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针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1]这是我国五年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标任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等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2]。它的设立,表明了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高度重视,是非遗保护方式的成功实践,对非遗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截至2020年6月,全国共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7个,涵盖17个省份。2012年12月,经文化部批准同意,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成为全国第14个、广西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广西河池市红水河流域为中心,对集中分布、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铜鼓习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3]。截至2019年底,其覆盖河池市全境,辖区有11个县(区),总面积3.3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33.8万。依据铜鼓文化的空间分布,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和延伸区。其中,“核心区为东兰县、南丹县、天峨县;次核心区为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延伸区为金城江区、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凤山县”[4]。2017年1月,《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批准实施。至此,保护区有了自己的建设蓝图,全面开启了大阔步建设新征程。
“遗产丰富”既是保护区的主要建设目标,也是其优势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7月,河池市有非遗条目总量8740个,涵盖8个门类100多个种类[4]。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9项、自治区级54项、市级113项[5],“现有国家级传承人8人、自治区级传承人50人、市级传承人123人”[3]。丰富的非遗资源,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优良的人文环境和不竭发展源泉。
河池境内现有5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聚居着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85.23%[6]。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独特、多姿多彩,铜鼓文化、壮族“蚂拐文化”、刘三姐山歌文化、白裤瑶文化、仫佬族依饭文化、毛南族傩文化,共同构成了河池地区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景观,形成了长寿文化、铜鼓文化、刘三姐文化等众多民族文化品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别于其他保护区的鲜明特色,而且是突出优势之一。
铜鼓在广西境内分布广泛,桂南广大地区各县几乎都有铜鼓出土和流传。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是当今世界已知民间传世铜鼓分布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据统计,河池市“现存传世铜鼓1458面,与全国文博、科研机构馆藏铜鼓数量相当”[3]。河池铜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铜鼓文化氛围浓厚、独树一帜,具有良好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河池“是主要的喀斯特旅游地貌资源分布区,喀斯特地貌面积为2.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5.74%,占广西喀斯特地貌总面积的24.34%,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7]。同时,河池还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生态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05%,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
河池是整个广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之一。“十二五”末,全市有凤山、东兰、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7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贫困县又恰恰位于铜鼓文化空间分布的核心区和次核心区,直接影响着整个保护区的建设。截至2019年10月,“还有439个贫困村、28.01万人尚未脱贫”[3]。贫困和落后的经济,难以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资金和物力上的支持,导致整个区域项目建设缓慢。
当前,河池市是整个广西未通高速铁路的两个地级市之一,整个地区的交通以公路和水路为主。一提起河池,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崎岖险峻、无法通车的盘山路。在当今高速路网遍布全国的时代,人们对交通设施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高铁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更愿选择的交通方式。高铁交通的空白及高速公路网的不完善,不仅弱化了人们对巴马长寿之乡的向往,阻挡了企业、游客、资金等进入河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河池与周边乃至外部地区的合作交流,不利于保护区的建设发展。
人才资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非遗保护尤其需要专业型人才。据统计,河池市现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9项、自治区级54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仅8人、自治区级仅50人[4],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总体数量偏少。此外,从事非遗保护传承的其他专业人才,数量也普遍偏少,且年龄偏大,青年人才严重不足,这是保护区建设面临的又一个大难题。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保护人员年龄断层明显、年龄结构不合理,尤其青年专业型人才匮乏等问题突出,使得铜鼓文化保护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
自2012年底保护区设立,到2016年底《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实施,总体规划编制花费了4年之久。另外,该规划对于近期(2017—2021年)建设目标与任务,仅仅是就一些基础性保护工作作了要求,并未明确提出升级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时间规划。与总体规划编制历时3年,且仅用10年左右时间就完成升级的徽州文化、热贡文化、海洋渔文化(象山)、齐鲁文化(潍坊)等其他保护区相比,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推进相对缓慢,且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宏大,导致整个区域建设相对滞后。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8]铜鼓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在农村、灵魂在群众,要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需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保护区近期建设目标任务、中远期建设目标任务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的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在乡村振兴中保护弘扬铜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铜鼓文化非遗保护中让民众受益,实现乡村经济与文化整体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对于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保护区建设有赖于河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就必须坚持优先发展交通,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路网建设。铁路方面,要重点支持贵阳至南宁高铁(河池段)建设,协调推进柳州至河池城际铁路以及河池至百色铁路建设,打通河池与外部地区联系的通道,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早日结束河池不通高铁的历史;高速公路方面,要加快推进贺州至巴马(都安至巴马段)、南丹至天峨两条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核心区”“次核心区”间的内部联系。要充分发挥贵南高铁(河池段)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强高铁与高速公路的有效连接,以此促进“核心区”“次核心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全面建设,必将有效推动整个保护区的建设发展。
面对非遗保护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青年人才紧缺等难题,保护区建设急需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要全面加强与河池学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当地高校的交流合作,一方面,积极邀请区内外优秀专家对保护区非遗保护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河池学院铜鼓文化保护传承基地,通过非遗项目进校园、开办铜鼓文化兴趣班、设置铜鼓文化专业课程、编撰铜鼓文化学习教材等方式,联合培养更多非遗保护专业型人才,主要包括非遗传承人才、旅游人才、民族体育人才等,为保护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河池地处云贵高原南缘的多山丘陵地带,风景独特、山清水秀,素有世界长寿之乡、刘三姐故乡、世界铜鼓之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9]等美称,被誉为“上帝遗落人间的一片净土”,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风景美不胜收。铜鼓文化生态保护不能墨守成规,要实施生产性保护。加强保护区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开发融合,深度挖掘长寿文化、民族文化、山歌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铜鼓文化旅游产业。以巴马国旅区、红水河健康养生之旅和百里龙江旅游带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保护区旅游文化建设。在巴马长寿岛、大化奇美水城、罗城棉花天坑等4A级景区,定期开展铜鼓文化文艺表演、文创产品展销等活动,促进保护区建设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40 005万人,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 603万人,占比达到12.6%,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伴随着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全民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健康养老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广阔。河池作为“世界长寿之乡”,长寿、养生、健康等生态资源丰富,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突出。要重点打造巴马养生健康产业聚集区,以深巴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深鹏康养综合体以及深圳1979国际颐和康养城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全面促进健康养老产业与保护区建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巴马铜鼓文化生态保护次核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东巴凤”等核心区的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建设,通过发挥“长寿巴马”这一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关注并投资建设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早日实现保护区升级,造福当地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