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实践研学的思政价值与路径探析

2021-03-08 08:51郭先根李晓元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闽北研学红色

郭先根,李晓元

(1.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2.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闽北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文化资源都十分丰富,是地处闽北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十分有利的宝贵资源。闽北高校应充分发挥就地就近资源优势,将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以闽北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当地绿色发展中丰富多样的绿色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为内容的“红+绿”研学相融合,是对传统思政课教育模式的超越与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必然要求,为闽北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新路径。

一、“红+绿”实践研学的资源优势

闽北是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下辖10个县(市、区)均是原中央苏区县。同时,南平素有“绿色金库、绿色屏障、绿色宝地”之美誉,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文化资源均十分丰富,有助于闽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内涵式发展。

(一)闽北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闽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所在地,有上梅暴动旧址、王台八角楼红军会址、大洲谈判旧址、赤石暴动遗址、上溪整编旧址等革命旧址,有四渡桥阻击战纪念碑亭等地,还有革命时期发行的报刊、歌谣、货币、证章等。许多革命事件、活动旧址、馆藏文物默默地讲述着闽北人民催人泪下的战斗故事。这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众多红色文化遗迹,不仅记录着闽北革命的光荣历史,而且还是弘扬红色文化引领闽北绿色发展的重要教育基地。

(二)闽北绿色文化资源优势

南平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8.85%,主要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位居全省、全国前列。[1]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情系老区苏区,先后17次到闽北调研指导,对南平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多次强调:“南平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2]南平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打通了“两山”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国首创的“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等创新,体现了绿色发展创新之路的示范,展示百姓在绿水青山和文化生活中享有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让“好山水产出好产品”,改变了南平农产品质优价低、有口碑无名牌的状况,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也为闽北农产品更精准地把握消费需求。南平人民还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当年“闽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母亲河的上游要综合治理好”的重要指示,全面推行河长制,拆除生猪养殖场1.2万家,削减生猪402万头,首创“水美城市”建设,以水补山、以山带水,打造全域水美,发展水美经济,让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富、因水而文明,绿色发展的美好前景已呈现在远山近水中。

(三)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

过去闽北老区苏区人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共和国作出了无私贡献,如今闽北老区苏区立足现实,凭借鲜红的革命印迹和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以“红”富“绿”开发一大批红色旅游文化商品。在红色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挖掘闽北红色资源,不断提升闽北红色旅游知名度,全面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使生态产品功能得到延伸拓展,价值得到增值,带动农户增收,让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惠及当地更多人民群众。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度南平市红色旅游景区(点)接待人数506.33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收入29.62亿元,红色旅游景区(点)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278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9268人。[3]

二、“红+绿”实践研学的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是思政课的重要资源,绿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4]“红+绿”研学的育人价值是全方位的、多维度的。从宏观层面上看,它是实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有力推进政府、社会、学校协同挖掘和编制“教育资源图谱”,合力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从中观层面上看,它是高校实践育人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微观层面上看,它是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方式、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取向,促进形成知行合一的品质

知行合一是衡量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和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标准。[5]历史遗存、精神印记、示范基地等蕴含着丰富的流动思政课堂的内在价值,在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新发展理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通过“红+绿”实践研学,在自主参与和亲身体验中所看到的场景更为直观、听到的故事更为精彩、体察到的感悟更为深刻,这种实践研学取向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满堂灌的模式,使大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衔接,有利于培育爱党爱国、服务人民、与人为善、自强不息、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优秀品质和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品质。[6]

(二)植入耦合,推动内在教育价值的转化

红色文化饱含着为民精神,绿色文化蕴含着民生情怀。未经革命烽火岁月和社会生产实践的当代大学生,对过去辉煌的苦难和今天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缺乏深切感受。通过就地就近“红+绿”研学,植入红色文化基因与绿色发展理念,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园内与校园外、理论与现实的脉络联系,将闽北红色历史与当代绿色发展更加紧密地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实现就地“红+绿”研学与闽北高校思政课耦合,有力地推动思政课内在教育价值的转化。

(三)身临其境,以红色文化培育绿色理念

培育绿色发展理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7]在开展“红+绿”研学过程中,大学生身临其境瞻仰革命圣地,沿着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心灵上的震撼会更加强烈,倍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和革命历史之辉煌,进而激励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继承伟大建党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置身于祖国大好山河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中,亲身领略可观、可感、可触摸的绿水青山,视觉上的冲击见证绿色发展之成就,切身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自觉地投身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之中。

三、“红+绿”实践研学为高校思政课注入了新鲜活力

闽北红色文化资源为闽北绿色发展提供精神支持,绿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闽北红色文化资源时代特质,为闽北的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就地就近“红+绿”研学的新优势,在丰富思政课内容、革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拓展思政资源和优化思政课评价等方面注入新鲜活力,从而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际效果。

(一)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是育人目标的实现载体,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其内容还将不断丰富。[8]闽北红色文化资源以及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当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红+绿”实践研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将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环境当中,使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知识点的深层次内涵,进而不断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成效,也有利于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更加深刻地领会和理解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

(二)转变了思政课教学的方法

绿色发展的广阔天地是个大课堂,红色文化的资源宝库是本教科书。[9]“红+绿”研学让大学生在研中学、学中思,这种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独特思政教育方法对学生情感陶冶、道德实践、理想激励的效果更为持久;“红+绿”研学的体验性,让大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场景中,其现场感染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的教育效果比课堂上讲解更好;“红+绿”研学的实践性,让大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两山”发展理念的意义,这为教师引导学生“知山知水”、培养山水情怀的教育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红+绿”研学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让教师可以根据研学中历史人物感人事迹、重大事件实际情境、绿色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学生在“红+绿”研学表现出来的特点,对思政教育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运用,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命力。

(三)拓展了思政课资源的渠道

“红+绿”是内涵,研学是形式。“红+绿”实践研学形式与思政课内涵耦合突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局限于校园、课堂、书本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推动实现思政课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资源在校园内外良性互动,促进研学成果价值转化。[10]“红+绿”研学的协同性和整合性还在多层次、多形态、多类型的资源整合,打破了传统思维,凸显学生本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诉求,进一步拓展了思政课资源的渠道。

(四)优化了思政课评价的模式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涉及知、情、意、行等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教育评价也就不宜采取一张考卷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高低。“红+绿”研学的交互性特性使大学生在研学实践体验中潜移默化地促进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发展,随之而来的思政课教育评价也将由课堂考卷评分法转向通过深入观察和深度交流中作出准确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这为多主体、全方位、组合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难得机遇,有利于变革相对单一的传统评价模式。

四、“红+绿”实践研学的实现路径

就地“红+绿”实践研学的价值转化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与闽北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性价值目标达成有机融合。要将闽北“红+绿”研学为高校思政课创新带来的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力量,还必须科学统筹、精心谋划、多措并举。

(一)精准定位,凸显立德树人的核心诉求

“红+绿”实践研学是闽北高校以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为目的,以闽北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为内容,以就地就近为原则,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红+绿”实践研学是闽北高校思政课课堂从校内延伸至社会的大课堂,是一种思政课程创新教育形式,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红+绿”实践研学的核心是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集思政课程、教育基地、研学线路、导师以及配套服务要素为一体的体系。因而,“红+绿”研学本质上就是“行走课堂”,与思政课堂二者之间在学理与政策上都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其目的指向一致、内容相互渗透、功能相互支撑。当地高校的思政课程借助闽北优势资源,就地就近开展“红+绿”实践研学,其教育性与高校思政课本质属性是一致的,都是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守纪律的新一代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其核心诉求是共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在“红+绿”实践研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闽北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同时,而思政课也为闽北弘扬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品牌宣传提供了优质平台。

(二)明确方向,实现思政课程与研学耦合

“红+绿”研学作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必须符合高校思政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育目标、根本任务、教育内容、实施途径和组织实施等方面要求,“红+绿”研学目标、内容体现的层次性和序列化的体系也要与高校思政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彼此关联、相互衔接,还要求在微观层面上与思政课多方位保持“不谋而合”。就地就近“红+绿”研学既不是红色旅游,也不是森林生态旅游,它是由闽北高校组织开展的校外实践育人,应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导师队伍、专项经费、学时学分、研学报告、考核评价等,做到研学前计划周全,契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诉求;研学时目标清晰,全过程跟踪、反馈与不断修正,避免研学与思政课“两张皮”,确保思政课教育性目标要求不偏离;研学期间,高校应为全体研学学生购买平安保险,确保学生安全研学经费以高校专项资助为主、个人承担为辅,凸显研学的公益性、教育性特征;研学后汇报交流,全面考核评价,展示和表彰研学成果,并与思政课程实现耦合,形成研学成果文件融入“三全育人”之中。

(三)尊重学生,发挥实践育人的主体作用

实践性与体验性的视角来看,为了充分实现闽北“红+绿”研学的教育性价值,有效发挥其独特优势,闽北的高校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尊重学生民主产生的团队领导班子和工作任务分工。研学前,引导学生自主广泛收集、梳理闽北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发展资源的资料,集体讨论实践研学实施方案,共同编制《闽北“红+绿”实践研学活动手册》。研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召开研学交流研讨会、研学心得体会分享会、研学成果展示会,通过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将闽北“红+绿”实践研学总结报告、研学成果、心得感悟等有效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四)协同育人,合力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造福子孙后代意义深远。[12]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红色江山,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然而,期盼要成为现实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内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红+绿”研学推动践行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实施“红+绿”研学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资源共享和基地建设等方面通力合作,辅导员、研学导师、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讲解员、绿色发展示范点解说员、后勤保障服务人员等所有相关主体人员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闽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文化资源具有着很强的教育价值,与当地高校思政课教育性契合度极高。地处闽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借助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文化资源,就地就近深入开展“红+绿”实践研学,在精准定位、明确方向、尊重学生、协同育人等方面下功夫,可以有效地将“红+绿”研学为闽北高校思政课创新带来的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力量,促进闽北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对其他高校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新路径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闽北研学红色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红色是什么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红色在哪里?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研学之旅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