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应对

2021-03-08 02:54郑璐冯瑜
公关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改革

郑璐 冯瑜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始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中引入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政教育 创新教学策略 改革

我国社会和技术发展迅速,在信息技術和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就要重视提升大学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新时期高校学生思维更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意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的变化特点

新媒体富含多元化、海量的信息和资源,因使用便捷、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学生能够从新媒体中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和信息技术也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给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但是网络环境相对宽松,因此其中也融入了很多低俗、暴力和不健康的内容,会对大学生的心身健康产生影响。学生们虽然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但是却无法合理控制。校园中应用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利用多媒体能够及时和全面的了解社会最新动态、校园信息、学科学习和文化活动等内容,能够更为方便的传播信息和实现交流互动。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信息质量无法把控、存在一些过于偏颇的论调,都会对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形成负面的影响。新媒体迎合了学生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等特点,但是面对复杂的媒体环境,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把控,因此班主任或是辅导员应该对新媒体有客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同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竖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避免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受到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人们了解信息和资讯通常会利用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和平板等新兴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各个个体在接收信息的同事还能够发表个人意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对高校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婚恋观的关键期,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目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顺势而为,将新媒体技术积极的加入到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够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还能积极的了解新媒体环境中的各类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将思政教育打造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创建校园健康新媒体,打造思政教育新平台

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对新媒体时代进行研究和思考,对新媒体的特点有更为全面的把握,能够结合高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创新的措施创建校园健康的新媒体环境,引导学生们合理的利用新媒体。例如,可以建立校园新媒体平台,让学生们利用手机或是其他电子设备拍摄校园中的正能量短片,比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创新创意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小剧场等,将这些内容上传到校园网站,公众号上,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主流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进行积极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加入个性化的创意,能够善于捕捉美好,传递正能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能够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打造新型的思政教育平台。

2019年是我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办了震撼人心的阅兵仪式。阅兵通常都是彰显一国风度,立国威、扬军威的重要活动形式。在阅兵式中,能够充分展示我国军事化建设的新时代面貌,同时也表达了中立志于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及世界和平的坚定信息,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的变化,能够充分展示伟大的中国力量。阅兵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阅兵感受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和学生一起分析我国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原因,同时对新媒体中的各种言论和其他国家的评论等进行汇总,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理想,将理想提升至建设国家层面,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坚定其学习信心,愿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们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精神和中国故事,既能强化语言能力,同时还能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实现全面发展,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朗读经典艺术活动,可以邀约艺术家、学者、高级教师、著名主持人和活跃社会媒体等一起参加,搭建高校艺术交流平台,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我、释放青春。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邀请其他高校共同举办活动,让大家在积极的氛围中形成思想共鸣,并且利用社会媒体进行全程播报,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同时还能巧妙的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能够积极的追求真善美,主动的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和干扰。能够创建积极的校园氛围,强化大学生的学习内因。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辅导员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领路人,同时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需要细致观察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思想动向。人们常常用千条线一根针来形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的高校繁杂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一个指路明灯。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结合时代潮流,创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思想内容,更容易接触到国外的各种思潮,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因此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例如可以创办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其他公众平台,选择优质的文章对现在的典型的社会问题和高校校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评价,并指出正确的思想导向;推荐引人深思的文章和阅读内容;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将其作为辩题组织在新媒体上开展小型辩论会。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了解学生的动态,详细了解学生最喜欢的媒体、喜欢的节目和论坛、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等,从而能够进行总结,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和爱情观,能够健康、积极的发展和成长。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建立网络班级群和家长交流平台,能够多和家长进行交流,能够让父母及时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各项行为,同时在平台中家长和学生还可以积极交流,家长能够通过平台中的活动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辅助学校共同开展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家校合作。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改革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