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娅梅 何汉红 余庆邦 石胜利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中山 528415
胃癌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 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在常规胃镜下检查胃黏膜病变程度较低,虽经病理学诊断可确诊,但仅凭医师经验决定是否需要接受病理学诊断具有较高的盲目性,进而导致临床内镜活检阳性率较低,且易发生漏诊,导致患者最佳治疗时间被延误,影响患者预后[1-2]。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完善,色素内镜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加,为探究将其应用于此类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9例,癌前病变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9例,癌前病变患者100例,均已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男66 例,女53 例。年龄23~69 岁,平均(45.98±2.2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3]:①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名内镜医师进行操作,该医师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②常规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粗糙,有局部出现浅表性溃疡或糜烂,色泽改变,并有颗粒样隆起,隆起处可见浅凹陷。胃黏膜下血管网消失、紊乱、模糊,糜烂溃疡边界不规则,并多发细小、孤立结节或多发、单发直径为未超过3 mm的淡黄色结节;③临床表现为乏力、短期内体重降低、食欲降低、反酸、嗳气、餐后饱胀感、胃痛、反复的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
排除标准[4]: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同时接受其他临床研究者;③伴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④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染色液过敏者;⑤伴有咳嗽、鼻塞、喘息症状的患上呼吸道感染者;⑥近期接受非甾体类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者;⑦对内镜检查不耐受者;⑧伴食管静脉曲张或消化道梗阻者;⑨伴有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急性消化道出血及进展期胃癌;⑩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史或胃部手术史者;11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异常或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胃镜检查、内镜窄带成像以及醋酸及靛胭紫染色检测,内镜检查前,患者禁食禁水12 h,检查前将麻醉剂吞服,喉头麻醉成功后,将胃镜置入至怀疑病灶位置,对病灶黏膜表面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接受内镜窄带成像检查时,将内镜调为放大模式,对黏膜微血管、腺管开口以及病灶轮廓进行观察,结合其形态学进行分类,并将图片保存好。再给予患者进行醋酸及靛胭紫染色检测,通过活检通道将10~20 ml 2%的白醋溶液喷洒至病灶位置,停留30 s后,再将10 ml 0.5%靛胭紫溶液喷洒至上面,将病灶进行染色,在对黏膜微血管结构、腺管开口以及病灶轮廓进行观察,并将图片保存好。
比较三组检查结果的黏膜微血管、腺管开口以及病灶轮廓图像清晰度情况,其中血管分型以佐野宁拟定的分型标准为参考标准;腺管开口分型以1996年Kudo等拟定的分型标准为参考标准[5];病灶轮廓图像清晰度评分标准:3分为可准确、清晰的观察到胃黏膜病灶轮廓及细微结构;2分为图像清晰度较佳,辨别度较高;1分为图像虽模糊,但大部分可辨别;0分为图像模糊,无法辨别。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情况。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膜微血管结构清晰度3分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年轻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未行鲜胚移植的已完结促排周期的妊娠结局比较[n(%)]
观察组腺管开口结构清晰度3分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腺管开口结构清晰度情况比较[n(%)]
观察组病灶轮廓结构清晰度3分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病灶轮廓结构清晰度情况比较[n(%)]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病灶轮廓结构清晰度情况比较[n(%)]
胃组织异常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管类型以及黏膜腺管开口的改变,黏膜的健康与否主要是通过网状毛细血管以及不规则的腺管开口鉴别,因此,病灶形态、血管结构以及胃黏膜腺管开口的清晰度直接影响者活检检查情况[6-7]。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渐完善,放大内镜以及染色技术的联合应用时检测技术更佳完善[8-9]。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膜微血管结构清晰度3分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轮廓结构清晰度3分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轮廓结构清晰度3分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窄带成像技术是通过RGB绿光装置,将白光宽带光谱中宽带光波有效的过滤,使窄带光波留下,而窄带光波更易被血红蛋白吸收,较大程度的降低光波扩散度,使光线在黏膜表层集中,提高了黏膜上下两层中血管的鲜明度。最后,通过放大技术,将血管的丰富情况进行详细体现,使微血管结构、腺管开口以及病灶形态更加清晰,使活检质量以及检查清晰度显著提高[10-12]。而染色技术中,消化道黏膜能够更好的将靛胭紫染液吸收,使其在肠化生组织上附着,进而使病变轮廓的清晰度显著增加,但无法将腺管开口有效显示[13]。而醋酸可促进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且此种改变为可逆性的,有效使黏膜表面的不平度增加,提高了患处的立体感,并在肠化胃黏膜上作用,促进绒毛形状改变,黏膜细胞肿胀[14-15]。
综上所述,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内镜窄带成像联合醋酸及靛胭紫染色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