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轩冰
自古以来,河南省安阳市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断叠加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安阳语言独特的魅力。按照行政规划,安阳市属河南省,位于河南省北部,因而安阳方言受到了中原官话的影响;按照地理位置,安阳市部分地区与山西省相连,安阳方言又一定程度受到了晋语的影响。特别的双重影响使得安阳方言拥有独特的语言系统,其中语气词方面尤为引人注目。笔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经历,进行语料分析和归纳总结,从众多语气词中选择了更为常用的“昂”“么”“可呗”,希望通过研究这三个具有特色的语气词,为安阳方言语气词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于语气词的定义,众学者至今未达成统一的看法。胡明扬认为,语气词是由语气助词和叹词构成的;吕叔湘则指出,部分语气副词同样可以视为语气词。还有不少学者表示,语气词本质上是一种助词。黄伯荣、廖序东在二人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提出,语气词是一种虚词,独立于助词而存在[1]19。
词性的划分依据是该词所具备的语法功能、形式及含义。论及功能词时,有必要通过组合其语法形式和语法含义来对其进行划分。情态词附加到句子或其他词上,这些词不仅有语法作用,还能借助不同的语调传递不同的情绪。语气词不具备词汇学上的含义,也不充当句法成分,无法单独使用。这些足以证明,语气词的形式和内容都与语音的其他部分不同,因此不能纳入助词的范畴。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语气词是独立于助词而存在的虚词,在汉语中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部分,以表达句子的语气,是最为基础的语法形式。
语气词并不具备词汇意义,无法在句法结构中充当特定成分,同时具备语音和柔韧性。因此,在方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原始字符与音调值。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方言中几乎自成体系。鉴于语气词多体现在语用过程中,所以本质上可将其视为实用主义的类别。以往分析语气词的含义时,通常会使用同一个字句分析,就是在相同的字句上添加不同的语气词,表达出不同的意义,用这些意义来理解语气词。人们提出了五种分析语气词含义的方法:
第一,删除语气词以查看是否有影响。如果是这样,则意味着语气是由句子中的其他因素带来的,而不是由语气辅助词的含义带来的。第二,保留辅音助词,删除或修改一些能表达一定音调意思的单词或结构,同时保持原有的语调,看整个句子的音调是否发生了改变。若有,则说明这些句子传递的说话者的情绪并非取决于关联的语气副词,而是与词法结构密切相关。第三,保留说话时的语气词不变,仅在句末改变语气,看整个句子的语气是否改变。如果发生变化,则意味着音调的原始含义是由语调而不是音调的辅助词决定的。第四,假设同一句子使用相同语调,添加不同的语气词。第五,对整个语气词系统展开全面分析,深入了解不同语气词的模态含义[1]20。
尽管语气词不完全是虚词,也不算完全的语气助词,但前人研究表明,分析语气词的方法值得参考,因此本文在分析语气词含义时,将结合语气词和例句以及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昂”是安阳方言具有特色的语气词之一,一般在安阳方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作句末语气词,二是独立成句。
“昂”在陈述句的末尾可以起到提醒、强调的作用,通常是指说话人所讲述的事情是想让对方知晓,或是提醒对方。
例(1):傍黑儿一起儿吃饭,别忘了昂。
例(2):你瞧着点儿昂。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每个例句都在句末加了“昂”字,因而更强化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加强了对听话者的嘱咐、提醒作用,句子在意义上就达到了提醒、强调的表达效果。
“昂”从句子里单列出来,成为一个类似省略句的独句,在这种句式中表示肯定、答应的意思,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其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2]。
例(3):出去吃饭嘞?
——昂!(是的)
上述例句中的“昂”字表达出正面应答、回应的意思。此外,当“昂”字作为回答,独立成句时,可采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说话时的不同情绪,从而可以更加突出说话人此时的内心想法和情绪。
例(4):赶紧把地扫扫!
——昂!
上述例句中,“昂”字表示的语气意义取决于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当“昂”字为降调,语调拉长且拖拉时,表示虽然听话者会做被要求做的事,但是很不情愿;当“昂”字为降调,但语调短促且干脆时,则说明听话者十分愿意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某件事,并且会尽快完成。
关于“么”(“麽”)的来源和使用时间,学者孙锡信研究后发现,早在唐五代时期,该单字就开始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使用,它可表达出疑问、感叹的语调。而到以客家语为主流语言的宋代,“麽”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mu]和[ma]这两种不同的读音也可以交替使用,这种语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从元朝开始,元曲中大量使用“末”字,并以此字替代“麽”。出现替代字的原因有二:一是这两个字的字音存在相同部分;二是因为“末”与“麼”的字音存在轻微的差别。为有效区分二者的读音,便以“末”字记音。到了明代,话本中的“麼”被写成“么”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但直至明末,“么”字才开始使用。在安阳方言中,“么”的读音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当“么”字出现在陈述句和祈使句中时,会发生改变,m214变为m31[1]29。此处的语气词“么”仅用一个与之相近的词记录,与其本身含义并无直接关联,“么”的本意含疑问的意思。
在句中,它所表达的意义是肯定的,比如“的确如此”或者“当然如此”便是其义。此外,还可以表示出其他多种意义,比如有强调并肯定“这事你知道,难道还要说吗?”的意思。
例(5):你不就是那个谁么,我知道你。
上述例句中的“么”有强调肯定的意思,表示“当然知道、肯定知道”。
用在固定句式中,有不在乎、无所谓的意思,有时还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不满与愤怒等情绪。
例(6):不就擦个桌子么。
例(7):不吃能咋么。
例句中的“么”在句中有强调说话人说话时无所谓或不满的心理,使对方更能深切地体会说话者当时的情绪。
在安阳方言语气词中,特别是口语方面,“可呗”(或写作“刻呗”“克呗”[3],因为安阳方言中的部分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无对应文字,所以这里采用带有主观性的同音字法,以下都写作“可呗”)是最具代表性且十分常用的语气词。“可呗”一词可以出现在句中,也可以单独成句,还可以与其他语气词连用,表达肯定、否定、强调、提示、不耐烦等多种语气意义。
当说话者把“可呗”放在句中时,有一种情况是在“可呗”前面加上人称代词,如“他”“她”等,表示说话者不同意对话者所说的内容,在这里是“不对,不是”之意,表示否定。
例(8):老张牛的嘞,中彩票了呀!
——他可呗!他瞎说的!
上述例句中,“他可呗”意为“他没有,不是他”,否定前者陈述的内容。
“可呗”放在句中时还可以表示提示、提醒之意,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一种提醒,放在普通话中相当于“对了”。
例(9):明儿交钱嘞,别忘了!
——可呗,就想问你了,交多少钱啊?
上述例句中,“可呗”表示赞同说话者的提醒,在说话者的提醒下才想起自己有疑问的内容。
“可呗”单独成句时,表示说话者对对话者所说的内容表示同意和赞成,等于普通话中的“是的”“没错”。
例(10):这汤还怪好喝嘞!
——可呗,我喝了两碗。
上述例句中,“可呗”表示赞同说话者的观点,意为“对”“没错”。
在这里只介绍一种特别的连用,也是口语中比较常见的,即“可呗”与“不咋”连用,写为“可呗不咋”。“不咋”也是安阳方言语气词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语气词,两者连用所表示的意义与“可呗”一致,“可呗”与“不咋”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表示十分同意、非常赞同之意[4]。就可参考的语料内容来看,目前没有发现表示其他意义的情况。
例(11):这是恁闺女?真仿你!
——可呗不咋!
上述例句中,“可呗”与“不咋”连用表示强调肯定,意为后者非常赞同或完全赞同前者的观点。
安阳方言中的特色语气词使用方法丰富多样、可用于多种句式、可表达多种语气意义,这三个方面表现出安阳方言独特的一面。
简要分析安阳方言语气词“昂”“么”“可呗”,不仅可以让人们更了解安阳方言的特色,而且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方言是我们语言中珍贵无比的宝藏。与其他特色语气词一样,这些特色语气词也是安阳人表达自身多种情绪的一种方式,反映了安阳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希望可以通过对这几个语气词的研究,为学者提供更多分析思路,从而加深对安阳方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