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斌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方式上还存在着不足。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所带来的挑战,文章对非遗数字化展示的概况、山西非遗展示现状进行了整合梳理,并从虚拟展示的发展与传统展示的融合方面入手,提出数字化展示等相关方式,以期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带来新的方法和思路。
数字化技术目前已成为当代展示设计应用的重要设计手段。文物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涉及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获取、处理、保存、展示、传播和传承等领域。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文化部批准,2010年6月,山西正式成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山西正式施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相关机构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博物馆是进行非遗保护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为搜索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截至2021年8月可找到相关论文48篇,从总趋势分析图上可以看出,对其的最早研究在2006年,开始主要呈现出波浪式状态。其中,集中在文化方面的文章29篇,占比40.85%;档案及博物馆类13篇,占比18.31%;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类5篇,占比7.04%;旅游和新闻与传媒以及体育各4篇,占比5.63%;轻工业、手工业与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为3篇,占比4.23%;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为2篇,占比2.82%;其余为1篇,占比1.41%。这48篇中有5篇来源于报纸,29篇来源于期刊,5篇来自中国会议,9篇是硕士论文。其中主要阐述了非遗保护的数字化途径、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和策略、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文化活态化、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相结合的方式,非遗数字博物馆、非遗档案、传习所发挥的教育传承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从采集、存储、再现、共享、传播等角度实现保护与传承,基于数字化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构建了艺术符号数据库,包括基本要素、载体、符号、分类、形象寓意。数字化博物馆创造了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实现了浸入式和互动式学习等,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实景还原的基础上与虚拟展示相结合,相辅相成。它还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注重传承方式和生存方式,将传统与数字时代的特点和优势融合交织,改进存在的问题,注意交互性,在检索功能以及用户界面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为实现非遗的物质性与“物质化”实践,相关人员需要在保护的过程中注重传承,建立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多领域应用平台,搭建多平台推广平台,构建数字化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影像库、短视频传播、数字博物馆建设、互动APP等方式进行传承与传播。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资源居全国前列,但其在传承传播方面不太乐观。主要传承方式包括学艺与经验两种。学徒学习的缺点是缺乏创造性、专业技能提升不够、规模小不成体系;体验学习主要是个人和团体以了解技艺为主要目的,通过文化传播来培养潜在的爱好者,销售相关产品而获得收益。山西一些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存在技能性不强、学习时间有限、设备场地等资源不足和非遗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的问题。通过对展馆的实地考察发现,传统展馆的人员流动较少,展示方式多采用传统展板和柜台式展示,展示的内容安排混乱、布局不合理,有些非遗相关物件只能静态展示,无法活态呈现。展览空间有限导致展示方式单一,体验感低,科技性和参与性低,碎片感强,互动体验效果一般。设备和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展览主题的脉络上,针对此问题,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脉络梳理,使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增强展示时的体验感。利用网络对非遗传承进行项目宣传,将非遗列入旅游项目,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将山西非遗博物馆中的人、物、技术等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展示非遗相关经验,并将相关展品予以活态展示。需要加大与非遗教育的互动体验,积极促进非遗与市场的结合,提升非遗与当下时代的融合度,开拓非遗的市场契合度。
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实体展馆已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传统展馆中,展览馆受空间限制;而虚拟展馆则摆脱了展馆固定空间和结构的限制,展览馆的容量是无限的。传统展馆接纳人数受限,而虚拟展馆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传统展馆能接纳的人数。虚拟展馆的展示空间扩大了传统展馆的空间,打破了传统展馆展品固定单一的模式,摆脱了空间和结构的局限,使展览馆的容量得到了无限的利用,解决了传统展览馆传播人数受限的问题。虚拟展馆最早兴起于美国,后来在亚洲和欧洲得到发展。尽管虚拟现实技术投资大、科技难度高,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虚拟漫游中的虚拟计算算法研究”是教育部在2001年11月发起的“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18所高校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博物馆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宫、敦煌壁画、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它们运用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式,让那些被人们遗忘的非遗以新的生命再现,从而更好地传播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2012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又一次针对我国博物馆建设发展提出了《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指出博物馆发展要不断完善基本文物、精品展览,确保展示符合博物馆的宗旨。传统馆与虚拟馆均有展示空间和文化传承传播的功能,由于传统展览馆形式单一,难以与时代接轨,因此需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升级,将虚拟展示发展与传统展示的优势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有助于发挥其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上的作用。
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展览馆制度。陈列展览策划坚持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适应社会文化新特点和人民群众新期望,强化观众导向,将知识趣味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展览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将非遗的相关资料整理后进行逻辑梳理,可考虑适当增加一些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非遗的分类来划分非遗的范畴,政府可适当在平台搭建上给予相关支持,在实际落地的角度和传播保护的前提下,给非遗一些可被激活的空间,在平台搭建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考虑全媒体传播通道。在非遗数字化展示方面还可以建立非遗产品专区,其中可以包括电商购物通道,在媒体宣传方面可以考虑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也可以考虑在教育类平台上增加仿真教学,让大家可以通过平台学习非遗知识,同时关注平台信息的及时更新。总而言之,山西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省份,但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设计方式上还存在不足。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带来的挑战,虚拟展示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做很多事情,不是建立了数字博物馆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建立这样一个数字博物馆可以使相关单位在传承和发展非遗上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集思广益为非遗传承保护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