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剧《金沙》为例浅谈新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21-03-08 07:19:04姚佳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91
文化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驻场金沙音乐剧

姚佳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四川 成都 610091

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初,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成都平原继三星堆之后发现的重要古蜀文化都邑遗址,将成都建城史提前到3000年前,成为构筑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作为古蜀文明链条中的重要节点,金沙遗址不仅完整地勾勒出古蜀文明发展的轮廓和阶段,还大大丰富了古蜀文明的架构和内涵,金沙遗址的发现再次证明成都地区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中心,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于金沙遗址的音乐剧《金沙》诞生

2005年4月,由著名音乐人三宝任编曲导演,关山任编剧的,以金沙文化为创作背景的中国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首次正式公演,故事梦幻、情节感人,创作大胆,以声乐歌唱和舞台演绎的形式阐释了神秘久远的古蜀金沙文化,沙宝亮、姚贝娜、谭维维、郑棋元、张博等知名歌手相继演绎“金”“沙”男女主角。自创作以来,音乐剧《金沙》已在国内外多个地区进行2000多场的演出,除驻场演出外,还在北京、上海、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内外多地巡演,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开创了我国音乐剧连续演出场次和保持较高上座率的纪录。这部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量身定做的文化产业演艺剧目,既是金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成都城市的文化名片,为宣传推广古蜀金沙文化,展示成都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起到了推动作用。

音乐剧作为一种集音乐、舞蹈、戏剧以及舞台造型艺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具有自身独有的演艺风格和艺术审美。音乐剧《金沙》分为“开篇—花间—沙场—祭祀—尾声”五幕,以历史文化现象为根基,在吸收西方音乐剧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民族元素,运用音乐、舞蹈、造型、文字等多种形式,将音乐剧《金沙》打造成为中国音乐剧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之作。此剧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时空限制,将一段“金”和“沙”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从古蜀、蜀汉到现代进行描述和呈现。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剧之所以被称为音乐剧,源于音乐在剧目中的核心地位,音乐剧《金沙》中的音乐编制随着剧情发展,其旋律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却始终符合大众的视听审美,悦耳入心。剧中20余首曲目将不同历史阶段的时空环境和人物情绪表达出来,其中《总有一天》《当时》《天外边》《飞鸟和鱼》《梦里》等既有歌剧中咏叹调的表达痕迹,也有容易被理解的流行元素,成为至今传唱率较高、备受观众喜爱的歌曲。音乐剧《金沙》在表现方式上既彰显了音乐剧殿堂式的高雅艺术感,又因多种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通过音乐表达、剧情阐释、舞美陈设等达到让普通民众接受和欣赏的效果,进而被广泛传唱,最大限度实现音乐剧的艺术价值。

二、开启音乐剧博物馆驻场演出时代

博物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重要文化事业,包含文物藏品的征集、保管、展示、研究、教育等多种职能。众所周知,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根本前提,也是博物馆发展的内在动力。藏品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物,其中蕴含的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文化价值更值得我们去梳理发掘,并形成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呈现在观众面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5年3月 20日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由此可见,博物馆是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头和有利资源,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博物馆文化产品为载体,在增加观众与藏品间的互动渠道,拓宽公共服务与社会教育职能范围,确保博物馆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同时,有利于助推博物馆和市场经济接轨,提高全方位运营管理能力,从而增加博物馆综合收入,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音乐剧产业当属于文化创意产业,斥资1600万元打造的中国首部原创音乐剧《金沙》,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艺术价值,这也成为其长期驻演的重要依据。2005年至2008年,音乐剧《金沙》在成都水碾河骄子剧场演出,2009年,音乐剧《金沙》入驻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西北角文化艺术中心的金沙剧场,并于当年11月12日正式开启驻场演出,在遗址类博物馆唱原创音乐剧的这一举措,堪称国内屈指可数。

音乐剧《金沙》(博物馆版)在保留原有经典舞美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金沙剧场硬件特色,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声、光、电与舞美装置完美结合,营造出如梦如幻、璀璨迷离的舞台呈现,给观众带来更优质、更唯美的视觉感触。金沙遗址是音乐剧《金沙》的创作源泉和表现对象,转战博物馆驻场演出,既是音乐剧《金沙》的最好归属,也是丰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增加文化旅游产品服务内容的需要,让观众不仅能实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更能通过音乐剧浸润式理解金沙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2013年9月,音乐剧《金沙》荣获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颁发“四川省优秀旅游演出”称号,同年10月,音乐剧《金沙》再次荣获四川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颁发的“游客最喜爱旅游演出剧目”称号。2013年底,音乐剧《金沙》在金沙剧场停演。

三、音乐剧《金沙》值得有美好未来

我国文化艺术长期以来的事业化发展,使其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程度较低,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以及民众对文化艺术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一项新的、单独的门类呈现出来。建立在文化消费基础上的文化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随着文旅融合步伐的加快,音乐剧兼具文化载体和旅游产品的特性,在文化产业链条中占有越发显著的重要地位。音乐剧所具备的宣传推广全域性、产业附加延展性,让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2005年打造的音乐剧《金沙》在借鉴西方先进产业模式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本土音乐剧发展的产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度成为西方音乐剧中国化发展的较好案例,但在2013年底戛然而止,让许多喜欢音乐剧《金沙》的观众失望叹息。

在原址上修建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07年4月正式开馆,迄今接待中外观众千万余人次,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家文物局表彰的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典型范例。自开馆以来,博物馆全力践行大遗址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观众参观量逐年增加,门票及产业收入也呈稳健增长态势。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创产业,博物馆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发展文创事业营造了天然的良好环境。音乐剧《金沙》作为一部成熟的音乐作品,自身艺术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数量的既有观众,若让其恢复驻场演出,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创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观众文化旅游产品消费的连贯性,将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8年中共中央公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年4月8日,新组建的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挂牌,各省、市的文化和旅游厅(局)也相继组建,这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在文旅融合发展潮流的推动下,作为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指导下重点打造的精品城市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历经数次改版的音乐剧《金沙》将迎来第二次大放异彩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建议在优化提升金沙剧场硬件设施设备的前提下,恢复金沙剧场的驻场演出。除此以外,还可在博物馆遗迹馆、园林区等区域适时灵活上演音乐剧《金沙》的经典片段和曲目,以丰富来馆观众的参观体验。

新形势下创新发展文旅产业,音乐剧《金沙》具有天然优势,而克服体制性和管理性问题,如何与消费市场接轨,是解决现阶段音乐剧产业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驻场金沙音乐剧
当远方不再遥远
浅谈医院信息化驻场监理新模式
驻场企业家项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如果……就……
快乐语文(2019年33期)2019-03-14 05:29:08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9
浅谈园林驻场设计师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23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音乐剧新闻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欢乐小野人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外文研究(2015年4期)2015-03-20 11: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