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婵,艾兵有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基础部,浙江 温州 325016)
根据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所制定的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新高考之“新”,新在“文理不分科”“不以一考定终身”“专业导向”[1]。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和高职重要基础课程,“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使之有效衔接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是造就更完美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呼唤新精神的引领,用“红船精神”之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3]引领新高考背景下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衔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理念是统帅。新高考背景下,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需要新教学理念的引领,“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2],亦需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用“红船精神”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引领创新教学,可以有效推动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之间的衔接。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是以升学为着力点,这就不免导致其课程意识和育人理念存有狭隘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从事中学、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师要始终坚持人本思想,始终坚持用“红船精神”革新教学理念,助力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有效衔接。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着的“人”,全方位动态地考察其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进思政课程衔接。新高考方案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学生有权自主选择高考科目,更突出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5]由于城乡差别、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等诸多因素致使学生在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和综合素质水平方面呈现出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和利益诉求,深入了解不同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程的衔接。
其次,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始终坚持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基本原则。[6]思想政治需要全体教师树立全员育人的新理念,“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不论是中学还是高职教师,在任何与学生可接触的时空领域都要适时地渗透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横向衔接,真正做到教师教书育人。此外,单一的教育载体已无法满足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衔接的要求,还需重视家庭之于育人的功用。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寒暑假,家庭教育更是可以弥补寒暑假学校教育的缺位,因而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协同育人的功效。
中学和高职都是开展思想政治课程衔接的主体,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不是单靠某方的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的,要想实现有效衔接,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必然离不开二者的相互沟通与共同合作。
首先,打破中高职课程层级管理界限,建构课程一体化统筹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衔接,打破中学、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层级之间的管理界限,就需要组建统辖中学、高职思想政治课的专门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中负责不同层级思想政治课程的相关部门要秉持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加强交流合作,打破层级界限,统筹规划、协调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为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衔接架起沟通的桥梁与纽带。除此之外,由于思想政治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其外延可以拓展到更广的学科领域,因此单靠组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与其它课程部门之间的配合,达到教育合力的效果。
其次,加强中高职思政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体化备课机制。中学政治教师和高职思政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政治高一层级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要定期为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师等不同阶段教师搭建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自觉树立衔接意识,积极参加针对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衔接所开展的各种培训项目,积极主动地向在思政课程衔接方面取得有效性进展的高校与教师学习,加强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研究并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交流与互动,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结构,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找到中学和高职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的切合点,为制定合理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提供遵循,更好地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衔接。
高考指挥棒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方式是一维的——“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而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为实现中学、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衔接,必须创新评价方式,不能单以一纸成绩去评判学生,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应建构中学与高职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这就需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记录学生平常的表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潮流,比如可以使用学习通软件,通过创设课程,学生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互动,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作为最后终极考评的评价依据,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并将成绩载入学生档案之中,以利于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增多,教师可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教师对学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学生对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通过学生对时政、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的看法和观点来评判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再者,高职最终是面向时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将评价体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社会需要作为评价导向,进行跨年级、跨校际、跨行业的比较,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克服单一评价体系的局限,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考评,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评估对自己的思想政治状况作出及时客观的评价,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达到发展的目的。
教学内容是否衔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衔接最终能否实现。“红船精神”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亦能为推动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衔接助力。以奋斗精神为抓手指导思想政治课程,这对于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方式的改革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7]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其对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衔接,思政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教育部和中宣部相继出台各种措施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的编制,无疑有利于促进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衔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新时代赋予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奋斗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目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在“经济生活”的内容——“多彩的消费”中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要求学生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做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做到戒奢从俭。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多处涉及到艰苦奋斗的内容,主要有:其一,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这一章节讲到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其二,在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中讲到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虽然中学与高职教材中都有涉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建设上,要充分考虑中学生与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展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教材的内容符合不同阶段的育人目标,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衔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队伍,“红船精神”中的奋斗精神启示我们要无所畏惧,跟随形势,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衔接,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秉承奋斗精神,立足于现实的困境,勇于探索,不懈奋斗。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升理论素养、提高育人能力,才能使思政教学由浅入深。奋斗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高职思政教师不仅要通晓高职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还要熟悉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中学时期的政治学习侧重于理论了解“是什么”,重在提升政治素养,而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则要求我们在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搞清楚“为什么”和“怎么办”,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发展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拔高,实现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超越,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所学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领悟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在中学阶段掌握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基础上,高职思想政治课程要能够引导学生将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实际行动中,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用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严格要求自己,践行艰苦奋斗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离不开时代,理论离不开实践。”[8]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在高考指挥棒下主要采取教师灌输的方式进行,更多地强调以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为主,缺乏实践环节。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紧扣行业需求,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提供应用型人才,更应该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程的内容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衔接,在具备了相应的政治基础知识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要求思政教师要改变以往单方向灌输的教育模式,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高职院校应增加实践教学活动,诸如参观革命圣地、历史古迹等,增强学生对革命先辈伟大事迹的了解,使他们切身感受历史文化,进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此外,可以将“红船精神”融入到行走的思政课堂、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的实践活动中,使这种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奋斗精神,坚定奋斗理念,并能够用奋斗精神指导生活与实践。
中华民族强调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国家培育“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9],引领其在服务和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教育部、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主体都应发扬“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目标的衔接。
中学与高职是同一个教育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各自承担着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任务。于教育对象而言,其成长过程中前一阶段的影响必然会波及到下一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按照“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10]。在把握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水平等的基础上,将总课程目标细化为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通过不同阶段具体目标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的有机统一。
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侧重于基本知识目标和情感体验。在《生活与哲学》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中,讲到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关键是看其对社会发展的人类事业所做的贡献。在这一阶段,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人生价值的内涵,让学生胸怀奉献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中讲到,正确评价人生价值需要做到三个相统一。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为学生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指引。
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而实现中学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衔接就需要实现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互利共进,借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技能教育提供良好的价值引领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自觉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为祖国和社会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职业技能教育中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担当起时代赋予责任与使命的新人。
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能力目标,高职学生是未来生产和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高职思想政治课要想取得教学效果,除了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外,还必须以社会发展与需求为旨向;其内容必须要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相联系、与行业特色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接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及受众的利益需求,在提供精神寄托、情感认同中产生价值共鸣。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讲到,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可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1977年至今,高考虽历经数轮改革,唯一不变的便是立德树人、选拔优秀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讲忠诚、比奉献、重实干的新时代。实现中学和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9]为目标。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侧重价值的引导,而高职教育侧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进一步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船精神”和“中国梦”“民族复兴”一脉相承而又相辅相成,“红船精神”能为培养新时代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呼唤守初心、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时代新人,因而我们需将“红船精神”之奉献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服务与奉献意识,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智慧奉献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