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竹泓古镇资源与幼儿游戏活动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2021-03-09 01:05沈磊
求知导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

摘 要:当前的幼儿教育要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来进行合理的安排。

文章主要将兴化市竹泓古镇资源与幼儿游戏活动进行有效融合,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幼儿游戏教学还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和教育性,教师要与幼儿进行交流与互动。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因此,积极地开展游戏化教学,并与古镇资源进行有效融合,能够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竹泓古镇;幼儿游戏活动;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2-0073-03

作者简介:沈磊(1989.9—),女,兴化市竹泓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一级教師,泰州市师德模范、泰州市优秀班主任、泰州市教学能手、兴化市十佳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引 言

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我们在进行幼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优化。这不仅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结合幼儿当前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融入游戏,并与古镇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游戏与古镇资源进行融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乐趣。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古镇资源融合的意义,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兴化市竹泓古镇资源与幼儿游戏活动有效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古镇资源与游戏活动融合存在片面性

兴化市竹泓古镇资源,如木船、水车等,没有完全融入幼儿游戏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游戏活动是幼儿较为期待也较为喜欢的活动之一,无论在室外还是在室内,都可以进行不同区域的游戏活动,如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等基本区域。而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没有将古镇资源与游戏活动有效融合在一起,如游戏过程中没有将古镇资源形象化,没有相应的实物作为参照,更没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另外,幼儿游戏应贴近生活,将游戏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如果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忽略古镇资源的融入,不能充分体现竹泓镇古镇资源在各区域中的应用。

(二)古镇资源在区域游戏中的投放率不高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活动的重点,不同班级投放的玩具种类不同,其中针对古镇资源投放的数量非常少,所以古镇资源在区域中的投放率并不高。在竹泓镇古镇资源中,木船是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然而,部分教师认为,木船之类的玩具容易对幼儿造成伤害,所以投放量非常少。因为有些幼儿比较活跃,可能会将细小的木片含在嘴中,或者是拿着木船相互打闹。所以,木船等资源在区域游戏中的投放率非常低。

(三)古镇资源收集困难,幼儿游戏活动较为单调

对于竹泓镇幼儿教师来说,其平常很少有时间收集木船、水车、特色乡土美食等古镇资源,导致幼儿游戏活动较为单调。为了能够很好地展现古镇资源,部分幼儿教师承担了手工制作古镇资源的责任,将竹泓镇当地有名的资源(如木船、水车等),用折纸、手工画等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对于这样的游戏活动,大部分幼儿表示很感兴趣,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不太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游戏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而且个别教师将收集古镇资源的任务交给幼儿,但很少有家长愿意帮助幼儿寻找。古镇资源收集的困难性,不仅包括教师手工制作的时间问题,还包括家长不愿意配合的问题,即使教师的手工制作很形象、逼真,但是远没有实物生动。这也造成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单调性,影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二、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古镇资源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我们在幼儿课程中开展一些常规的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1]。例如,在进行跳绳、扔沙包、跳房子等游戏时,幼儿不仅要进行身体的运动,还要有一定的反应能力。这些游戏能使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获得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游戏时,应该将体能游戏、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游戏相结合。特别是幼儿体能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还能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二)促进幼儿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进行手工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开展一些动手游戏与当前的手工课程进行融合,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例如,剪纸、玩橡皮泥、穿珠子等游戏,能够使幼儿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玩游戏需要一定的智慧,也能对幼儿的智力进行开发,使他们的手与脑能够协调一致,进行自由发挥。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制作一些动漫人物的图案,或者剪出自己喜欢的图画。对于手工课,教师应该设计好课程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幼儿动手操作部分的时间设定,要多留一点,幼儿由于年龄不同,其动手能力也不同,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尚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应该帮助幼儿一起完成剪纸等手工制作。动手游戏既能发挥幼儿个体的优势,丰富其兴趣爱好,又能促进幼儿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在进行游戏与古镇资源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一些有竞争意识的游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幼儿在面临失败的时候,教师也要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直面挫折。例如,在开展跳绳比赛的过程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比赛跳绳的数量,最后分出优胜者和挑战失败者。在游戏中,既要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成功的喜悦,也要对失败带来的挫败感进行积极引导。在幼儿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让幼儿通过失败的经历,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形成。

(四)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

我们在开展一些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使幼儿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2]。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例如,我们可以开展“过家家”的游戏,让幼儿来扮演父母,其他幼儿做家务。教师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明白更多的道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古镇资源有效融合的策略探讨

(一)依照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使幼儿游戏活动与古镇资源进行融合,我们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并在游戏活动中不断进行渗透。我们游戏的形式要有一定的创新,使幼儿能够乐于参与,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例如,为了更好地使幼儿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可以让幼儿做一个游戏,先铺设背景,两只小兔子要过河,他们都不礼让对方,结果都掉到了河里。然后,教师再让幼儿进行“搬家”游戏,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幼儿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搬着积木过桥。如果在桥上他们都不互相礼让,就无法完成最后的游戏,而且会掉下独木桥。这样,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明白进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不仅能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使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与同学更好地相处。

(二)在游戏的过程中渗透教学内容

开展游戏是最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种活动模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感受到更多的樂趣,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下成长[3]。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渗透一定的教学内容,使枯燥的课程知识能够变得更加有趣味性。例如,我们在给幼儿进行古镇资源介绍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展“古镇资源抢答”的游戏,让幼儿对我们所准备的一些古镇资源图片进行辨认。然后,教师再让部分幼儿扮演古镇的不同资源,并把古镇资源进行分类,看看哪些资源是属于竹泓镇的。这样既能让幼儿了解竹泓古镇的资源,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教师把古镇资源融入素质游戏活动中,也不会让幼儿产生枯燥的感觉。

(三)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融合质量

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游戏,同时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知识,获得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把幼儿和教师都设计进去,要和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互动。教师只有与幼儿进行互动,才能把游戏的价值发挥出来。首先,对于师生互动的节奏,教师要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玩“找出自己喜欢的古镇资源”的游戏时,我们可以让幼儿对不同古镇资源的图片进行辨认,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资源。在幼儿找图片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讲解各个图片的名称,如木船、风车、醉蟹等。这些古镇资源既有实用工具,也有特色美食。教师应该在设计游戏前,多准备些古镇资源的图片,并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特别是美食,这样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其次,教师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使得幼儿能够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要增加对幼儿的了解,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兴趣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可以轻松地进行即兴表演。幼儿有时会“忘台词”,甚至会记错古镇资源的名称,这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醒,让幼儿享受表演过程。而后的即兴续编更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游戏活动所传递的精神。

(四)创设教学氛围,进行游戏设计

教师在创设教学氛围时,可以进行游戏设计。一方面,教学氛围的创设是非常关键的,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教师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乐趣,减少压力。例如,我们在上美术课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整个教室的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们在画一些景物或者物品时,幼儿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让一部分幼儿扮演不同的物品,并说出它们的特征,然后再让幼儿进行创作。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能使整个教学的氛围更加愉快。另一方面,我们要对游戏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幼儿,我们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能力获得更好的提升,启发他们的思维。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更应该使他们获得游戏的乐趣。在上音乐课时,我们可以让幼儿哼歌曲的曲调,只要跟上教师的节奏就可以了。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根据歌词来进行画画。这种方式能够使幼儿更好地提高各方面能力,在音乐方面获得一定的提升[4]。

不仅如此,在设计表演节目的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邀请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参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以兴化市竹泓古镇资源为游戏内容素材,将古镇资源有效地融入幼儿表演中,将会大大增强会演的效果。如教师制订会演主题,让幼儿根据主题准备图片和服装等。教师可以把图片放在大屏幕上,让幼儿了解,而舞台上需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只能由大班的幼儿参加这一项表演。在服装上,教师可以统一租用与兴化市竹泓古镇相近的、具有特色的服装。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主题,把相应的角色安排到人,并采用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这样不仅舞台整体效果好,幼儿也容易记住。在材料准备时要充分,如要准备水车、木船、风车等。教师可以在一些民族古玩店租用。教师只有把材料准备充分,才能更好地把古镇资源融入幼儿游戏活动中,并通过幼儿表演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古镇资源。同时,也可以让爸爸妈妈等亲人对幼儿游戏的理解发生变化,提升幼儿游戏在家长们心目中的形象[5]。这对幼儿游戏的发展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

结 语

在幼儿教育中,将幼儿游戏活动与古镇资源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使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下去接受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挥。同时,教师在推动游戏与古镇资源融合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如体能游戏活动、表演游戏活动、绘画游戏活动等,引导幼儿不断学习。不仅如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还要加入古镇资源知识,并对兴化市竹泓古镇资源进行挖掘,根据内容来设置有意义的游戏。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知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中,进行游戏活动的合理设计,促进幼儿形成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杜雨菲.浅议幼儿个别化学习与角色游戏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综合版),2019

(10):59.

王文静.融合主题活动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游

戏[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03):83-84.

张秀敏.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谈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J].才智,2015(13):87.

张钰.幼儿园美术教学与游戏的有效融合[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9):168.

张婷.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有效融合的思考:《幼儿绘本剧创编与表演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23):184.

2671501705303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找茬”教研,助力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第三届“经纬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成果大赛
基于自主实验探究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