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OFDI 研究

2021-03-09 14:37周凡煜胡哲豪
对外经贸 2021年1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北京

周凡煜 胡哲豪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及地区积极参与,我国同沿线国家及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推动“五通”策略实施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北京市作为中国入选的世界一线城市(ALPHA级)之一,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根据2020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有3280 家境外企业接受了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①。此外,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北京企业“走出去”制定了相应政策,鼓励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发展。

一、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规模

北京市经济的实力一直处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前列,2020 年上半年我国GDP 十强的城市排名中,北京市位居第二。北京市坚决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北京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规模,寻求和拓宽海外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北京对外和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而且二者的增长趋势极为相近,如图1 所示。

图1 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流量

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增加。2013—2016 年,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快速增长,增长率高达404.39%。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虽在2017 年有较大的下降幅度,降至61.02 亿美元,但从2017 年至今,北京对外直接投资额一直在稳步增加,截至2019 年,累计投资额高达540.16 亿美元。北京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根据相关数据,到2019年底,北京对“一带一路”沿线的30 多个国家及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累计达到28.82 亿美元。

(二)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区域分布

“一带一路”倡议以欧亚大陆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基准,以亚洲为起点向西发展,在实现新秩序的进程中,给予了欧亚大陆全面复兴的机遇。从企业数量看,在所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北京企业中,有84.6%的北京企业向沿线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只有15.4%的北京企业向沿线的欧洲国家直接投资。从地理区位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以划分为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中东地区和中东欧地区,整理北京企业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如图2 所示。

图2 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一极,自然资源丰富,对中亚、中东欧地区地缘政治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虽然俄罗斯并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关注区域,整体投资规模不大但在北京对外投资存量排名中,俄罗斯位列前十。

在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北京企业占据北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近一半,依托国内的资金和技术,北京企业大力投资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产业。东南亚处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二者兼顾的红利区。从“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以来,双边投资项目的数量和金额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各类投资促进活动也为北京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投资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投资合作进程不断推动,与此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也日益密切。作为当今世界上自贸区中人口最多,也是现阶段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区中最大的自贸区,北京企业在东南亚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不少华侨华商选择定居东南亚国家,文化相近、易于沟通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双方的投资合作[2]。除此之外,该地区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密集人口带来较大的市场潜力也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选择对其投资的重要原因。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充足,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加上中亚各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中国近几年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主要对中亚地区的石油开采加工勘探、农牧业等进行大规模直接投资,北京企业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亚地区由于国际政治环境复杂,虽与我国相毗邻,市场庞大,人口众多,但中国对南亚的直接投资始终增长较慢。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资源发达,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这三个国家在西亚的地位尤为重要,也是中国对西亚直接投资的集中地。

北京企业选择中东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直接投资规模不小,从长远来看,中东欧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根据2020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②,整理得出共有329 家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接受北京企业直接投资的沿线企业达388 家。依据《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对北京企业在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产业分布进行整理,如图3 所示:

图3 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国民经济行业角度来看,在2020 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北京企业数量总计为329 家,仅有1 家北京企业选择投资农业,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0.26%,投资占比极低;有84 家北京企业选择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产业进行投资,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分别占第二产业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52.99%和42.74%,占比较高;有244家北京企业选择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第三产业进行直接投资,选择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进行直接投资的北京企业数量最多,占比最大,高达50.37%。由此可知,北京企业主要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进行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相对较低,第一产业占比极少。

此外,国内产业结构对一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一定的影响。按照2020 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③可以发现,北京市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相对于2013 年有非常大的增长,其中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同比增幅超过100%;第二产业中,北京市从事建筑业的法人单位同比增加90%,但是工业同比下降20.3%。由此可以充分体现出北京企业近年来在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从北京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发展的潜力来看,北京对外第三产业投资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二、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投资额有待提升

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额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从2016 年到2017 年有较大的下降幅度,而且目前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额仍然未超过2016 年的6.42 亿美元。因此,相较于2016 年,北京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仍然较低,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投资地区失衡

对“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的北京企业数量最多,而中东欧、中亚和西亚北非国家由于双边贸易发展缓慢、政治形势复杂等因素,虽然同样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但北京对其投资较少,反映出北京企业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投资呈现出过度全域空间集聚特征和全域投资规模不均衡的现象[3]。

(三)投资行业分布不均

北京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所涉及到的行业种类较多,一共有15 类行业,但是投资分布十分不均衡。整体来看,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占比较少。而且在每类产业所包含的行业中,分布仍然有较大差距。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结构失衡,不利于更好地利用北京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优势,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发展[4]。

三、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

1.为北京企业对外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额虽处于国家前列,但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市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为了支持北京市对外投资合作,激发本市企业对外投资的潜力,给予北京企业进行外经贸发展和对外投资合作以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

2.评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服务平台

北京企业鉴于投资环境和风险问题,大多考虑在目前接受中国对外投资较多、有明确良好投资环境的沿线国家及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区位分布不均衡状况。因此,国家要完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及时发布对外投资环境的评估报告,构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体系[5]。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综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搭建专门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服务平台[6],让国内企业能够对东道国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3.加强对企业投资的行业选择引导

北京企业对境外投资行业结构单一,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在北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选择时进行引导,使得对外投资的北京企业分散投资集聚区[7]。鼓励北京企业对有资源优势的国家的第二产业进行投资,培育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实力、细化行业投资导向,促进制造业对外投资[8],构筑更完整、平衡及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对外投资行业分布。

(二)企业层面

1.增加对东道国文化和制度政策的了解

北京企业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语言、相关制度、对外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9]。因此,企业要提前对东道国的文化、市场与外资流入相关的制度或政策进行充分地调研与了解,尽量避免因制度环境风险而带来的非必要经济损失。

2.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虽然在2020 年北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所选择的行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最大,高达37.39%,但是结合北京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继续加大北京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不仅可以推动北京企业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也利于调整其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分布不均问题。企业对技术研发层面加大投入,在激励和推动北京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方面有重要意义,有益于增强其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强投资

北京企业应保证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的扩大,同时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优势产业的重点投资力度。为了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进而转化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加大对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业和前瞻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10];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低人力成本,建立当地子公司完成低附加值的生产过程,这样能为高级产业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合理利用当地国家资源优势反哺国内对应劣势行业。

[注释]

①该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http://femhzs.mofcom.gov.cn/fecpmvc/pages/fem/CorpJWList.html。

②该数据根据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进行整理,将登记机关和地址不在北京地区的企业进行剔除。http://femhzs.mofcom.gov.cn/fecpmvc/pages/fem/CorpJWList.html。

③该数据来自《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tjj.beijing.gov.cn/。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北京,北京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