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借助事件域认知模型、隐转喻理论及体验哲学探究了“之”字的词源义由来,总结了其语义、词性演变规律、分析了其拓展机制,认为“之”字词源义是人们基于空间体验借助隐喻机制将抽象概念实现语义、符号化得来的,其语义及词性演变是人们在动态体验基础上借助转喻及意象图示等机制拓展而来,ECM能很好的将其词源、语义、词性发展过程呈现出来,是非常有力的语义、词性演变分析模型。
关键词:之;ECM;隐转喻
一、介绍
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是王寅老师基于Langacker、Talmy、及Lakoff等学者所提出的认知解释模式之不足而提出的新的认知视角的语言分析方法。它能够基于人们正常认知规律,兼顾线性和层级性分析,同时适用于动态和静态场景,能够解决概念结构、句法构造、语义及交际层面的诸多问题,如缺省交际、脚本理论、间接言语行为、事体命名、词性转换、词义变化及反义同词等(王寅 2006:238)。故本文拟基于ECM与人类隐转喻思维的密切联系来尝试探究古文言虚词“之”字词性词义转移现象。
王寅(2006)认为一个基本事件域EVENT主要包括两大核心要素: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一个行为可包括动态性行为及静态性行为(如存在、处于、判断),是由很多子行为或子动作构成的;一个事体亦由很多子个体组成(王寅 2006:240)。一个动作或事体又可带很多典型的特征及分类性信息D或C。这样,一个事件域就可包括若干要素,且要素间存在层级关系(王寅 2006:240-241)。
ECM强调事件行为的转喻性,要素的层级性,这就能很好的解释词性转换(Conversion)。
王寅(2006)认为人们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可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需要,基于不同层次来认识一个整体事件,因此转喻更普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
但隐喻思维因其强大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我们思维及表达中亦扮有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我们抽象概括能力的基础,是较转喻更为抽象、高级的表达方式,因其此独特的地位,其应用或许不如转喻普遍,但其在高级抽象语言中的作用不可被忽视,将二者结合来解释生活中思维及语言现象或许更有力。
有基于此,本文拟基于ECM与隐转喻来分析文言中的词性转换(语法化/构式化)及词义转移现象。
二、“之”字词源、语义、词性变化
《说文解字》著:“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之”(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E4%B9%8B)。意即象形“之”字上半部分像一樽不断生长的植物,下半部分的“一”字形象征起止地,“之”字象形引申意为“往”“到”某地。其词性词义演变过程如下:
(i)动词:
(1)往,到???去:吾欲之南海,何如? (2)生出,滋长:如语焉而未之然。
(3)至;直到:言之之莫而卒。 (4)有:命之修短,哀哉已满。
(5)用,取: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 (6)出:如语焉而为之然。
(ii)代词:
(1)代词: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iii)助词
(1)表示领属或关系:绍复先王之大业。
(iv)副词
(1)已经:曩者之难,今又难矣。 (2)同“则”“就”: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v)介词:
(1)同“于”: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2)同“以”: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vi)连词
(1)同“与”“和”:惟有司之牧夫。 (2)同“若”“如果”:邦之臧,惟汝众。
(3)同“尚且”“况且”: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4)同“而”:玄之又玄。
(vii)名词
(1)姓:之,出《姓苑》。 (2)通“志”: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
(viii)形容词
(1)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之字路。
以上语料多取自百度百科(20201110)
三、认知视角解读
由《说文解字》可得“之”字字源意为“往…去”。其词义演变史为:往→生长→直到→有→用→其→这、那→他的→无实在意义的助词,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或标志句法成分→已经→则、就→于→以某种方式→与、和→如果→况且→而→姓→之字形的。词性演变史为:动词→代词→助词→副词→介词→连词→名词→形容词。
首先,“之”字有关“往”的概念是如何形成其词源义透过其象形符号表达出的?
“之”的一切语义演变可从其甲骨象形字形“ ”找到源头。象形“之”上半部分犹若一株正在向上生长的植物,其最初词性为动词,词义为“往...去”及“生长”便引申出。人类最初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是时空概念,有关时空的概念表达往往具有先前性,故其有关“往...去”的表达先出现,其次是其“生长”之义。由“之”字的象形文字的画法及其所表达的概念可以看出,人们对思维概念的表达往往是基于生活体验的,人们看到地面上向上生长的植物,便产生了“往,向”及“生长”的概念,当他们想表达这一概念时,便将生活中这一植株向上生长的体验具化到语言符号表达中,当然这离不开人类形象空间化思维。再赋予其声音,其应有的概念便可表达,但其声音符号与文字符号、生长体验及有关概念是否有认知基础仍有待考究,然其文字符号与人类生长体验及有关概念是与人类空间抽象思维“生长是向上”这一隐喻机制相关的。由“之”字象形字形可判断“之”字语义与概念、字形符号是基于隐喻机制及人们的空间体验得出的。
其语义、词性演变认知机制是什么?
由“往”“生长”之义到“直到”之义是基于“始源---路径---目的地”意象图式,这一意象图式也是基于人在走动时有始源、路径和目的地这一体验得出的,或者说,“直到”之义是基于“生长”结果这一转喻机制拓展而来。至此,“之”字的ECM大体框架已基本建立,“之”字其他语义及词性演变认知机制可见下图:
四 结论
本文基于王寅老师所提出的ECM模型及隐转喻认知理论,结合体验哲学,探究古文言词“之”的词源、语义及词性演变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基于体验,“之”字词源义是借助隐喻机制及人们的空间体验拓展而来,而其语义及词性发展多是基于日常动态体验形成动觉意象图式,经转喻機制形成的。由此可见,在我们生活中,许多概念是基于体验,通过意象图式、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相互协作实现符号化,形成语言表达的,这些抽象认知思维方式相互合作补充,不可分离,共同成为我们语言表达的重要认知手段。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8B/779277?forcehttps=1%3Ffr%3Dkg_hanyu
[2]丁爱玲. 《左传》与《论衡》“之”字用法比较[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 59-63.
[3]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E4%B9%8B
[4]刘亚辉. 《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词对比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王寅. 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吴金满(1995-)女,汉族,籍贯:山东,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