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捷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高校校史档案是记录高校发展历程、奋斗历史的原始记录,具有深厚的精神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属性,是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立德树人、文化传承,深入开发研究校史档案,对德育工作、文化传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具有广泛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档案与文化紧密相连。高校校史档案是各高校建设、奋斗、发展的原始记录,从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学说而言,其不仅具有对高校本身的第一价值,也有对社会的第二价值。除广泛现实的行政管理价值、法律价值、财务价值、执行价值、证据价值、情报价值外,高校档案于形成者、社会而言,均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1]。
高校文化建设普遍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物质文化,包括人文景观雕塑、各类奖状等实物档案;制度文化,包括高校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制度建设等;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构建、师德师风传承等。高校校史档案记录着高校发展历史,内容丰富、载体多样,是高校文化的根基与情感寄托[2]。
校史档案既包括党群、行政、教学管理等文件,也包括基建、外事、实物等资源,记录着高校教学、育人、科研的点滴,是高校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累,是高校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珍贵的文化资源,这些经验、知识、荣誉是推进学校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王英玮教授在《档案文化论》一书中提出: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校史档案无疑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组成部分,关注校史档案的精神人文建设,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师生参与,可强化师生校园精神文化意识,增强校园荣誉感、社会责任感[3]。
作为文化创新的精神源泉,校史对校园管理、师资建设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教书育人价值,将校史档案资源与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教职工吸取历史文化精髓,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在借鉴校史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随着网络资源的开放与发展,除传统的史料收集渠道,口述校史、媒体流转、网络流通等多种史料收集渠道不断丰富发展,校史史料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因高校的积极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提升,除常规年度接收工作,档案员愈发积极投入开展了退休教职工走访、上级档案馆查阅、互联网校史检索等多途径的档案收集工作。此外,因档案宣传力度增强,档案利用愈发便捷,社会各界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
纸质、光盘、磁盘、软盘、网络等不同载体档案并存,校史档案信息内容和特定载体存在可分离性,电子文件载体性能存在不稳定性,多因素并存,造成了史料格式、内容的易变性。同时,在校史档案的全过程管理中,需要时常根据情况改变或扩展、缩小存储空间、存储载体,而随着PS、黑客、病毒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因电子档案具有可操作性,这为校史档案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多风险。
随着高校在线归档工作的普遍推行,各移交部门可将归档电子文件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档案部门,或加工后传输到档案部门规定的地址中,并存储在档案部门本地载体,档案移交传输的及时性、便利性、快捷性持续提升。而随着档案数量、信息处理效率、质量逐渐提升、归档软硬件不断升级,高校档案员不仅需要了解校园基本概况和档案学知识,还要加强历史、计算机等知识的扩展学习。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结构、数据格式均有较大变化,而基于校史档案内容数据的结构形态分析,数据种类常呈现结构性、非结构性形态,两种形态的并存与深度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校史档案管理、开发、编研、利用等需要。同时,基于信息化时代档案数据处理的高效化特点,在大数据等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档案信息应用的实效性有了大幅提升,校史资料的快捷查找、档案数据的深度分析、编程成果的对比统计日益高效。
推动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校史档案的编研,深化校史档案的编辑研究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在编研过程中,将广度与深度进行统一,在对一般性校史档案资源进行挖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度开发,例如:挖掘优秀校友事迹、分析学校各阶段专业设置、探讨各时期校园建设等。
校史档案的有效利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传承、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成果创新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档案编研,传承传播校史文化,除传统档案资源,还要充分利用电子档案,开展多角度多模式编研,吸引全校师生关注,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服务。
大数据时代下,树立双套制、前端控制、全过程管理、大档案意识,建立共享档案资源数据库,提取各主题、关键词的校史文化信息,使各高校档案馆藏相互共享关联,为用户提供大数据云端服务平台。同时,在后期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分析校史档案用户使用频率、使用需求、文化传承效果等[4]。
一方面,数据采集层通过提取近义词、隐含概念、相关信息等,增加查全率;通过虚词判断,增加查准率;通过在线、离线、近线资源多途径提高采集质量。另一方面,数据整理层根据需要将校史分析转换成结构化数据,确保质量;数据分析层加强校史档案文化的精细化分析;数据展示层为校史档案利用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服务。
与时俱进,将传统开发、新媒体新渠道推广并驾,将校史档案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吸引年轻用户,提高用户体验,广泛弘扬校史档案文化精神是时代对高校档案员提出的新需求。一方面,深化校史馆、校史展厅建设,将其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播校史文化,构筑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定期举办诸如 “校庆主题展”、“校友成果展”等,以宣传促建设,以编研促发展[5]。
基于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渠道弘扬校史档案文化精神,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高校抖音账号等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分年度进行校史连载等。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空间资源、基础资源等,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应从多个维度出发,促进校史档案文化的创新发展。
信息资源方面,应从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法制和档案信息内容安全两个维度着手,加强档案信息系统、档案信息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建设与升级维护,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人力资源方面,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档案管理员应转变“重管轻用”的观念,由“管用分离、以管为主”向“管用结合、以用为主”转变,除夯实与拓展档案学、历史、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组织资源方面,注重各组织资源联系和信息流通,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与创新激励,强化校史档案管理部门与各相关组织部门间的联动。空间资源方面,强化馆内外关联、校内外结合、实体与虚拟相支持,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注重文化底蕴提炼、增加前瞻性创新,为高校校史档案文化建设提供广泛的合作发展平台。基础资源方面,注重软硬件设备设施、空间、经济、技术等各基础资源的安全性、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与信息化建设,并整合多方资源,多措并举、科学防范,创造校史档案文化安全发展集成平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