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鲜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旅游脱贫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的广度与深度。各地政府在鼓励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贫困户参与困难、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依现行国家标准,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完全能够实现脱贫,但民族地区依然处于全国最不发达地区之列,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1]。因此,在目前绝对贫困即将基本终结,快要步入相对贫困阶段的现阶段,提高贫困户后继参与旅游脱贫的能力和质量,降低其参与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术界对参与障碍的概念未形成统一定义。查询词意解释,“参与”解释为:“参加,参与其事”。“障碍”为:阻挡前进的东西,使其不能顺利通过。参与障碍就是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或实施计划时存在阻碍或不利于其参与的因素,使其不能顺利参与。黄富顺(2002)对参与障碍做过相似的解释[2]。赵晖(2006)[3]和王远启(2008)[4]对社会各阶层政治参与障碍、张如敏(2013)[5]和王蕊(2011)[6]对成人参与学习障碍、李曼(2017)[7]对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参与障碍的分析都较为典型。
当前,对于旅游扶贫、脱贫的相关研究众多,集中表现在旅游扶贫、脱贫的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模式研究等方面。但是,国内外旅游脱贫参与障碍的研究均较少,从贫困人口角度进行分析的更少。李小蒙(2019)[8]、刘英明(2015)[9]从社区的角度、卢彦红(2008)[10]从女性的角度对旅游脱贫参与障碍进行了定性分析。Ashley等在对PPT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判定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存在的障碍有教育障碍、资金障碍[11]。李忠斌、季军明(2015)认为贫困人员的低生产能力和高预期管理成本,使正规部门不愿意雇佣贫困人员[12]。程质彬(2018)构建“能力—资源”贫困人口参与程度识别模型来阐述贫困人口有文化水平低等参与障碍[13]。张伟等(2015)认为大部分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受其文化水平、技术技能、资金和市场进入性的限制[14]。
综合来看,已有文献对于学习障碍关注较多,旅游脱贫参与障碍鲜有涉及;研究内容上更多地关注社区参与障碍,宏观把控总体较好,但比较明显地忽视了对旅游脱贫最重要的参与个体—贫困户的研究;研究视角上他者视角浓厚;研究方法上多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极少。因此,本研究精选壮族聚居的典型案例点,从他者和自我两个视角,分别调查了专家、地方帮扶人员和贫困户,用实地调研数据对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的障碍进行分析,找到解决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障碍的对策,以期为丰富民族地区旅游脱贫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1.案例点的选取
研究案例点选中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祥贝乡,它包括祥贝社区、古文村、古龙村、车头村、白伟村、拉托村、更生村、福六村等15个村委(社区)213个自然屯,5877户20181人①数据来源:由祥贝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分管旅游业)潘宗才提供。。97%的村民为壮族,其余为仫佬族、回族等民族。15个村有13个是贫困村,其中包含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度贫困村5个(极度贫困村2个)。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381户4625人,贫困发生率22.9%。2017年脱贫462户2027人,2018年脱贫380户1364人②数据来源:由祥贝乡政府扶贫办公室扶贫助理梁蕾提供。。目前发展乡村旅游的只有古文村、古龙村、祥贝社区、白伟村以及福六村。在未实施旅游脱贫前,祥贝乡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由于整个乡壮族贫困人口占比大、分布广,而祥贝乡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的临江河被列为广西风景名胜旅游区,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也处于祥贝乡。因此,祥贝乡做了大量的工作,致力通过旅游扶贫模式让壮民脱贫,工作有一定成效但贫困户参与度有限,地方政府心系壮族贫困户,急需找出原因,使旅游脱贫工作更上一层楼,案例点典型性较为突出。
2.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指标体系的建立
借鉴Darkenwald等人的参与障碍普适量表DPS-G(Deterrents to Participation on Scale-General)和黄富顺四个类型障碍理论[11],结合宜州区祥贝乡情况进行修改补充,从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的情景障碍、机构障碍、心理意向障碍、支持障碍四个维度建立了研究模型。情境障碍在特定时期发生,由旅游环境和家庭环境中因时间、距离、资金等问题引发;机构障碍包含旅游企业培训和企业运行两方面,指旅游企业某些因素排除或不利于贫困户的参与;心理意向障碍指个人所持信念、价值或态度对参与旅游脱贫活动的障碍;支持障碍包括政策支持和渠道支持,政策支持指当地政府的旅游扶贫政策以及针对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的政策落实或实施。渠道支持指旅游脱贫参与主体为贫困户参与旅游活动提供的支持。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见表4)。
3.实测变量的获得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设计,有“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共5个选项,分值分别为5-1分。调查分两次进行:一次为专家和地方帮扶人员共15位,回收有效问卷15份,问卷有效率100%;一次选择在发展旅游业的祥贝乡祥贝社区、古文村、古龙村、白伟村以及福六村五个村的壮族贫困户中进行。目前五个村贫困人口总共470户1511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率91%。壮族贫困户对象中男性比例占绝大多数,占比达67%。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33%。女性不太愿意填写问卷。因青年人大都外出务工,调查对象46-60岁的中年人占比为51.6%。从文化程度上看,壮族贫困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文化程度占比54.9%,其次是没有上过学的人数占比26.4%。由此可以知道此次受访者中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男性,充分体现了壮族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的基本格局。
4.研究方法与过程
课题组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方法进行指标赋权,指标权重值越高意味着指标越重要。
(1)层次分析法计算专家和地方帮扶人员问卷权重。以15位专家、地方帮扶人员关于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认可度量表的答案得分为依据,计算各级指标下每个指标的平均得分,三级指标计算公式为:
表1 专家和地方帮扶人员问卷各级指标的平均得分
根据各级指标平均得分,依据分值将各级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不同的成对判断矩阵,进而利用R软件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CI以及CR和值,例如:根据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可以得到判断矩阵为:
成对判断矩阵标准化后,按行相加并再次标准化,得到权重向量为 W1=[0.253,0.204,0.209,0.334]。接下来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得到最大特征值为λmax=4.0579,一致性检验指标CR为(其中查表得RI4=0.9):
CR值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说明得出的权重有效。据此得出各级指标结果见表4(1)到(3)列。根据所求出的各级指标权重,得出最终各因素的AHP权重为:
各级指标Q1到Q24对应的AHP权重结果见表4。
(2)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贫困户问卷权重。将贫困户问卷数据导入SPSS24.0,KMO值为0.725,大于0.5,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说明该数据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为保留准则,提取出8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超过70%,说明提取出的8个主成分能代表原来24个指标的大量信息,拟合效果良好,具有显著意义,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2 总方差解释表
用SPSS输出结果的成分矩阵,公式为:
其中λi是第i个主成分的特征值,ti为相应特征根的单位特征向量,结果展示见表3。例如:Q1在第一个主成分下的载荷数为0.023。
表3 成分矩阵表
根据成分矩阵,可计算得出各个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计算公式为:
根据各个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矩阵表可计算得出每个指标的系数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Ri为第i个指标的系数值。
(3)综合赋权。将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专家、地方帮扶人员问卷权重赋值结果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贫困户问卷权重赋值结果结合起来,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
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最优综合权重:其中wi为层次分析法求出的各指标权重,Wi为主成分分析法求出的各指标综合权重,具体见表4。
表4 层次分析法赋权、主成分分析法赋权及综合权重结果
5.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情况分析
(1)显性指标情况分析。从表5可知:A4支持障碍综合权重得分32.55,比重排名第一,说明影响祥贝乡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关键因素是支持障碍,特别是B8渠道支持。旅游脱贫工作是系统工程,支持障碍涉及旅游脱贫工作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地方政府、当地旅游部门、帮扶人员、企业或高校对壮族贫困户的支持与否既可能是他们参与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强势的阻碍或不利因素。当前,自上而下的扶贫政策和观念导致扶贫实践之中较为重视地方政府、当地旅游部门、帮扶人员的帮扶工作,但企业或高校参与作用有待提高也是较为明显的。影响祥贝乡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问题的次要性因素是排名第二的A1情境障碍,重点是B2家庭环境。壮族家庭血缘观念根深蒂固,祥贝乡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脱贫参与形式依然占据主流,家庭环境的好坏特别是家庭内资源中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健康管理对个人参与旅游脱贫相当重要。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在现阶段,祥贝乡旅游脱贫工作已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深度贫困或疾病、残疾、年龄大,客观上难以参与旅游脱贫的事实不容忽视。
表5 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一、二级指标综合权重得分及排名
(2)隐形指标情况分析。祥贝乡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三级指标综合权重排名前六名是:Q11旅游企业吸纳壮族贫困户就业的主动性不高、Q2旅游业吸纳壮族贫困户普遍就业有难度、Q19针对壮族贫困户从事旅游业提供资金或贷款支持较少、Q15文化程度低,参与旅游业能力不足、Q24缺少企业或高校帮扶、Q6 没有土地、资金等来开展旅游活动,综合权重分别为 7.50、6.67、6.03、5.87、5.70、5.61(见表 4)。旅游企业掌握技术、资金等贫困户参与旅游脱贫的支持元素,它提供旅游产品、服务、就业岗位,既是旅游脱贫工作中的投入方,又是直接服务的提供方,是激活市场的关键主体。问卷结果印证了李忠斌、季军明(2015)“贫困人员的低生产能力和高预期管理成本,使旅游部门等正规部门不愿意雇佣贫困人员”的观点[14]。但旅游企业吸纳壮族贫困户就业主动性不高除了因为贫困户能力和素质的缺乏外,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祥贝乡旅游业发展不充分,受困于人才、资金和市场的狭小,“弱、小、散”的旅游企业只能提供有限的就业机会给部分村民,大多数村民要想从事旅游工作,只能靠自己家庭经济条件支持,而绝大部分的壮族贫困户的收入是难以支撑的。
研究利用宜州区祥贝乡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现阶段,影响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障碍问题的关键因素是支持障碍,特别是渠道支持;其次是情境障碍中的家庭环境。具体来说是:旅游企业吸纳壮族贫困户就业主动性不高、旅游业吸纳壮族贫困户普遍就业有难度、针对壮族贫困户从事旅游业提供资金或贷款支持较少等为主要障碍因素。
基于调查结论,课题组提出相应的建议如下:
1.有必要推进政校合作
壮族聚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如宜州区祥贝乡一样,急需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指导。渠道支持中应继续保持地方政府、当地旅游部门、帮扶人员对贫困户的帮扶,但有必要推进政校合作。如果由政府牵头将高校中的相关专业的师生与村落对接,利用国家和地方每年都有横向、纵向课题的便利,鼓励并推进政校合作,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在当地设立高校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高校师生因地制宜地进行专项研究,把研究中心作为帮助贫困户旅游脱贫的主要助燃剂,把实践中心作为旅游脱贫的助推剂,相信旅游脱贫计划在高校的帮助下会更加快速、高效、准确地进行。
要充分了解壮族贫困户家庭环境中的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因素,进而有效促进脱贫。依据典型案例点祥贝乡的调查结果,壮族聚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现阶段的贫困户应以改善家庭环境中的“内、外环境”为主。内环境上,对于因客观原因而无法参与旅游脱贫的,另辟渠道从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着手让其享受旅游红利;利用壮族重视亲情、尊长的传统,发扬寨老等自然领袖的调解作用,缓解家庭环境引发的旅游参与障碍。外环境上,因壮乡各村屯较为分散,有的村地理位置受限,基础设施欠缺,贫困严重,脱贫难度大,贫困人口很难参与到旅游脱贫中来。村落分散不利交流,亲朋好友、帮扶人员难以对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进行关心、询问、鼓励和指导,建议适当实施移民搬迁,让村民集中搬迁到乡村旅游开发区,以利其更好地参与旅游脱贫。
壮族有强烈的族群意识,壮族聚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中的旅游企业多为小企业,较多的中、高管来源于本地,更能看清问题,易于调动主动性。应利用广告等方式对旅游企业参与旅游扶贫的重要性、贡献性和政策优惠性进行宣讲,即“讲”。“调”主要从政策激励、模范激励、目标激励调动旅游企业和少数民族企业家的主动性。根据旅游企业规模、服务方向等制定扶贫目标。对积极招收贫困户就业的旅游企业给予政策的激励;对在贫困户就业过程中贡献大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模范激励,树立为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管”是加强对少数民族企业家的管理,从注重意识培养,合理布置任务,目标实施状况等方面进行引导。
壮族聚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各产业间孤立发展,尚未形成各产业共同发展的合力。建议地方政府在建立农村合作社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乡村平台,实现农、旅、文产业一体化发展。智慧乡村平台一是售卖土特产品,二是销售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三是销售景区门票、酒店住宿,实现网络营销预订支付一体化,提升便利性。四是开通乡村旅游官方微博,开设公众号,通过直播或者拍摄乡村风貌、民俗活动等短视频、微电影展示文化旅游资源,发布旅游攻略,提升旅游知名度。只有打通农、旅、文产业间的屏障,方可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脱贫道路。
旅游扶贫仅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很难达到目标的。旅游扶贫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加入。地方政府应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以地方政府为政策主导,金融企业为资金主导,双方共同设立网络金融扶贫专项计划。计划可分两种基金形式:一是专项基金计划,从电商的销售额、金融企业平台的捐献等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壮族贫困户的优秀旅游创新创业计划。如创新创业成功者资金免于归还,以传授经验帮助其他壮族贫困户作为回馈。二是普通扶贫基金计划,对一定数额的贷款提供零利率、零利息的优惠政策。对申请金融扶贫专项计划的贫困户提供法律+金融+旅游的指导培训,引导合理、合法运用基金,解决壮族贫困户旅游脱贫参与资金不足的问题。
以宜州区祥贝乡为代表的壮族聚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普遍重视脱贫工作,壮族贫困户有脱贫计划但基本与旅游业无关。建议至少要在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地方政府认定的“旅游扶贫重点村”制定具体的旅游精准脱贫计划,针对壮族民众的集体性格、贫困户详细情况、不同村落、不同贫困户能力和兴趣,为贫困户提供“私人定制”的旅游脱贫方案。缘于壮民直观、感性的思维方式和喜欢热闹的性格,建议基础知识主要培训当地旅游资源概况,技能方面主要培训卫生知识、普通话和接待礼仪,贫困户与一般村民共同在大班教学。缘于壮民重褒轻贬的等级道德伦理观念,壮族贫困户还是需要分类培训,小班教学,鼓励为主,有针对性地让贫困户在学习意识、技能掌握、思维开发等方面有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