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培培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引导。教师的成长则离不开对孩子的细心观察和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基于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科学组织教学活动,认真反思并总结相关经验,以此促进自身成长。本文点点滴滴记录了我的教师成长之路。
近年来,“低头族”越来越多。慢慢地,部分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孩子的了解也越来越少。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自己的班级中创设了“亲子共读”活动。
中班幼儿的语言、想象、动手操作等能力都处于快速上升期,需要家长引起重视。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每天至少抽出半个小时陪伴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借阅图书也可以自己购置。慢慢地,一个小任务变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拿着图书讲故事,他们在幼儿园中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增强了。有的家长则在家中教孩子剪纸、画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件事情也让我看到了孩子、家长的认真态度,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也感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感激。
每次午餐时间都让我非常头疼。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肉,每次都会拿着肉在桌上玩起来;有的孩子吃饭时会把米饭弄得到处都是。在仔细观察并总结了孩子的行为特点后,我决定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节约粮食的小视频,引导幼儿爱惜粮食,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慢慢地,幼儿了解到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粒米都来得不容易。
第二天,我发现有的幼儿已经将昨天的教育记在了心里,并付诸行动了,吃饭的时候不说话,饭也会吃光。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但对于习惯不好的孩子,我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指导,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因为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天气越来越冷,户外的植物也渐渐褪去绿色。由于班级位置处于背阴面,活动室中极少见到阳光,为了增加孩子们区域活动的多样性,我们决定在美工区的窗台上摆放可以在冬天里发芽、生长的植物。
起初的想法是锻炼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们简单地擦擦桌子、浇浇花等。家长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孩子们带来了可以发芽的大蒜、豆类种子、小小的多肉植物等,简单小巧,恰到好处。选好地方我们就把想法告诉了孩子们,让他们帮老师照顾绿色植物,用塑料瓶充当浇水壶,帮植物浇浇水。有的孩子早早来到幼儿园,看到植物的土有些干了就拿起瓶子浇一浇。这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照顾植物的爱心。渐渐的,时不时就会有孩子过来看看,谁种的大蒜长高了一些,谁的土豆长出了白白的、细细的根。
“老师,他打我。”在幼儿园里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部分幼儿与同伴间的亲和、合作、共生、共享等行为意识薄弱,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班级常规也很难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氛围。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我想带你一起玩”的教育活动,让大班幼儿进入小班。面对刚入园不久的弟弟妹妹们,大班幼儿顿时责任感爆发。“玩具应该怎么玩?”“材料该怎么收拾?”“喝水时要注意什么?”“小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顿时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感上升,平时调皮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特别认真。活动结束后回到班级里,平时好多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走过来说:“老师,我今天认识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他是哪个班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找到温暖,保持心情愉快,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情感交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互动的舞台,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
部分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让别人玩。学会合作是儿童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从小加强幼儿群体性与社会性的教育,培养他们主动交往,协同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与人沟通,和睦相处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决定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师在保证孩子足够的游戏时间外,还要为他们提供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性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普通的拍篮球户外互动改编成“花样传球”小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踩高跷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一开始看到这个丑丑的木棍,孩子们的兴趣并不高。此时我便亲身示范,将高跷的技能交给幼儿,同时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如何玩好踩高跷。孩子们的态度变了,眼里有了光。看,他们在努力尝试。兴趣往往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印象最深的是有几个孩子主动过来,让我单独指导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快速站上去。方法对了,试一试,一次、两次、三次……尝试多了也许就成功了。下午户外活动结束了,有两个小朋友已经可以走三步了,看到他们高兴的表情以及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心想这个点子成功了。
教育契机就在我们身边,教师要时刻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创新想法,发挥孩子主动探索的欲望,相信他们会给你带来更多成长的惊喜。
儿童游戏棋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提高其思维敏捷性、推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形式各样的棋也足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在棋类游戏的时候,孩子的手和脑都得到了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长而久之孩子的智力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此,我们在班级中创设了棋类区域,给幼儿带来新的体验。简单的跳棋以及老师们自创的三步棋、四子棋、五子棋,对喜欢接触新事物的孩子们来说刺激又具有挑战。
传统的象棋、军旗、跳棋玩法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只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不适合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往往不能被幼儿所接受,难以达到教育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幼儿的就是最好的。
在每一次的棋类游戏中,孩子们能锻炼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下棋水平和思维能力,更是锻炼了他们如何去分析自己和对手,反思自身的能力,从而不断明确自我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学会约束自我和合理沟通也是棋类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益处。在游戏中,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逐渐养成,这大概是棋类游戏带给孩子最大的收获吧。
(作者单位:广饶县西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