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栋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 200444)
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群体来源于少体校学生或普通高中拥有某项运动天赋的学生,他们在高中期间获得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等级,且需在近三年内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获得单项前三名或团体前六名(主力队员)。此类运动员需要拥有高中学籍,获得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资格并获得优惠录取条件,通过高考进入高校。部分一级及以上运动员也可通过体育单招,免试保送进入高校。每调查发现,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绝大部分都采用抽签分组比赛的方式筛选高水平运动员,依据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从高到底列出名次并给予录取优惠条件。在进入高校后,学校会列出经济学、体育教育学、工商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专业供运动员自主选择,运动员入读所选专业后,与本专业其他统招学生以同一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并承担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专项训练与比赛任务。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高校举办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次数越来越多,经验也越发丰富,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1)对参加考试的运动员身份核验不够严谨,经常出现代考、请枪手等作弊现象,并且在枪手获得降分优惠录取条件后,由于文化成绩的不足(这些枪手大多专业队出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学科基础知识薄弱)最终无法入学,很容易导致该年该校该项的招生名额浪费;
(2)高水平运动员入校以后,会因为新鲜感或者今后的就业打算,选择非体育的其他专业,这就导致进入其他专业学习后,学习能力不足,专业基础不扎实,无法跟上同班专业的同学的学习进度,甚至出现挂科等现象。更有情节严重者由于学分无法修够而导致延迟毕业或退学。
(3)许多学校招收一些非本校传统强项的运动员之后,实行“放养”政策,基本不组织相应强度和规模的比赛和训练,导致运动员入校后,不说学习训练兼顾,就连最基本的专项技术都无法保持。此类现象导致优秀运动员运动天赋无法得到发掘,逐渐没落,学校也浪费了相应招生指标,可谓“一举两失”;
(4)大部分高校具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但却不具备充足的训练资金以及高水平专项技能和丰富执教经验的专业教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无法得到保证、教练员的专项水平和对专项的理解程度远远落后于运动员,很容易导致运动员训练和参赛热情降低,既无法提升自己的专项能力,又无法为学校争得荣誉,这就偏离了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初衷。
针对以上现存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材料分析,作者提出以下的建议,希望未来能够看到竞技体育人才的遴选制度越来越完善,运动员的发展做到合规化与合理化:
(1)现行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标准基本是按照组织运动员比赛决出名次最终给予前几名运动员降分优惠录取条件。建议在专项比赛测试前增加一个文化摸底考试,考试内容为高中文化教育的基础知识,并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考试成绩确定参赛资格,取消那些文化考试不及格运动员参加测试的资格。这就有效避免请枪手的作弊现象,将他们在比赛前就排除在外,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也可以杜绝获得降分优惠录取条件却因高考成绩没有上线而无法录取、浪费招生名额现象的产生。赛前的文化摸底考试,相当于给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制度加了一个“安全阀”,为该项考试制度扫除障碍,保驾护航;在考前录入考生照片、指纹以及考试视频,在考生入学后核验,避免出现代考现象;
(2)在运动员入校后开展专业讲座活动,让运动员明确可选择专业的学习要求以及培养方案,为运动员分析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运动员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同时,建立运动员学习保障机制。基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可以采取让运动员以训练时间抵学分、以大赛成绩获免修的奖励机制,避免运动员由于长时间训练和比赛或多或少影响学习时间无法获得相应学分,以大赛成绩申请免修资格也可以极大的提高运动员训练和参赛的积极性,也避免了由于选择非体育专业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而导致挂科、难毕业的现象;
(3)在运动员报到入学前与运动员签订训练合同,明确要求运动员履行训练和为学校参赛的义务,规定每月训练时长。同时,聘请具备专业队背景的运动员或者教练员担任高水平运动队的主教练,定期来校组织队员的训练。在其他时间段,学校主管该项项目的老师为主教练,负责队员的训练和比赛。另外,通过学校拨款以及社会赞助,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津贴及补助。
随着体教融合概念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也变得明亮起来。在体教融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水平运动员则作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储备人才,二者应相辅相成,携手并进。运动员在高校中接受文化知识教育与求学氛围的熏陶,不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同时,高校搭建完备的训练与竞赛体系,使高水平运动员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的专项训练,不断提高自身专项竞技水平。作者认为,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高校作为运动员的教育和训练平台,促进运动员的全方位发展;而运动员在高校中亦“如鱼得水”,依托高校活跃于各级联赛,并通过高校的文化学习与科学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二者共同发力,逐渐将高校打造成我国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储蓄基地。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运动员作为竞赛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从而与日益激烈的竞赛环境相抗衡。而高水平运动员经过数十年的训练,专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二级及以上水准,仅仅通过自身的训练及高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已经无法取得明显的进步,高校亟需引进高水平的优质教练员参与训练指导。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可通过体育系统购买服务,聘用大量专业教练员、裁判员。这些师资可包括省队或国家队的退役运动员,这批运动员拥有丰富的训练和竞赛经验,退役后通过体育系统受聘进入高校作为专职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将自己大半辈子的职业生涯与累积带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专项领域发挥余光余热。他们带来的大赛经验与科学训练方法,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接受更高层次的训练理念与方法之后,高水平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和战术意识素养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更具备竞争力,在为高校夺得荣誉、反哺高校的同时,不断超越自身,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目标,往往需要与所在高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以求高水平运动队知名度与高校知名度相吻合。当前我国“985”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都着眼于参与世界大赛并夺得较好名次;“211”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则定位于国内大学生联赛。这类运动员拥有较高的竞技水平,本科毕业后大都进入俱乐部或职业联赛打拼。但能够依靠专项技术脱颖而出从而走上职业道路的毕竟在少数,竞技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获得大赛成绩的运动员仍然占据大多数。那么此类高水平运动员本科毕业后又何去何从呢?
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此类高水平运动员入校之后,都会选择体育以外的专业进行学习,这可能是基于家长对孩子未来就业的规划,也可能是运动员主观上已经厌倦了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方面无法在专项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想换个专业换种生活。但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意义上来讲,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态度相比普通文化生,肯定是远远不及的,这就导致了运动员入校之后旷课、挂科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学校有对高水平运动员加分、免考的照顾政策,但即便如此,大部分运动员还是混完了四年大学,对本科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毕业之后依靠特长特招进入某些企业工作,而后碌碌一生。近年来,高水平运动员考研比例大幅上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氛围,更是一种趋势。而高水平运动员们考研选择的专业,无疑就是体育。经历了四年其他专业的学习,运动员们在意识到与同班同学的差距的同时,也慢慢的选择去向他们靠拢,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课认真备考以求顺利通过期末考试。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群体,他们熟练掌握了一项专项技能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能说是拥有交叉学科的丰富知识,但也学到了其他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最后他们通过考研,回到他们最开始也是最终的归宿——体育。在考研成功、进入体育专业系统化学习之后,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们往往能适应这种新的生活环境。虽然相对于普通本科体育考生,本科非体育专业的高水平运动员在体育基础知识上会略有欠缺,但他们的专项水平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能够在体育专业攻读研究生,也就相当于能够兼顾训练和学习。一方面,由于长时间接受专项训练,拥有丰富的训练经历和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研究生阶段所学的运动训练、运动生理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将新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训练实践中,为自己制定更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训练计划,不断提高自身专项水平。作者认为,在未来几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加入这个群体,高校也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与引导,让高水平运动员们走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