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天枢
摘 要 在非学历教育中关注以女性学习群体为视角构建女性培训课程体系,是满足女性深造、发展和丰富自我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女性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出开放大学女性培训课程应开发提升职业技能类、婚育生活指南类、丰富休闲社交类的课程体系,以此促进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非学历教育;女性培训课程;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4-0067-03
Research on Female Training Curriculum in Non-academic Edu-cation//HUO Tianshu
Abstrac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eet the needs of women for fur-t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nrichme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study group in non-academic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versified learning needs of the female group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female training courses in the open uni-versity should develop the course system of upgrading professional skills, guide to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life’ and enriching leisure and social activ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acade-mic education in open university.
Key words non-academic education; female training curriculum; open university
0 引言
一直以來,国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关于开放大学的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而关注女性学习群体、构建女性培训课程、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也是开放大学的主要职责。基于我国国情,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的女性学员的教育诉求具有差异性,而开放大学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不同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传统形式,更能够满足女性学员多样性、流动性、实用性、终身性的学习需求。因此,开放大学为女性提供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1 开放大学女性培训课程设置的意义
1949年之后,我国女性教育得到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在高等教育中,我国女性在籍比例明显提高。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调整,多样化的形式让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选择。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妇女的教育发展目标: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利用新型媒体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满足妇女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1]。
当前,我国的女性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向好,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制度也逐渐出台,完善保障女性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女性受教育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随着妇女(性别)研究机构、中心的逐步成熟,大量女性学领域专业书籍不断出版。同时,在我国高校教学中也已经增加了女性课程,同时大力开展学科建设,部分高等院校的女性教育近些年已有相当大的进步。但是这些学校在相关的教学体系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如体系缺失、课程内容单一、不能与其他学科交叉、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协作性与矛盾性。另外,我国女性培训课程一般为非必修课,女性课程重在传播有关女性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没有很好地做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缺少一定的社会技能性。
当下的人口性别变化已经使女性的社会属性发生深刻变化,开放大学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性载体,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女性培训课程体系。在大多数家庭中,女性角色的定位都偏重于照顾家庭,这样的定位严重影响了女性工作技能的提升和与社会的融合度。例如:一个已婚女性面临家庭的负担,在提升个人技能上需要克服更多的障碍。有学者认为女性课程设置应该基于性别平等进行,应对女性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思维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同时尽可能帮助女性掌握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使之拥有健康的心态,并能够从容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3]。还有学者认为,女性课程必须从女性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三个层面出发,建设能够提升女性综合技能并帮助女性适应社会发展的系列课程[4]。
考虑到上述情况,开放大学特有的教育开放化和学习手段信息化的模式将会极大助力女性的学习过程,可以在女性社会化学习需求的背景下提供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女性培训课程可以构建丰富的教育体系,为女性职业发展提供助力,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
2 女性培训课程设置需求
女性培训课程设置需求是指女性学生当前所接触到的女性培训课程体系和想要获得的女性培训课程体系之间的不平衡所引起的缺乏状态[5]。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的独特性质,对其开设的女性培训课程亦应具针对性、独特性。设置女性课程目标应该符合女性的身心发展,能够提升技能,促进其全方面发展。女性培训课程系列也应该与其他课程一样,应当是综合型、跨学科、动态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女性对培训课程设置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职业技能、婚育及生活、休闲与社交等方面。
职业技能需求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中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教育期待值低于男性的现象,考虑到有一部分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流动状态,没有一技之长,使她们面对职业选择充满困惑。女性更希望自己能有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从而去追求在职业发展上的主动权和自由度,这表明了广大女性对职业技能及业务素质提升有着很大的需求[6]。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很难对这一群体起到作用,这样就需要开放大学针对女性培训设置具有极强目的性的工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培训课程,使有此需求的女性能够通过培训掌握基本岗位工作技能以适应社会需求。
婚育及生活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婚育相关内容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持续提高。婚育领域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涉及各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婚育教育从内容模式上看又是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同时婚育在社会生活的层面直接影响个人及家庭的健康与幸福、教育与职业发展,甚至是理财与消费。目前,传统的“正规教育”尚未提供家庭生活最需要的相关培训课程,这些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婚育及生活知识相当重要,不论是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知识女性,还是城乡普通务工女性,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这些知识技能。因此,开放大学有必要在此领域进行探索,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具有灵活性、个性化、开放性的非正規化的培训课程。
休闲与社交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家庭关系已经展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情况,在平等的家庭氛围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已经达到比较高的层次。这样一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则更加关注发展型、休闲型、爱好型的社交需求。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职业女性认为成功的定义是拥有快乐家庭,其次为能发展个人兴趣[6]。这表明女性在拥有和谐幸福家庭的需求外还更加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对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休闲活动形式的社交都远少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社会上缺乏相关教育服务机构有重要关系。通过统筹社会的城乡区别、女性受教育程度分级、个人可支配收入差异等影响女性休闲与社交质量的因素,开放大学可在非学历教育项目中合理、科学地设置培训课程,务实地为女性提供更多课程资源。
3 关于开放大学设置女性培训课程的建议
刘仁坤教授在谈到开放大学按规律办学时曾强调:“大学后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教育的需求。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和专业,是开放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办好开放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树立开放、质量、服务的办学理念。”[7]。笔者也认为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传统大学的模式,打造其独有的特点以及找准自身的定位,可以从女性对课程学习需求的视角出发,同时符合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合理设置女性培训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开放大学女性培训课程设置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提升职业技能类课程 针对以就业为目的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在传统的如金融类、工商管理类、语言类、文化教育类等适合女性就业的长线专业方面,开放大学应以学以致用、职业培训为特点,努力开发符合女性职业特征、以就业为指导方向的新课程体系;在新兴行业中,如家政服务、护理病人、月嫂类行业,开放大学可将其开发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同时可设立特色女性培训课程证书。女性通过课程的培训可获得相应的专业证书,即代表其在这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设置婚育及生活指南类课程 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女性承受了来自多方面的越来越多的压力,如婚姻、就业、大龄剩女、城市和农村女性的困惑等。因此,开放大学要紧跟社会热点,从实际角度出发,贴近女性心理,合理地设置专属女性的课程体系,以解决女性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从而填补传统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缺口。例如,城市生活节奏过快而导致我国城市女性常常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针对如何调节压力、平衡生活,开放大学可开设家庭教育、健康心理、两性关系等特色课程体系,利用理论知识服务于大众,有效解决城市女性问题。同时,我国的农村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开放大学在女性培训课程内容中可以添加子女教育、金融知识、信息技术等特色课程体系,帮助农村女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设置休闲与社交类课程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女性选择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历的提升和获取职业技能,一部分女性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圈,甚至是想通过继续学习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归属感。开放大学大可拓宽领域,围绕女性感兴趣的领域设置一定的课程体系,如可设置服饰搭配、社交礼仪、书画茶道、形象设计、家居文化等方面的课程,甚至开发成模块化的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项目,有助于女性找到自信和对生活的热情。
4 结语
女性潜在的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笔者仅从女性的学习需求视角出发,对女性培训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开放大学能够为女性成长和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实验空间和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当然,新专业、新课程的开发与运作都存在师资、场地、人员、认证资质等多方面的现实障碍,因此,在非学历教育发展中真正建设符合女性需求的培训课程体系,需要国家、社会、开放大学以及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辉玲.支持农村妇女阅读的公共政策研究[J].情报探索,2015(9):21-25.
[2]陈小样.开放大学成人继续教育中关于女性教育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25-26.
[3]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孙元化.高职院校女性课程建设及其对女大学生成才的特殊意义[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5-47,51.
[5]王婷婷.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需求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6]王淑芳.略论开放大学的女性关照[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32-37.
[7]刘仁坤.建设中国开放大学的理性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4):33-38.
30205019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