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香 周 川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专业课程教师主要通过课程教学与学生直接联系,课程是专业教师实施育人的主渠道,抓好课程这一重要载体,是保证“三全育人”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高职工科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多以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为主,认为将专业内容与育人内容有机结合难度很大,因此工科课程育人实施方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最近四年,作者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实例进行课程育人的研究,进行了三轮的实践、完善了课程育人的相关内容、提炼了方法。
教师需要增强自己是育人关键主体的认识。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育人和课堂育人的效果;教师需要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共识,从而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主动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外,还须长期对知识背后的历史乃至科学文化等相关知识进行积累;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包括资料查阅、选取内容、研讨如何将选取的资料融入到专业内容中及相关课件的制作等。
课程育人内容与专业内容结合方式可采用“融合贯通式”。即让“课程承载育人要素”或“育人要素寓于课程”的理念,将育人要素贯穿于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课堂实施等各个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色,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点内涵,提炼各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从而明确各课程育人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将育人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每个专业内容中,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专业课程素养与价值导向相结合。“育人”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要避免将育人内容生硬楔入专业课程中。
根据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选择内容,文化内容、中国诗词、散文、正确的价值观理念、优美故事、《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类似电视节目、新闻等等都可以作为内容来源。选择育人内容方面虽然可以很广,但最好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确定一个主基调,三分之一以上课程育人内容要与主基调一致,再辅于其他育人内容,并将育人内容贯穿课程始终。
以微视频为主,可增强观赏性;每个育人内容独立成一个小文件,每个文件控制在3分钟以内,方便灵活选取播放时间,且只是点到为止,不至于跑题而影响正常的专业内容讲解,做到收放自如。
将不同课程育人内容与课程内容、时间节点、活动结合,育人内容穿叉播放,不要用章节式,即避免先三周集中学习中国诗词、再三周集中学习散文、又三周集中学习一个内容,这样的集中形式。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工科专业平台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课,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力,设置课程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让学生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信念。
根据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且制图课在第一学期开课,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考虑到新生入学时对职业和技能有偏见,甚至歧视、不自信的实际情况,因此定制图课程育人主基调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传承大国工匠精神”,从而将职业教育的热点词汇“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制图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制作的“大国工匠,民族脊梁”系列微视频,就是根据主基调,选自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与课程相关的大国工匠视频,按人物剪辑的视频,在制图课间穿插播放,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追技能明星”,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
在第一课的绪论中就融入育人内容,介绍课程育人目标,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课程内部会有一些育人内容,制图老师不仅会传授制图知识还会启迪思想,让学生还知道课堂上自己不仅要主动学习制图知识,还要自觉加强自身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后续整个制图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绘图、识图、标注上,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各种习惯的培养。
案例一:用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作为“三视图”的导入内容。诗人描述横看侧看,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从而说明从一个面是不能清楚表达形体的全貌,需要从几个方向去观察才能准确表达形体结构,提出多面视图观点,从而将课程内容由单面视图引入到三视图。案例二:用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作为“点、线、面与体的关系”的导入内容,两个黄鹂就是两个点,一行白鹭就是一条线,窗前就是面,门前就是体,由此可见,由点组成线,由线组成面,由面组成体,就是点线面与体的关系。案例三:用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作为“识图”的导入内容,因“工程识图”需要空间想象力,要有跨度思考、跳跃思维。诗人看见明月,想到了冬天的霜;抬头看天空的月亮,低头是遥远的乡愁,从而指出识图就是要这样二维与三维、实与虚的跨度思维,充分培养自己的空间想像力。
案例一:截交线是最难的一部分内容,在讲“切割体截交线”时,介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观点和故事,剪辑“2018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介绍高级焊工高凤林的那一段,他对于难点上万次实验,才取得成功,指出国宝的技能也是不怕辛苦,训练出来的,要树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观念。案例二:相贯线也是很难的一部分内容,在讲“相贯线”时,剪辑电影《英雄机长》片段,介绍英雄机长的故事,传达技能宝贵的意义不仅仅是500万的奖金,更是可以救多少鲜活生命的观点,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攻克难关。案例三:在讲绘图步骤的最后一步“检查”时,引入工程事故案例,血淋淋的案例告诉学生一幅“图纸”它能造就一项工程,也能毁掉一项工程,传达“质量就是生命”的观点。案例四:在“双十一”时间节点,剪辑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点赞快递小哥的片段,传达劳动光荣的观点。
案例一:绘图要先打底稿,底稿在描深后会全部不可见,在“底稿图”的导入内容,选用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对科学技术贡献的事迹,鼓励大学生“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 案例二:在讲“第三角投影”时,需要介绍中国一般选用第一角投影,西方国家一般选用是第三角投影,涉及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剪辑张维为教授在《这就是中国》电视节目中的“中国道路”片段作为导入内容,传达“四个自信”的观点。案例三:结合学校每年组织“12.9大合唱”比赛,在11月后两周上课时,课间组织学生合唱《国歌》、《我和我的祖国》、《国家》、《大中国》等爱国歌曲。案例四:讲定位尺寸时,用校园湖上的小桥,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大桥— “一桥跨云贵,天堑变通途”的北盘江大桥、港珠澳大桥举例,说明位置不一样,建桥的难度也不一样,同时介绍我国的建桥能力很强,增加学生对“基建狂魔”的自豪感。案例五:零件图的作用主要用于指导零件制造,在“零件图的作用”导入时,通过一些大项目介绍我们国家能克服各种困难完成许多高难项目,介绍我国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案例一:尺寸标注中,除介绍国标规定尺寸数字不能太小,数字中间不要穿过任何线型的规定之外,同时介绍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读图人员能看得清晰,从而引申为做任何事不能仅考虑自己,要为他人着想。案例二:在讲线型的时候,除介绍要求粗线与细线一定要分开,线的端点从哪开始,停留在哪,都要表达得很清楚之外,通过图形对比,引申介绍“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结果”的观点。案例三:“形体分析法”是一种从整体概念到部分认知再到整体构想的读图、画图方法,其中每个部分的投影绘制是整个组合体正确表达的基础,由此还引导学生思考形体分析法与人生目标的异曲同工之处,逐步让大家意识到未来职业规划、人生目标蓝图的实现就像当下认真绘制每一个简单体的投影,只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可能最终实现既定的重大人生目标。案例四:“剖视图”是在视图基础上介绍的一种适用面更广的新表达方法,选自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斯所写微型小说《差别》的朗读视频作为“剖视图”引入内容,文中写两个同龄年轻人,同时到一家店铺工作,并且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以后,一个小伙子几次提薪,另一个却仍拿原来薪水的原因,从而提倡要做有心人。案例五:在遇到下雪时上课,让学生欣赏制作的诗朗诵《沁园春.雪》微视频,表扬学生不畏严寒,坚持上课,有克服困难的好习惯,又让学生感受江山如此美丽,同时,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六:在讲解“装配图明细表”时,同学生讨论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关联,零件和机器正常运行的关联,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介绍2019年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是方向盘螺丝钉松动造成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零件却引发了重大事故,由此让学生思考,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应该怎样处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该具备何种职业规范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工程综合素养。
案例一:在绪论中不仅介绍了“图样”的概念,还引入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作,对“图样”绘制与美术绘画做了区别和联系。案例二:在讲“点分割线段”时,介绍黄金分割率的概念,并指出“0.618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增加学生对形状设计与美学的关联意识。案例三:在讲“正投影”时,介绍“错觉”的概念和相关示例,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从而说明工程图上为什么要用正投影表达工程图样,而不用人们容易辨识的立体图来表达空间结构。案例四:在制图内容中融入优美散文,因为工程图与散文都是语言,只是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区别,但他们必有相通之处,在学习“工程图的表达方案”时,学习散文——《语言的魅力》,“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就在于他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指明文中只修改了一句话,整个文章就不一样了,图形表达方案也是同一个道理,选择合理的表达方案,会让形体结构表达更合理,也引导学生有空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根据时间节点,应景讲时政内容,例如元旦后的一次课可以介绍新年贺词,五一节后的一次课可介绍电视台劳动模范相关节目,平时若有与“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相关政策、文件发布,可在随后的课堂上介绍。
每一次制图课上的育人内容,并没有花太多时间,但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好像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起爱国情怀以及责任和担当意识,教学效果除了课程成绩直线提升外,学生的学习热情、认真的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明显提升。
课程育人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协调融合,在教学课堂中有机植入,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构建,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大学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