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档,曾高福,高嵛飞
(1.中国有色刚果矿业有限公司,刚果(金)利卡西 999059;2.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0)
宾基矿区位于中非铜钴成矿带的北西段,主要由前寒武基底和加丹加超群组成。基底包括早前寒武的卢富布超群(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等)和中前寒武的莫瓦超群(主要岩性为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等)[1]。加丹加超群形成于新元古代,不整合覆盖在基底杂岩之上,厚度约5km~10km,自下而上分为罗恩群、恩古巴群和孔德龙古群。
矿区所在的加丹加弧形铜钴成矿构造带,是非洲中部卢菲利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构造带总体呈NW-SE走向,从赞比亚和刚果(金)边境的东部呈弧形延伸到安哥拉边境,为一条铜、钴、镍、铅、铀多金属成矿带[2]。在刚果(金)境内的加丹加铜钴成矿带,西起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经丰古鲁梅、上加丹加省利卡西地区,至卢本巴西市,并由此延入赞比亚境内 ,带内分布多个大型铜钴矿床(见图1)。
图1 矿区区域地质简图
矿区地层主要是中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罗恩群(R1+2+3)、罗恩群木瓦夏亚群(R4)、下孔德隆古群(Ki1),具体如下:
(1)罗恩群(R1+2+3)。矿区内背斜核部为罗恩群R1+R2+R3,主要岩性为白云质页岩、粉碎岩。
(2)罗恩群木瓦夏亚群(R4)。矿区背斜南北两翼见木瓦夏亚群(R4)出露,主要为块状白云岩,白云质页岩,厚度大于5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3)下孔德龙古群(Ki1)主要出露在背斜两翼,延伸较长,背斜南翼倾向约185°,倾角60°~80°,北翼倾向约5°~15°,倾角较陡约60°~80°,主要为含砾岩,岩石呈浅绿色、青灰色,局部因铁质氧化,呈褐色或者红色色调。
矿区总体位于枢纽近东西向背斜构造内,两翼地层为孔德龙古群和罗恩群R4亚群地层,背斜南翼向南倾,北翼向北倾,南翼地层的产状约为185°∠60°~75°,北翼地层的产状为350°∠60°~75°,背斜核部地层为R1+2+3地层,宽1.3公里,核部为软层,受构造作用强烈,可能形成规模、形态不等单独透镜体,矿化主要发育在其核部的小透镜体内。
矿区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可见少量滑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矿区矿体主要分为氧化矿和硫化矿(见图2)。氧化矿赋存在R2.3.1灰绿色白云质泥岩中;硫化矿赋存在R2.3.2青灰色白云质粉砂岩中。矿体整体呈北东走向70°,控制走向长度约大于460m,倾向延深最深可达180m,厚度范围为30m~90m。
图2 矿区矿体分布简图
3.1.1 氧化矿体
氧化矿体主要呈透镜体状,基本赋存在R4.1及构造破碎带中,岩性以灰绿色白云质粉砂岩和砾岩为主。氧化矿体总体倾向北西,倾角较陡约60°左右°,走向长约160m,倾向延深50m。矿体呈扁平状,铜平均品位1.87%,矿化均匀,以孔雀石为主,矿化向西侧逐渐变弱,基本不含钴,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白云石和绿泥石等。
3.1.2 硫化矿体
硫化矿体的东段位于氧化矿体的下部,其有明显的分带界线,赋存于构造带中。矿体埋深较大,矿体呈层状,东段走向约210°,西段向南转折,走向约119°,倾角较陡60°~80°,最深的倾向延深169m,厚度30m~100m,总体厚度约30m。铜平均品位3.65%,矿化均匀。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石英等。
矿区的矿石按氧化率可以划分为氧化矿和硫化矿。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斑铜矿、黄铜矿,少量自然铜,微量铜蓝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云母,其次有少量的滑石、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
孔雀石是矿石中铜的主要氧化矿物,嵌布粒度粗细极不均匀,最细小于0.3mm,最粗大于1mm,多以薄膜状、脉状、不规则粒状等形式产出;常见孔雀石沿脉石晶粒间隙、裂隙及空洞中充填呈脉状、不规则状产出;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是矿石中铜的主要硫化矿物,呈不规则状、粒状、脉状、星点状、浸染状产出。局部见褐铁矿在黄铜矿边缘或裂隙中呈镶边结构或者溶蚀结构。
氧化矿石主要呈鲕状、薄膜状、树枝状、细脉状构造;硫化矿石结构主要呈浸染状构造、星点状、不规则状、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
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主要为层控和构造控矿。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地层主要控制矿体的发育层位,构造主要限定了矿体的形态、位置。
4.1.1 地层控矿
矿体主要赋矿层位为R4.1粉砂质白云岩。
4.1.2 构造控矿
区内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限定了矿体的形态、规模和空间位置。同生沉积阶段形成含铜地层。后期的断裂构造对这些含矿地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为后期的含矿热液提供通道,有利于热液对矿源层内矿质的活化和含矿热液的沉淀,并提供容矿空间。
参考前人资料,对矿石矿物进行研究,建立主要矿物的生成顺序,并将矿区成矿期划分为四个成矿期[3]。
(1)初始成矿期:主要形成微球粒状、自形粒状黄铁矿,少量黄铜矿。该期矿化较弱,铜元素富集较少。
(2)主成矿期:主要形成大量原生黄铜矿,是重要的层状含铜硫化物富集阶段。
(3)改造富集期:主要形成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
(4)表生富集期:主要形成孔雀石、辉铜矿、自然铜、赤铁矿、褐铁矿等。
总体上,含矿罗恩群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矿物来源,后期经过热液作用和表生富集作用富集成矿。
根据前人的资料,在太古宙时期,矿区所在的加丹加区域进入地槽体制,沉积一套铜多金属元素磨拉石建造[4]。在成岩阶段,岩石本身所含的热卤水在沉积层内环流,溶解并萃取大量的矿物质,当此溶液与沉积层内的黄铁矿、有机物(还原环境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发生反应时,形成铜的硫化物。此过程中的铜,为矿床提供部分矿源。
元古代后期,受到卢弗里安运动影响,加丹加弧形褶皱带形成,后期受北东向推覆运动影响,罗恩地层发生破碎,产生大量的裂隙。来自上深部的大地热流沿深断裂上升,使得岩石发生接触变质,一方面使得含矿层位的岩石的颗粒变大,岩石的活性变大,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水,上升的含矿热液、变质热液及岩层热液从矿源层内沿构造裂隙充分萃取铜元素,并活化、转移、沉积,经多次叠加改造富集,形成铜的硫化物。
后期,上部受到富氧地下水的影响,一方面,不断地带出矿源层、裂隙中的铜元素,发生氧化、沉积,富集成氧化矿;另一方面,在深部还原环境下,富铜溶液与原生硫化矿物发生反应,生成辉铜矿等次生矿物,形成次生硫化矿床。
综上所述,宾基铜矿床的铜元素来源于早期的含矿罗恩地层,后经过多次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富集和风化淋滤等作用,形成现在上部氧化矿、下部硫化矿的铜矿床。
通过分析宾基铜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总结出以下找矿标志,为下一阶段勘查工作指明方向。
(1)地层标志:矿床赋矿地层主要为罗恩群地层,罗恩群的矿山亚群(R2)和木瓦夏亚群(R4)的白云岩系地层为明显的地层标志。
(2)岩性标志:矿区罗恩群地层矿山亚群(R2)RSC段,为蜂窝状中粗粒硅化结晶白云岩,常见明显的蜂窝状、多孔状风化特征,孔洞内常见有黑色矿物颗粒、粉末,其为赋矿罗恩群地层重要岩性标志。
(3)构造标志:矿区总体位于枢纽近东西向背斜构造内,核部为软层,受构造作用强烈,矿化主要发育在其核部的小透镜体内。背斜核部构造破碎带,其为明显的成矿有利区域。
(4)地形标志:矿区铜矿化多发育在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硅化白云岩系地层中,硅化蚀变比较发育,抗风化能力强,往往呈现低缓山丘地形,其为找矿宏观地形标志。
(5)植物标志:矿区土壤风化层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非常高,地表植被比较稀疏,种类简单,多伴随“铜树”、“钴草”等标志植物,其为重要植物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