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活动的新模式

2021-03-08 13:31汪华兰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新模式活动

摘 要:对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馆校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创新科学教育活动的新模式,提高科普场馆人员的专业素养,满足当前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新模式;馆校结合

伴随教育体系的创新,在教育体系整合中,通过与科普场馆的融合,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也可以使学生在科普场馆从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多样化的科学知识,充分满足综合型学生的培养需求。但是,在当前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着馆校结合方法不合理以及科普场馆从业人员教育能力不足等问题,为馆校结合的教育创新带来限制。所以,在当前科学教育活动创新中,科普场馆以及学校需要认识到融合发展的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学校人才培养的状况,构建创新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馆校结合的教育目的。

一、科普场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融合方法

(一)科普场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在学校课程教育整合及创新中,需要将时代性、创新性以及开放性作为核心,为青少年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展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科普场馆具有知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同时满足青少年探究性强以及活泼、好动的需求[1]。

(二)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科学教育活动新模式的分析,需要做到:第一,科普场馆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共享优势,通过与科学教师的合作交流,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及专业知识的讲解,为学生建立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构建课外活动基地,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第二,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但是,与科普馆内的一线讲解员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馆校结合方法创新中,可以要求科普讲解员担任科学教师、教师担任科普讲解员,通过这种互动性的教育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科普从业人员的素养,也会强化教师的综合能力,充分展现科学教育互动的创新价值。

二、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资源共享体系

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科学教育内容的衔接,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科学实践探究平台,为青少年的综合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在具体的馆校结合中,存在着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数字科技馆的网络资源不足,如果这些问题无法解决,会给馆校结合的资源共享带来限制[2]。

(二)缺少评价激励内容

馆校结合活动执行中,主要将科学教育作为核心,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普及科学知识,以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当前馆校结合中,并没有建立系统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同时也缺少激励政策。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素养内容的认识,家长也不会将更多的热情融入在子女的科学教育中,导致馆校结合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科学教育互动创新的目的[3]。

三、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

在馆校结合中,为创新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科普场馆应该将资源共享作为核心,做到:第一,通过科技展品的利用丰富科学课堂。学生通过科普馆学习资源的探究,可以真实的体验到具体的科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科普素养。第二,科普场馆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知识延伸,在具体的科普活动设计中,科普讲解人员需要将活动设计的开发作为重点,通过及时性、准确性的课程内容拓展,满足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的需求。第三,可以在双向资源共享的环境下,使青少年群体更丰富的获取优质科普资源,展现馆校结合中资源共享的创新价值。例如,可以设置“名师、名校走近科技馆”的主题教育活动。

(二)确定科普馆资源服务学校的教育内容

一般情况下,科普馆资源服务学校的教育体系创新中需要做到:第一,创设科普场馆以及校园的活动形式。对于科普馆而言,需要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以实现馆校结合的教育目的。首先,在科普场馆中,需要设计科学实践模拟工作室,通过科普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主题性科普活动的构建,科普场馆工作者以及学校科学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将科技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并在日常教育中鼓励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展现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的价值。其次,科普馆可以为青少年构建研究式、启发式以及智能化的活动模式,使学生及时掌握先进的文化,并不断提高青年群体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青少年科普知识的教育及培训价值。第二,在科普馆进校园的活动创新中,为了激发青少年群体的活动参与兴趣,科普馆可以构建学生作品展示模块,积极推动科普馆活动的创新,提高科普馆的服务质量[4]。

(三)完善科普馆及学校的衔接体系

在教育体系革新中,为了创新科学教育活动的新模式,在科普馆科学教育以及学校科学课程融合中,科普馆应该做到:第一,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科普教育的培训方案,并将科普馆的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进行融合,实现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第二,科普场馆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培训课程,增强青少年的合作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在科普馆与学校科学内容融合中,可以结合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构建持续性的科学培训方案,激发青少年群体的活动创新意识。

(四)创新科普馆人才的培养方案

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创新内容,科普场馆及学校需要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中需要做到:首先,科技辅导员需要具备科学教育以及科技馆业务培训的能力,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活动交流模块,以展现馆校结合活动的创新价值。其次,对于科普场馆中的从业者,需要掌握青少年科学活动的内容,完善各项科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辅导方法,保证各项活动符合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并为科普活动的创新以及学校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参考。最后,在科普专业人才培养中,也需要构建竞争活动,通过系列科技、科普活动的整合,提高科普从业者的综合素养,为科普活动的创新以及教育体系的整合提供支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科学教育活动创新中,需要将科普教育方法的整合以及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完善作为重点,通过各项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方法的创新,改善以往单一的科普活动形式,以激发青年群体的活动兴趣,满足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在具体的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的活动创新中,应该积极创设完善性的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科普场馆服务学校内容的创新以及科普知识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等,增强科普人员以及教师的综合素养,展现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秀菊, 邵 慧, 刘 晟. 科普场馆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本质观调查研究[J]. 科普研究, 2019, 14(5):72-78.

[2] 徐磊.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现状及优化——以盐城市为例[J]. 体育科学研究, 2019, 23(1):34-39.

[3] 叶影. 浅谈基于馆校结合的科技场馆科学活动开发[J]. 科技通报, 2019(6):234-237.

[4] 陈洁, 王咨兴, 金利芳. 科普场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应用探究——以浙江省科技馆app为例[J]. 2017(06):011.

作者简介:

汪华兰(1986年7月)女,汉族,重慶市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科普教育与科普传播。

(重庆科技馆 重庆 400024)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新模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