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峰 林丽萍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
“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引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持续深层次改革,以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求。教职成〔2019〕5号《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双高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扎根中国;基本原则第一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双高建设必须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提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1]。双高建设发展任务要求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职业技能和中国民族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从技术层面的质量提升到价值层面的文化构建的飞跃阶段。文化育人在双高计划的建设定位、运行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体,其自身定位在于服务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中国产业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进阶迈进,提供大批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文化作为职业院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共同价值体系,其与传统意义上的综合型、研究型、学术型的大学文化不同,具有独特的职业性、行业性和区域性鲜明特征[2]。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促使其院系发展、专业建设与对应的行业产业紧密相连,课程设计、教学活动都围绕特定的职业岗位需求建设,通过“现代学徒制”、“大师工作室”、“双师型师资”、“企业实训基地”、“校企订单班”等方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行业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文化已在高职院校系列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入到院校日常活动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文化印记的独特高职院校文化。此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省市高职院校的发展均离不开当地政府财政、教育等系列政策的支持协助,多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本省市区域为主,因而不同省市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并据此形成各高职院校与众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早期高等职业教育呈现扩张型、外延式发展,普遍出现“职业性至上”思潮和过度实用主义倾向[3]。受此观念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实用课程不断加强,思政素质类文化课程一度边缘化,内涵精神体系缺乏底蕴沉淀。普遍认为,理想的院校文化应该是一个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的闭合系统,可深厚、沉稳、沁入式影响院校师生终生发展。然而一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因过度实用、缺乏底蕴而呈现碎片化、表征化倾向,难以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价值体系育人合力。
当前,不论“职教20条”或是双高计划均强调职教改革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重要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使其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联系,然而院校文化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育人理念为主导,体现公益性与非营利性本质的价值体系;其行为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一定范围内以宽容、民主、灵活的柔性管理为主。而企业文化是围绕市场价值规律,以竞争、效益为核心,体现利益为本的价值体系;其行为范式是在雇佣关系等级色彩下,以制度、责任为标准的统一刚性管理[4]。院校、企业文化客观上存在本质理念、行为范式上的直面冲突。
当前中国社会,整体层面上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有待提高。受传统“学历至上”观念影响,职业院校为专科学历,低于普通本科学历,相当一部分社会公众将低学历等同于低能力,对职业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此外,在“工匠精神”长期缺位的社会背景下,就业市场上部分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其管理岗位或整个企业只招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不面向职业院校生开放。社会价值认可度低下,容易造成社会上诸如“职业教育无用论,念与不念一个样”错误观点滋生、传播,不利于高职院校文化的深层次发掘与发展。
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发扬传统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职责,也是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必然要求,亦是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要求的建设内涵。
3.1.1理想信念铸魂
理想信念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核心要素,学校通过校训文化建设熏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网络矩阵融合,学生党建、共青社团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结合线上线下文化工具载体,全方位开展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立德铸魂。
3.1.2道德品质立身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合时代工匠精神及高职学生学情特性,通过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在强调学生主体为本的基础上,有计划、有层次、分阶段将学生品德素质提升的育人工程融入学生三年大学生涯全过程,培养学生崇德修身的道德品质。
3.1.3文化素养固本
高职院校应把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区域地域文化、行业特色文化等纳入院校文化育人的基本构建要素,与校园自身学院文化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院校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广泛应用蕴含校训、教风、学风、学院精神的MI理念识别系统和涵盖师德师风、规章制度的BI行为规范系统及校徽、校旗、校歌等的Ⅵ 视觉识别系统[5],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文化素养,涵养学生价值理念。
3.1.4精艺强技筑基
培养学生优秀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与鲜明特色。高职院校在校企双元育人、产教融合理念的指引下,依托对接对口产业、合作企业及时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通过开展职教集团、校企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共享实训基地、双元教材、翻转课堂、大师工作室、双师型师资建设等方式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在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基础上,多方位引导企业参与学生精艺强技教学活动,持续深层次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3.1.5创新创业健骨
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是服务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可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开设通用双创课程教育基础上,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体,发掘行业痛点、市场空白,培育与专业相结合的创客项目,搭建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3.1.6劳动实践乐业
高职院校应坚持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乐业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可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劳动教育专题讲座,组建相关实践服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企业实习、社区实践、义务支教等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劳动、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在双高计划建设需求、校企文化冲突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可基于第一课堂(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三环境课堂(党团阵地、文化长廊等)、第四职业课堂(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等)传承民族文化、发扬工匠精神,落实“六融合”院校文化育人体系[6]。
3.2.1全面推进蕴涵“六融合”理念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双高计划下,多数高职院校重构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并据此重新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的人文民族文化精髓及专业岗位技能所展现的工匠精神,通过人文素质模块(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能力素质模块(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行为素质模块(实践劳动教育)三维度重构基础学习领域、核心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完善第一课堂即专业课堂、人文课堂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院校文化育人功效。
3.2.2引导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
高职院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基础上,可依托区域民族文化或院校历史传承等构建自身特色文化,如船政文化、海西文化、胡杨文化、五工文化等。高职院校可积极发挥院校党委、团委、学生处等学生团体管理机构作用,在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理念引导下[7],加强学生社团规范管理,并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途径,通过开展系列院校特色文化专题活动,或将院校特色文化以冠名、标注等形式融入原本丰富多彩的学生团体活动中,引导具有碎片化特征的校园行为文化融入系统化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促使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逐渐定型。
3.2.3塑造人与自然共生互化的校园环境课堂
高职院校依托双高计划建设重大项目,如职业核心能力实施载体、智慧校园信息平台、企业校园共用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本校园建筑墙体,高职院校统战宣传部、党委、办公室等工作部门可统筹布局,通过设置党建文化建设墙,民族文化长廊,院校历史传承、区域特色文化宣传栏,专业职业素养张贴栏等,形成高职院校文化宣传群落。通过院校文化形象识别系统,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互化的文化物态,充分发挥第三环境课程潜移默化的文化素养固本育人功效。
3.2.4搭建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产教融合第四职业课堂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存在基于不同价值诉求的天然隔阂,工匠精神则为双方融合的最佳切入点。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推动下,推进特色专业群、校企共享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内涵建设,将企业文化导入院校文化建设体系,创设多层次多方式的“职业文化育人课堂”。同时通过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构,将“企业文化”纳入人文素质模块,与能力素质模块、行为素质模块共同构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将高职院校文化深度耦合于职业文化映照下的实训实习过程,较好化解校企“双元”育人各自为阵、难以深度融合的矛盾。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实施,坚定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弘扬时代工匠精神,构建立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院校文化育人体系,是双高计划建设的内涵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职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面临先天底蕴缺失,后天校企文化冲突、社会认同偏差等客观困境。探索创新高职院校“六融合”文化育人体系,推进实践“四课堂”文化育人模式,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计划、有层次、分阶段将道德文化涵养提升育人工程与职业技术专业教育相融合,具有理论探讨价值与实践执行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体,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要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构筑文化融通的育人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产教融合课堂,结合各自实际,优化顶层设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力量,全面优化增强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