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蒙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发展迈向后现代社会,已从功能型“工业城市”转向分众型“消费城市”。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既能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又能透过空间传承在地文化。如今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形式多样,对博物馆、图书馆等门槛较高、远离大众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已然变成商业圈、高新技术园区的文创园而言,探析以街巷为基点形成的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市民文化的塑造和在地文化的传承。
城市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尤其是如何延续并焕发城市文化的活力。我国城市已迈入“消费型”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并关注所处城市的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直接表现,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被纳入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1]。对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探析,挖掘城市文化如何传承,有利于城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福建泉州宋元时期文风炽盛,素有“海滨邹鲁”美称,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政府在如旧修旧的基础上,对城市街巷文化资源进行了恰当的开发与使用,打造了街巷式公共文化空间。街巷式公共文化空间指从篱笆和高墙中抽离出来,由街巷原生或后置文化为基点打造文化空间实现与市民文化的耦合。因其覆盖较广,能实现在全方位的小范围内,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和体验[2]。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构建,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和文化活动在内的物理场域,是城市居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3]本质是提供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交流和生活的区域,实现文化参与和文化传播的功能。纵览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进程,最初是两种空间样态:一是以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为主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形成的以文化宣传为目的的公共文化空间,二是以开放式文化场所为主的公园、历史古迹、公共广场等,形成的以公共休闲为目的的公共文化空间。后在工业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下,又以自发聚集、政府引导、或是由两者相结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新形态出现[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合一系列设计工作室、动漫企业、咖啡厅和大量前沿文化展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成为拉动城市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的驱动力。但文创园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同质化”“空心化”、缺乏创新等问题,导致文创园很大程度上成为高新技术园区或是咖啡厅商业区。由于种种问题,公共文化空间又转向社区化的建设。社区化公共文化空间意指在有限区域范围内,实现城市居民的文化参与与文化消费,如建构起以博物馆为中心带动辐射周边区域文化参与的社区博物馆[5]。
现今,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在我国各地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基于对泉州鲤城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调研,发现“泉州西街”形成了街巷式公共文化空间的雏形。
泉州市鲤城区历史街巷众多,老宅古厝林立,在南宋时期朱熹称泉州古城为“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据泉州市统计局数据,现泉州有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2个,文化站164个,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6]其中鲤城区占据了泉州公共文化空间的大多数,有源和堂1916创意园区、东亚文化之窗等5个主要文化创意园区;梨园大剧院、木偶戏剧院等5个主要剧院;新门文旅街区,西街等旅游街区文化空间及金鱼巷等巷遇文化空间。泉州市鲤城区的公共文化空间在文化产业兴起后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现今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街巷式的文化传播和消费形式成为主导的公共文化空间。目前泉州鲤城街巷公共文化空间可分为街区和“巷遇”公共文化空间两种形态。
西街是泉州市鲤城区最为典型和出名的街巷文化空间。其从宋朝起就是泉州繁荣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名胜古迹、名贤逸事、古大厝、西式洋楼,串联起各附属小巷,成为集商业、饮食、居住和客栈为一体的商业主街,极具有人间烟火的气息。[7]因此,政府在2014年实施“古城复兴计划”,以唤起西街情怀。
在西街肃清门广场,泉州文旅会定期举办“润物无声”系列展览和市集。西街作为主街连接着众多的巷弄,人流量巨大,展览每日出现在市民来往的视线里“润物无声”地输出文化内容。如2021年的五一假期,“重返旧时光,向往的西街”系列展览用艺术装置重现“千年西街,人间烟火”的场景,展现日常生活与艺术;2019年国庆假期的“人生纵贯线”展览,以造景方式重现泉州人一生关于生命的完整礼俗体系。这些从人的主体性视角出发的展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满足年轻人对于礼俗的好奇,也满足中老年人对当时场景的回溯,成为讲诉经历的契机,形成在地文化教育和宣传的场所。展览直接设在街道旁,市民随时停车驻足观看,抛弃围墙的束缚让在地文化在街道上空萦绕,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普及与传递。看展览是主体,市集是附属,其实不然。市集贩售旧物件时,也在讲诉过去的故事,无声地传递在地文化。特里·克拉克在关于文化与城市更新相关话题的解释中说到,文化是一种具有传导性的行为,可以借助文化场景的塑造刺激文化消费,[8]文化消费又通过场景被组织成有意义的社会形式,成为在地文化传播的场所。西街正是在场景的塑造中强调在地文化的社会性,又透过文化产品营造关于在地文化适应性和文化价值观的氛围,不仅重绘旧时生活场景,还以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及市民感知在地文化,实现文化认同。
由民众自发形成的大拾堂文化空间,使裴巷成为西街的文创巷。四处搜集的老物件加入创意灵感,补救各年代的残缺,变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品,如具有闽南特色的花砖和雕花窗棱,金鱼形状的屋漏,古厝门前的石墩等,曾经的记忆被唤起,某种情感被拾回来陈列在大拾堂的时光博物馆里,拉近过去与现实的距离,推动在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拾堂还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如邀请国家一级演奏员、洞箫专家陈强岑现场演奏《巷弄里的音乐会》,林文荣的古琴伴奏提线木偶表演,与社区合作在妇女节教授制作新式香囊等。大拾堂最早将文创的概念融入市民生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老年人对文创的好奇心,进行文化消费体验。主理人也说每次举办活动,附近居民都会好奇来参加,久之便成一种习惯。大拾堂在裴巷口绘制的斑马一经出现,就吸引了游客和居民的目光,这匹“魔性”的斑马使人们的文化活动不再局限西街,而是转移到其附属小巷,逐渐形成连接居民文化生活的巷弄文化空间。
作为新形式的公共文化空间,西街目前所提供的仅是关于过去的回忆和生活的体验,未来还有待改进。一是对现有美食店铺进行规整和分类,在沿街重现老字号“文创类”店、新增线下实体书店和西街志的历史展览空间,满足不同文化需求。二是在古城遗迹提供饮茶话仙的场所,吸引居民参与相关文化场景建设,传承“闲来饮茶话仙”的文化。三是重现西街是世界宗教的大观园,展现佛教开元寺与基督教堂多元文化融合的故事。四是充分挖掘利用各背街小巷的文化。不论政府主导具有典型性的西街,还是自发形成的大拾堂,街巷公共文化空间都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能满足市民个性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由于公共文化空间进行了如旧修旧的改造,较好地保留原有的生活场景,并将文化适应性和人文特性进行连接,既使新生力量的注入不会改变居民生活的状态,又兼具新思想和文化在地性,成为宣传闽南文化的小窗口,利于在地文化的传承,实现城市文化认同。这种打破围墙禁锢的公共文化空间,从居民主体性角度出发提供更加贴近市民生活的文化场景与文化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分层,促使思想文化交流,打破了博物馆和图书馆的高门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产生影响,实现城市文脉进入人心,引导市民文化良性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传承。
目前街巷式公共文化空间仍处起步阶段,未来如何深入挖掘在地文化,满足市民分众消费需求的问题都值得深思。但街巷式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新形式公共文化空间的雏形,对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思路:不仅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在地文化的肌理和灵韵,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还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唤醒和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