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2021-03-08 02:27李心怡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采薇风骨文学社

李心怡

湘水汤汤,白帆远行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白帆文学社成立于1984年,是目前国内成立最早的中学生文学社团之一,曾获“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家”“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湖南省十佳文学社”“全国十佳百优文学社”等荣誉。《湖南日报》等省内外十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其活动。社刊《白帆》为“全国文学社示范社报刊”,由全国文联副主席谭谈题写刊名,现已出刊26期。

指导教师:高慧雯

周替殷商之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是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并且认为是愚蠢。其实仔细想来,难道仅仅是出于不愿辅佐周武王吗?不是的。孟子曾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是文人的纯洁与风骨,一种自我圆满。即使被误解极深,也落笔无悔,永不辩白,何必在乎人言籍籍呢。文人的精神,大致就是采薇。

文人的理想,具有纯洁性。

所谓纯洁,并不是不沾烟火气,而是万里而来,衣袂厮磨出洞,鬓上落满白灰,依旧手握一颗赤子之心,踽踽独行。先秦时有庄子,在荒寒瘠薄的年代,一贫如洗的命运里,拒绝了楚王的使者,选择“曳尾于涂中”,自由快意。有人说,这是不负责任的避世态度。可庄子所追寻的自由,并不是行为不受人束缚,而是意志不受人控制。想隐居便隐居,想出仕便出仕,才是他所追求的自由。又如屈原,香草美人是他的追求,楚国故地也是他的理想,他可以忍受流放,忍受不白之冤,忍受所有过往繁华的流失,却不能接受理想的幻灭,甘愿用生命来殉葬这一场大梦。理想的纯洁性,并不在于天真,而是歷经磨难后的一种清醒的选择。各色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想。然而有的人,在命运的胁迫与他人的影响下,往往会放弃或者改变自己的理想,而始终忠于自己理想的人,便是纯洁的人。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被人熟知,却鲜有人听说后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那些文人们,用理想与生命叩问苍天,散成天地浩荡余温。

文人的风骨,亦是令人称道的。

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谢灵运,陶渊明,无不是敢于在黑暗的政治条件下,活出另一种归属自然的人生。唐时,有天马行空的李白蔑视统治阶级的束缚,沧桑沉郁的杜甫发问朱门酒肉臭。宋时,有苏轼的恣意人生,甘守清贫,李清照的巾帼风骨,歌怀项羽。避世是风骨,入世亦是风骨。即使命运漫上潮湿阴晦的青苔,依旧有自我追寻的烛火可点亮。有的人舍去一身繁华绮丽,韶华倾覆,去换清明的人心与世道。有的人一生卑微如野稗,却依然心甘情愿地被碾碎在命运的车轮下,为众生呐喊与祷告。文人的风骨,并不多见于傲气。文人的骨是瘦削的,是被苛责的,但文人的骨是坚硬的,可以粉身碎骨,却绝不会弯腰。

文人的处世,是淡泊从容的。

民国时代,对待世俗的关系很从容,梁实秋与朋友曾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客均无一言。所闻所见了然于心后,便兴尽告辞。没有人情繁杂,只有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有的人,对待命运很从容,陈寅恪在双目失明,身体极度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仍靠助手的帮助完成了长篇巨著《柳如是别传》。还有的人,对待悲伤很从容,木心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中,写过这样一句诗,“凡此无偿无告无望的/于我都是可怀可亲。” 悲伤与痛苦于他是诗意的存在,是思考,是活着。所谓淡泊从容,就是如此这般,无论世上多少难事,不论是生活的苦楚,还是言语的风浪,都是一概不论的。“以中有足乐者”,连心上的荒凉与孤独,都可以忍受。

那些文人,似乎总有一个这样的影子,或狂放,或冷峻,或温润。有人自言自语,有人蹙眉沉思,有人偏执孤勇。不被理解,从不解释。似采薇,在悲辛的命运里,他们仍然会步上远山,折下那一簇簇的寒枝。纵然天道无常,亦是九死未悔。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评点:文章结构清晰,首尾圆融。开篇使用“采薇”的典故以引出“文人精神”这一话题,继而从文人理想、文人风骨及文人处事等方面阐述文人精神的内涵。从商周到民国,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撷取了不少动人的浪花以佐证观点。全文笔力纵横,文采斐然,作者阅读积累之丰厚可见一斑。

(编辑:王莹)

猜你喜欢
采薇风骨文学社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芍药
二月文学社简介
妖藤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