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域下的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

2021-03-08 09:29王蕾中国美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产业科技

王蕾 中国美术学院

产城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相互赋能,催生出的沉浸式文化创意产业,聚合了各领域的研发成果,形成了城市文化空间运营新业态,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将做为优先选择的新兴产业。文章将从产城视域下,阐述沉浸式文化创意产业特征、特色文创产业品牌、传统特色文化赋能、文创产业顶层设计、科艺融合制度保证以及政策支持方面的思考。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提出可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新一代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技术飞跃式发展,建立在创意和数字内容基础上的沉浸式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以空间造境为核心业态、依托数字化准客体而建立起来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是集奇思妙想、视觉震撼、全方位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运营产业形态。

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沉浸式文化产业是通过模式创新,以科技提升创意,以创意增加服务附加值。在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成为跨界融合的全新经济业态。

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大数据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真正的未来始于数据,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高度关注,深度布局,共享、分析和利用数据,创新研究聚焦在场景和应用的全新模式,数年内,将集中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沉浸式体验方面。沉浸式文化产业,是“科创+文创”的科艺融合,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是当今世界上富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热门研究领域。所谓沉浸式,是设计创意主题,在服务于主题的逻辑引导下,借助高科技智能化多媒体平台设备,实现感官多重体验,使受众沉浸于由专业机构精心设计、打造、运作、个性化服务的体验过程。

“集成创新,跨域融合”,可以用来概括沉浸式体验的特点。沉浸式体验,是通过集成大量技术、智慧和创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高价值经历。科创方面,它集成大量前沿科技成果,如3D全息投影、多通道投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在技术领域内互通互融,创建沉浸式体验的结构和形态。文创方面,主题性的空间造境颇为关键,通过交互式空间和叙事性空间的营造,人们于声光电音中,沉浸在特定情境、氛围与主题中。

今年5月在四川自贡举办的灯会,集“传统灯组+现代光影秀+沉浸体验”于一体,打造了一场多维度、立体的绚丽光影展。灯会中,有结合传统文化打造的“上元灯火”主题灯组,复刻了大唐上元灯会盛景,追溯彩灯历史;有结合文明历史打造的“长安到罗马”主题灯组,讲述中国与世界文明链接交流的文化过程。传统意义的演艺、影视、音乐、展览等媒介,在现代先进科技的推动下,形成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全体验的服务模式。沉浸式文化产业根据产业项目的文化调性,挖掘其可以放大的特点,结合声光电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驱动为文化行业带来新体验、新消费。旅游热点、人群热点、产品热点、场景营造借助科技设备,通过数字化呈现,形成了创新消费新模式。

博物馆沉浸式创新就是利用5G结合AR技术,开发出系列产品。静态的博物馆展品,通过“AR探究镜”,全息扫描结合AR设备叠加出多种虚拟场景,追溯历史,结合当代,使展品“活化”,观众可以穿越历史,如临其境地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通过5G技术实现实时AR云游览博物馆,形成新文展模式;通过云上音乐会、演唱会、云观球、云看台等系列活动,形成新演艺形式;通过新场景应用,打造有品质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形成新IP。

沉浸式文化产业是以互联网和新技术为基础,它不是单纯的数字文化,更凸显的是科艺融合的创新理念。

沉浸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地域辽阔,区域特色鲜明,人口众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庞大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要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创产业化和数字化,就要打造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利用高科技手段,整合、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精华,再现具有区域特色、民族风格的原创文化精品,沉浸式文化产业应运而生。用新技术讲好老故事,传播传统文化,运用5G、3D全息投影、VR、AR及混合现实技术手段创造出既富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质,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要打造创意文化新品牌,沉浸式文化产业需注重创新,关注可持续发展,更着力于科艺融合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生态。

沉浸式文创产业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手段制造氛围,更高明的做法是形成文化品牌,培养粉丝,吸引流量,是新消费和新场景下的注意力经济。将这一模式做到极致的典型案例就是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自开园起便成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和人气的主题公园。一方面,迪士尼品牌的文娱产品有巨大的影响力,原有的粉丝自然成为主题公园的目标游客;另一方面,迪士尼乐园将游玩项目与电影、动画内容深度结合,适当结合各类声光影技术设计演出,打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童话乐园,吸引了更多游客。

迪士尼乐园的成功为许多主题乐园在建设时提供了参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除了营造主题化氛围,还可以结合自身特色设计创意周边。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当属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创品牌既有传承故宫文化、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也有实用、美观的特点,成为了知名的文创品牌。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盲盒周边则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河南博物院巧妙地将“文物碎片”制作为周边产品,将其封存在土块里,使用赠送的洛阳铲将土挖开,再用刷子刷去文物上的土渣,便可以在“考古”的过程中拆出惊喜的盲盒周边。河南博物院还在“考古盲盒”热度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未成年人的现场考古团建体验。

近期最火的文化产业项目莫过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了。这个号称全国最大、时长最长的沉浸式戏剧城,从6月6日开城纳客,短短一个多月,就吸引了全国近十五万粉丝前来打卡。观众好评如潮,反响非常热烈,在国内文旅界掀起了一股“只有河南”文化旋风。

国潮崛起的背后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精神也将是沉浸式文化产业项目的目标,科技手段永远在进步,而情怀将在人们心里永驻。

做好产城融合的顶层设计,以机制创新保障文创产业发展

在产城融合视域下,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适应科艺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顶层设计和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机制来保障沉浸式文化创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协调合作的机制,建立跨部门工作会商制度,即由科技、文化、宣传、财政主管领导,共同孵化培育,扶持服务重大科艺融合项目、示范工程。要结合地方产业基础优势,规划区域,筛选产业,细分行业,加强顶层设计指引和政策支撑;确保项目落地,联合各主管部门,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全面、高效的科技与文化融合机制。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和扶持,一个创意成长为一个产业,资金的支持非常关键,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需要建立起文创产业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打破产业融资壁垒,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如采取税收减免和税收返还政策等可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意愿和产业发展。

再次,调动民营资本投资积极性。政府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发挥民营资本的灵活机制、快速决策的优势,鼓励民营资本通过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政府做好引导和服务,通过建设市场调控和公共服务体系,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如规范市场秩序、鼓励设立文创产业基金、完善文创产品交易制度、加强保护知识产权。通过完善政策和市场体系,指导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激发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

最后,注重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研发人才,推进高等院校专业改革,增设科技与创意、多媒体设计与传播、数字内容创作、发行与市场营销等专业设置,培养更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有互联网思维,熟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跨界融合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制度,优化产业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大对复合型高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政府主导搭台,市场主体唱戏,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文化惠民品牌,“美后肆时”从无到有,再到胡同居民称赞有加,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专项政策引导,机制保障实施,充分发挥顶层设计先行的制度优势,这些都值得沉浸式文化产业的借鉴、学习、推广。

在顶层设计上,东城区政府先后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落实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由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制定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指导意见。政府和社会主体积极探索,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方面,突破创新,首先表现在服务方面的延伸探索,即政府确保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充分供给的基础上,将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归入延伸类服务;其次创新合作方式,允许承接主体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低收费实现延伸类服务的供给;三是按市场规律,延长服务期,激发承接主体打造精品的意识,合同期由1年改为满足特定条件后最长可达3年。

在东城区政府专项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美后肆时”运营公司,优和时光团队将自己定位为“城市公共文化运营的探路者”,针对每个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地域特色、周边人群需求等赋予其鲜明、个性的属性,从空间设计、空间运营、活动策划、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在活动内容策划方面,为了更好匹配群众需求,“美后肆时”注重策划的“换位思考”,力求做到板块化、主题化,注重提供沉浸式特色文化体验服务。在运营过程中,“美后肆时”充分考虑各年龄、各职业群体的文化需求,提供分时段、精准化的文化体验内容,以跨界思维,科艺融合,精准定位,精品打磨,品牌运营思路,使得其成为东城区沉浸式文化空间网红项目,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和市场化运营效能双赢局面。

文化创意产业链搭建,龙头带动,创新载体运营

得益于5G技术商业推广,新场景、新应用催生沉浸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们也须认识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在创意驱动、内生增长、产业生态和制度设计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尤其是产业生态,仅仅依靠少数环节和领域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和业态的发展。

产城融合视域下,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规划整合、文化需求迎合、创新服务契合,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产城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走向人本主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解决好产业链构建、融合载体建设和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

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需要完整高效的产业生态、分工合作、融合创新。产业组织是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是科技和文化因素的充分融合,是上下联动、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创意”横向延伸,链接各个领域,进而催生出新型产业形态。

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需要空间承接载体,文化产业园建设能很好地聚集产业,搭建生态。促进文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着力点是推广细分领域内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比如数字出版基地、动漫和数字影视产业基地、创意文化街区等文化科技产业园区,辅以行业相关政策,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主题文化产业园区发挥聚集效应,吸引更多文化创意产业到此发展。

沉浸式文创产业要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守正创新,用新技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用好现代创意、科技创新和社会资本等新动能,开发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创产品,塑造优秀文化品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产业科技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