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丽
2000年我很意外的进入了一个对我完全陌生的行业:慈善。当时全国各省已陆陆续续成立省级慈善总会,福建省也正在筹建中,机缘巧合我进入了福建省慈善总会筹备办公室,到2020年,已是整整二十年了。前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位也是将近二十年的慈善同仁跟我说,中华慈善总会正在开展“慈善伴我成长”征文活动,可发表在《慈善》杂志上,你应该写一篇,我说我不知道写啥,从哪里写。他说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总有写的东西,或者想写啥就写啥。就此搁置了好几个月,也无从下笔,恰逢出差婺源这个美丽的县城,夜深,有了那么一丝灵感,随笔就说点什么吧!
进入慈善这个队伍这么久,我现在也算是专职工作人员了,由于慈善组织都是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队伍不是特别壮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身兼数职,但对我最感触颇深的是医药援助这项工作,从2001年中华慈善总会和各省慈善总会合作第一个“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矫治项目,以及2003年启动“格列卫”药品援助项目至今,我是项目的联络员,发药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但其实我就是一个在很平凡普通岗位上工作的一线人员,我讲不出大道理,也无法成为引领慈善的专业人士、专家,但这二十年的里程让我感悟很深,就是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到更多的人,尽本心,尽全力。
做了快二十年跟医药有关系的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那群不幸得了重病的患者。白血病,曾经在我眼里这个超级病魔,却因为“格列卫”这个药品改变了那么多患者的一生;第一次拼命记住一个叫“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疾病名;又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群体叫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又认识了一帮血友病患者等等。患者跟我说走得急药盒没带,我说没关系,下次带来;患者说我腿疼实在无法走路,我帮助他申请代领药;患者说医生找不到开不到处方,我说没关系,在月底前补来就可以;患者说项目办热线打不通,我说好的,啥事?我帮你沟通……我自己都不知道给多少患者提供了帮助,我觉得在我眼里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我想,对于患者来说可能就是一份重拾生活的信心以及一份微薄的依靠。
经常听到赞美我的语言,简单明了:谢谢你,太感谢了,你太热心了……其实我听到赞美我的话我也是开心的,我也需要表扬和认可。小张、张姐、张老师、张主任、张部长,各种叫法,不管患者叫我啥,我都是一副面孔,给你微笑,给你力量的笑。有时我也会着急得跳脚,有一个领药领了十五年的患者到现在还记不住我们发药点领药时间,经常周三跑来,然后打电话:“小张,你们今天发药点不开门吗?”我每次都说:“天呐!你咋又周三来了?”忍不住想批评她几句,发一通牢骚,但每次还是帮她解决问题。然后她每次都说:“哎呀,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这啥脑子啊!下次一定注意!”然后,下次她還是会周三跑来,属实另我感到头痛。
2020年在一家医院新启动了血友病一站式结算服务,一个例行的签约仪式,结束了准备离场,有一位患者家属冲到主席台说:“我能说几句话吗?”我们当时很意外,因为很少有人会主动发言,有时为了活动效果会请一些代表讲讲心得啥的,但这次是完全没有安排,患者家属很激动,说他很感激,他说他看到我们这个项目从启动到今天各个部门对血友病患者这个群体的关爱,以及付出的努力,最开始在福州发药点领取药品,后来转到厦门发药点,再后来家门口漳州也开设了发药点,接着又从药品援助转到资金援助,到今天完全可以一站式结算不需要垫付资金,他经常跟患病的孩子说要学会感恩,并且以身作则,尤其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很严重的时候,他带着车队去武汉做志愿者。作为患者代表,一定要给我们送锦旗。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我感觉我的眼眶都湿润了,这个时候,我就是觉得我付出多大的努力都值得。
二十年的工作经历,我对慈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慈善是暗夜的星光,给人前进的勇气,慈善是一缕阳光,给人温暖和希望,慈善也不只是金钱,更是一片真诚的心。大道不孤,德必有邻,相信在慈善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慈善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