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玉辉 金 昭
《老有所为》 摄影 / 梅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国历史性地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建立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贫困治理的主要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这其中就包括建立健全低收入老年人口养老服务帮扶机制。
低收入人口有着不同的称谓,学者们用“夹心层”“低保边缘户”来界定低收入人口,它们一般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是,由于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且因无法被纳入低保而造成生活实际存在一定困难的家庭。在农村低收入人口包括因病致贫户、低保边缘户、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和特殊困难群体。而这其中低收入老年人口就属于特殊困难群体。农村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老年残疾人、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短板特别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低收入老年人口的养老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我国,“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会固执地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在除了建设养老院等公共设施的需求外,针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反映的“住不起、住不上、住不好”等突出问题,政府和社会方面要满足农村老年人个人住房的建设和质量的需求。
其次,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而大部分子女外出务工,无法赡养与照料父母,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减弱。而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主要、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农村老年人在潜意识内对儿女尽孝有更大的期许,因此对比其他的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由于经验缺乏,现代社会化养老体系的不健全,在短时期内家庭养老不会被其他养老方式所取代,仍然是我们的主流养老方式。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正经受家庭规模缩小、人口流动、老龄化等因素的挑战,使得家庭养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下降的趋势。
再次,由于得不到子女的照顾,农村低收入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其对生活照料需求的强弱,在农村,老年人总是小病不医、拖延治疗,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加不理想,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而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对生活照料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医疗保健需求高是由其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高发、生活环境差、劳动量大等决定的,而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健康体检意识也不够,使得低收入老年人口的医疗得不到保障。
最后,农村拥有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其中需要得到特殊照顾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比如老年残疾人、失能老年人等,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专业护理,而这项护理工作繁杂,需要一定的护理知识和急救知识,懂得如何与老年人相处并且需要耐心十足。但这样复杂的工作却享受不到相对应的工资待遇,导致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到养老院工作,养老院的专业护理人员存在着严重缺口。
反观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养老需求,最基础的需求还是经济需求,农村老年人口没有退休金,也有达不到低保户和兜底条件的老年人口,他们在经济上的需求更加紧迫,急需政府财政补贴以及社会参与养老服务的人员动员与资金投入。
因此,为了建立健全低收入老年人口养老服务帮扶机制,在“十四五”期间,要逐步完善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养老服务与其养老需要相匹配,以及不同养老需求的实现手段的有效衔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对经济需求的重视,采取多种渠道给予经济补贴。一方面,政府根据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布情况以及低收入人口收入等级情况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进行分类,有序地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并且在制度层面有所体现,兼顾标准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借鉴之前国内外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帮扶的经验,因地制宜,积极推出适合农村本地低收入老年人口的服务项目,并且呼吁更多的社会群体、组织等参与进来,形成社会合力。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到此项活动,满足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的基本经济需求。
二是建设养老机构,同时加强居家养老的住房保障。建设农村养老院,在政府财政支持及各慈善组织、宗教团体人员支持下增强此类机构的供养能力;完善配套设施,包括房屋布局、楼梯台阶和扶手、健身设施和娱乐场所等的设计与安置;拓展服务项目,安排义务驻院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慈善文艺汇演,等等,使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能够免费得到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精神慰藉方面的满足。
三是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减轻政府负担。首先,政府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使更多农村青年能回归家乡,同时,减税降费,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归乡创业;其次,对于一些在家务农并承担父母养老费用,但在经济方面存在困难的年轻人,政府可以在农闲时安排兼职岗位、减免部分税收,或是发放一定的经济补贴;最后,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留守儿童,要为他们提供教育资源,减轻低收入老人子女在抚养孩子上的经济负担。
四是开通健康医疗绿色通道,开展智慧医疗。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在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可及性等方面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进行精准排查,对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的低收入老年人口进行登记和定期的药品帮扶。建立“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小病不出村,健康有保障”的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服务。
五是养老服务对口人才培养,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供专业服务。各高校的医学院及各类医学职业院校要承担起对养老服务的宣传教育责任,并且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农村低收入人口养老需求对现有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一些与老年人医疗保健、慢性病养护、紧急救助和康复训练等有关的教学内容,或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调动学生对于养老服务教育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开展假期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前去养老机构慰问老人、诊治老年人病情,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政府和学校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对接,制定医学毕业生选择养老服务进行就业的激励方案,并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高校毕业生向农村敬老院提供专业养老服务,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愿意扎根农村,从事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事业。在从业过程中,当地政府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比如在落户、购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优惠,解决这些专业人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