作者应基于作品方向,在熟悉素材的基础上,感受整体,进行合乎逻辑的组接。技术美感和叙事美感兼具,才能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不应炫技、故作悬疑,新闻作品应更接近公众生活。

四、结语

无论是哪种新闻作品,易受性是区别于新闻作品与影视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新闻作品要让普通观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既不要堆砌的艺术技巧,也不要照本宣科式的思想说教。

就《面对面》节目而言,新闻性和人性二者缺一不可,人性通过新闻性体现,新闻性通过人性来传达。因此,人物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关键在于人物的新角度,人物选择有高度,非常态的人物本身就具有足够的故事性,讲述此类人物并不是难事,难在出彩。但人物选择也有宽度,普通人也有可叙事的内容,这要求叙事者擅于观察,找准人物身上的点,采用适当的叙事视角,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架构,使用流畅的视听语言,讲述普通人不普通的品质。

精彩的新闻性和高尚的人性相结合,产生了思想性,这便是人物类视听新闻作品想要追求的最大意义。

猜你喜欢
面对面
借力行业指导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与远方的故人玩—把“面对面”的卡牌游戏
美国总统大选的“面对面”
第三方对高校教职员工岗位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韩检方要“面对面”调查朴槿惠
让幼儿与生活“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