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现状与必要性

2021-03-08 09:37黄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文化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图书馆

黄雨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兴起,使图书馆在打破传统以馆藏为主的布局模式的同时,对闲置空间进行开发并采用新技术设备打造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交流空间。因此,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改造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已经优化完毕的空间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用户对学习空间的需求,提出二次优化策略。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培养人才、开展科研的主要场所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解决馆藏资源与有限建筑空间之间的紧张关系,图书馆界开始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图书馆空间。从图书馆实体空间设计、网络信息系统现代化、用户使用体验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变革与创新。为此,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福建师范大学现阶段空间再造进展,对学习空间再造进行探讨。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案例

(一)案例概况

2006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式开馆,地点位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行政楼的西侧,处于该校区的核心区域,与星语湖相邻,总占地面积约38000平方米。该图书馆内现有4200多个阅读座位、37台专业服务器、高达90TB的存储容量、近500台计算机,并以10G交换式集线器为核心,通过校园网实现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大规模并行和7×24小时远距离图书馆服务功能。

该图书馆内设施齐全,不仅拥有阅览室、自习室等基础设施,还有可容纳500人左右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和可容纳千人左右的大会堂。同时,馆内藏品丰富,不仅收有众多精品论文、教师书刊,还收藏有众多字画古籍,书籍种类将近2万种,共20余万册,是全国古籍收藏最多的高校图书馆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纸类书籍资料的借阅量呈下降趋势,经统计,年均降幅达到了11.09%,电子类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年均涨幅将近67.16%;图书馆藏、借、读功能逐步弱化,逐步成为用户自主学习的场所。因此,2018年相关人员从压缩纸质文献资源空间和成立空间改造调研团队两方面着手开启了对图书馆的空间再造。

2018年9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二楼大厅进行空间优化,并打造了新媒体文化空间。其中,大德屏轮播展示馆内收藏了许多精品论文和字画,用户可以通过大德屏近距离地观赏名画,品鉴名作;图书瀑布流展示的主要是各类电子资源,用户可以直接在线阅读或下载;“流墨影动”合影区展示了该校大量的历史照片,用户可以利用绿屏成像技术与校园历史照片进行合影留念,提升了用户观看体验。

2018年11月,图书馆利用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打造了自助服务区,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图书检索、购买推荐、书籍存放定位等系列服务,实现了自助借还功能,逐步实现向智能化图书馆转型。

2018年12月,“不占座”管理系统实行后,图书馆用户不必再为占座烦恼,“占座”现象有所下降,座位使用率提高,有效缓解了图书馆高峰期抢占座位的问题。

(二)案例评估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新的空间服务形式,提高了对用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因传统业务需求下降而导致的读者用户减少的问题也得以扭转。通过空间优化,图书馆的教辅功能得以实现,切实贯彻了服务人、教书育人的理念,从而吸引了更多读者来馆学习。

就当前空间优化实践来看,读者非常喜欢多元化、人性化的自助区,座位预定数据趋于饱和。在新媒体文化空间带领读者感受科技的魅力,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校园文化,也更加符合读者的需求,给读者带来了更好的空间使用体验。

此外,结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90.4%的读者对图书馆空间本次优化结果表示满意,智能机器人自助服务区和“不占座”管理系统受到好评最多;问卷调查也反映了读者对学习空间的需求,70.65%的读者认同新型空间服务。因此,福建师范大学在学习交流空间上有必要进行二次空间优化。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必要性

首先,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利用空间再造改变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模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学习型社会”就是利用科技的进步,推动我国教育的创新和改革。高校图书馆要想改变资源管理者的身份,实现用户与环境、用户与用户以及用户与技术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各个领域的丰富资源,就要结合新技术、新理念对传统图书馆进行空间再造,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其次是时代的发展对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图书馆进行空间再造,增添新功能、新设备以满足科研使用者的科研需求。高校图书馆进行空间再造,不仅要满足用户获取学习信息的需求,还要有智能、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用户对获取的学习信息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图书馆用户的粘度,还有助于用户和知识进行互动,启发用户灵感,促进用户学习和研究的进展。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

(一)备考学习空间再造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中学生人数是大于教师人数的,学生中以考研为学习目的的人数是大于以考试复习为目的的人数的,而且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77万,比2020年的341万涨了36万,涨幅达到了10.6%。按照这个上涨趋势,2022年有可能突破400万。

由此可以看出,福建大学图书馆的学习空间优化应该以准备考研的学生为主体进行空间再造,以满足这部分使用者的刚性需求。其中福建师范大学每次备考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0%,被学院录取的学生比例为10%,而不被录取的学生中大约有50%的学生会选择复考。所以,图书馆的容量应该达到每学年人数的35%左右。此外,备考学习空间内还应配备舒适的桌椅、网络等硬件设备,颜色、风格等要符合审美因素,还要有绿色环保的理念。

(二)考研交流空间再造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还要突破传统图书馆以静物为主的空间模式,实现动静结合,增设交流讨论空间。这样,考研学生既可以在静空间进行知识巩固、查阅资料等,还可以在动空间聆听导师的指导,参与同学间学术探讨。考研学生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思考方式之间的碰撞、探讨有助于考研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而且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对用户的考研学习有帮助,还可以增加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对将来的工作产生帮助。因此,在学习空间中增设考研学习者需要的考研交流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为了避免动静区域的相互干扰,采用分时段开放模式,改善自习用户的学习体验。

考研交流空间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具体使用情况来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满足特殊需求的私密小空间,可容纳30人左右;二是由各个小区域组成大空间,小区域之间互不影响。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考研交流空间可以与水吧相结合,这样既有讨论空间,还可以满足学生的饮水需求。在设备方面,可以在空间内安装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并提供笔记本电脑租借服务等,方便考研学习者交流学习。

(三)考研资料空间再造

历届考研学生在参加完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后,会留下大量的考研资料,这些考研资料都是根据考研要求而创造的有针对性的参考书籍,而且几年内内容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可以为考研资料开设一个区域,使这些资料得以循环使用,使其价值最大化。

另外,如果某位考研者已成功入围,其资料笔记必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为备考者节省挑选参考资料的时间。资料拥有者可以采取低价出售或赠送的方式对资料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育经费,而且旧书的循环使用,也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考研资料转换空间运行顺利后,福建师范大学也可以对这种模式进行进一步推广,建立全校旧书流转空间。往后,每届学生都可以使用这些旧书,然后结合知识更新部分补充书籍来完成学习。这不仅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对学生更可以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猜你喜欢
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图书馆
我的考研故事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图书馆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去图书馆
十里闻香
古城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