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南山与秋色

2021-03-09 00:34臧明艳
阅读(中年级)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李杜终南山杜牧

臧明艳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楼》)秋高云淡,诗人们总喜欢登高望远,尽情欣赏秋天给山水带来的变化。此时,大自然也是妙笔生花,慷慨地渲染出高远又阔达的景色。来,让我们跟随诗人杜牧拾级而上,鸟瞰(kàn)整个长安,将一派天朗气清尽收眼中: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霜降之后,巨大的昼夜温差使很多树叶产生大量的花青素,才有了“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美。山里的树自由生长,大多已是古木参天, 而“楼倚霜树外”,则让我们想象到了楼的高耸入云。站在高楼上极目远眺,天空明净得像一面镜子,没有一丝闲游的云彩,蓝得透亮,蓝得叫人沉醉。凉风从楼宇间穿行,拂过诗人的衣角,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你也体会到了吧?

诗中的“南山”即终南山。很多时候,古诗中的“南山”都是指终南山,它位于陕西省秦岭山脉的中段,在唐代都城长安(现在的西安)之南。《左传》称终南山为“九州之险”,可见它的险峻挺拔,而且自古就有很多隐士选择去终南山修行,使得终南山总给人一种神秘而高深莫测的感觉。诗人将终南山和眼前的长安“秋色”相比,两者气势不相上下,可见这秋色又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

自古写登高望远的诗不少,比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写出了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再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向着更高的目标拼搏奋进。而杜牧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则在于写长安秋色的同时,透露出了诗人的精神品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多么像一幅写意画,寥寥几笔,就将那秋天的树、高耸的楼、一碧如洗的天空,以及若隐若现的终南山,以诗的形式描绘在我们的眼前。这高远、辽阔、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博大胸怀的象征。

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大李杜”,而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则被称为“小李杜”。杜牧才华出众,十几岁的时候就研究过《孙子兵法》,为朝廷献计献策。他博通经史,在风雨飘摇的晚唐经常以诗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晚唐大部分诗歌都不再像盛唐时期那么积极昂扬,杜牧自己也在《江南春》中写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即将谢幕,背对着我们逐渐走向历史的深处。也正是在这样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杜牧的这首《长安秋望》才显得更加与众不同。诗中的不卑不亢、开阔意境,一如诗人的内心,装得下满目的南山与秋色,也装得下历史永不停歇的滚滚波涛。

3024500589207

猜你喜欢
李杜终南山杜牧
和李杜合影
终南望余雪
清明
山行
遣怀
终南山:隐士的天堂
秋兴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
我国历史上有七对“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