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煜毅 小榄镇九洲基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15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也占有重要的地位[1]。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其职责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读音识字,更重要的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才能在将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基于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相对枯燥晦涩的古诗词内容会让他们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吟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自古读书皆吟诵。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的统称,即古代的“读”。
吟诵是关于字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定性不定量的读法系统,而且有音乐性,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载体。吟诵不仅仅可以做到在吟咏唱中赋有曲调和旋律,还可做在没有任何曲调的情况下进行诵读念[2]。在我国的汉诗文中,单朗诵和歌唱是体会不到其包含的原有韵味,只有吟诵才能深刻领会到。我们当前在对古诗文的学习中所利用的朗诵和歌唱,实际上都是从西方传送过来的。在古籍中,对于古诗词读的理解就是吟诵,可以说,读和吟诵本就是相等的。而吟即是指有无曲调皆可的拖长腔。唱就需要进行伴奏或者有曲调相伴。在所有语言中,汉语更偏向于有旋律有声调的语言,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完全可以做到见字就能唱,有话就能唱的地步。可以说,在我国的古代,几乎达到了人人会吟诵的地步。
由于世界文化的融合,朗诵和歌唱逐渐从西方传到我国,在古诗词中,人们也逐渐利用诵读的方法去读诗词[3]。传统吟诵的方法目前只在老一辈学者中存在。另一方面,在我国的众多民族中,不仅仅是汉族会吟诵,部分与汉族有过密切接触的少数民族也会通过汉语吟诵,例如白族、回族、壮族等等。虽然从差异上来看,因地区差异和语言上的不同,在吟诵的语调上也基本上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全国的吟诵调还是会遵循一些普遍规律。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加以采取措施对传统吟诵进行继承和发扬,很可能传统吟诵会消失在文化的发展长河中。
据有关记载,最早的吟诵从秦朝以后开始,只要是诗文都可以吟诵,而只要是文人也皆会吟诵,传统吟诵的发展高峰期是在明清两朝。一般来说,在古时的吟诵主要是通过私塾等教育系统来传承,但是在清朝废除科举时,私塾受到影响,进而对吟诵的传承造成了不利影响[4]。直至民国后,新学堂的建立更进一步打击了吟诵。发展到后期,西方朗诵开始大量引进中国,传统吟诵受到西方朗诵的冲击,其传承更是岌岌可危,直到汉语朗诵基本定型后,传统吟诵已基本上从课堂中消失。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大多数的古诗词都是创作者在某种环境下有感而发,因此,在诗词中,往往就会既有时代背景,又有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的学习,实际上也就是对诗词内涵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吟诵法时,就应该及时转变吟诵方法,思考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能让学生和歌曲实现一个更深层次上的交融,进而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深刻地理解,提升其自身的文学素养。其实在实际中,小学语文中的诗词内涵大多都不会非常深奥,因此教师利用诗词内涵通过懂平仄、会吟诵、悟诗情的步骤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对文中的含义更加简单易懂。
在所有语言的学习中,都不能忽略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即语感。培养一个人的语感并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这种语感天赋,在诗人和词人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而平长仄短韵字长、依字行腔这样的语感天赋,在他们的儿童时代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起来。在现代教育中,就有一条明确要求,应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正确指导他们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小学中也就只有语文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实质性的语言魅力,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意思的文章段落,来让学生感受文字中表达的感情以及语言魅力。
在当前小学语文诗词教育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诗词歌赋的效率,在应用吟诵教学方法时,首先就要结合时代特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吟诵形式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曲调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吟唱。此外,我国的古诗词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下,有很多已被改编成了曲调优美的歌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歌曲播放出来,带领学生跟着唱,不仅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最早是从口头传承汉文化的,无论多么庞大的文化典籍,都是通过口头文化在进行传承。因此,吟诵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语言和世界观是有直接联系的,可以说语言造就了世界观,在现代哲学中,普遍承认的道理就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语言。而在汉语中,作为一种旋律型声调语言,对国人的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和欧洲重音语言相比,中国的语言特征更倾向于变化之中的,欧洲语言强调轻音与重音的绝对对立,在世界观的认识上,坚持一成不变。而中国语言恰恰相反,在语调上更为婉转、连绵不断,因此会通过吟诵中的唱腔放大这种语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直将“成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多种方式真正使自身具有中国文化精神,深入掌握中国文化知识[7]。但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是心灵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在应用吟诵教学法时,往往学生第一学习的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态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会带给学生更深的影响,甚至远比教学内容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懂教学方法,但是其教学态度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只有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下的吟诵教学才能真正算是吟诵教育。因此在吟诵教学中,一定不能违背教学本身的目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吟诵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深入了解吟诵教学法,才能熟练地利用吟诵教学法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其次,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对吟诵教学法进行创新,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优势赋予吟诵教学法新的含义。吟诵教学法除了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外,还有利于学生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促进小学生能更加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与韵味,在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