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维路径探究

2021-03-08 06:13:16冯志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山西传统思想

冯志英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阳泉 045000)

山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绵延流长,底蕴深厚,在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史中, 曾一度引领了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彰显了浓厚的文化品格、优秀道德与价值理念。 通过深入挖掘和阐发山西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与道德理念, 使之与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与对接,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 以文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也可使三晋大地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传播, 同时对于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1 融入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成长地,山西传统文化绵延流长、内容宏富、内涵深厚、特点明显,极具代表性。山西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 特别是在人格境界、社会理想、和合氛围、义利追求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山西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 运城解州忠义信勇的关公文化;明清时期敢为人先、诚信敬业的晋商文化;深邃富丽、修改完善立德的大院文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寨文化;创新探索、无限传承的根祖文化;对党忠诚、英勇奋斗的红色文化;绿水青山、气韵丰厚的山水文化,这些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中所蕴含的精神品格与价值理念,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精神一脉相承。 将山西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 以主题型模块方式展开学习与实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熏陶, 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山西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思想精神,培养学生成为热爱国家、品德高尚的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 融入方法

2.1 确立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山西传统文化学习方法

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山西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确立了以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山西传统文化学习方法。 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山西传统文化学习方法, 是指高校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 在学习山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内在特征,它是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以文育人、 以文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动力。根据这一要义,可将大学生在学习山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界定为三方面:第一,自主性,大学生在学习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具有主体意识,即自主认识、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课程。 第二,能动性,大学生在学习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良好的品德素质, 并与实践相结合, 转为有效的自主行为;第三,创造性,通过学习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学生平时参加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校园社团实践活动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创造性地将山西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大力弘扬与传播三晋大地的传统文化,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2.2 确立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山西传统文化学习方法理论依据

将山西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教育方法的确立、融入路径的构建,抑或具体实践教育活动的展开都需要科学的理论为支撑。 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山西传统文化学习方法, 其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关系范畴的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两者密切相关。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的特性。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活动这个媒介才能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与功能。同样,人的主体性可以有意识、自主自为、创造性地指引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结果, 同时人的主体性意识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使客观实践更加符合人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关系范畴为哲学依据, 确立大学生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山西传统文化学习方法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突出学生在学习山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 确保学生在山西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得自主发展。

3 融入路径

为体现以学生为本,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认知和地位, 在山西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从4 个维度进行了探索:组建学习小组、阅读主题书籍、撰写学术论文、实践养成,形成了山西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路径。

3.1 组建学习小组——学生主体性学习意识初步构建

在山西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我们首先倡导和引领学生组建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小组。 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一般以10 人左右为一组,依据的主要原则是跨专业,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熟悉、协作小组成员,另一方面可以使小组成员在研究问题时,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出发,对问题进行切磋和研讨,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山西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山西传统文化中的学习任务, 在课外进行分工合作、材料收集和观点整理,制作PPT,上台与同学们分享。 学习小组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合理形成小组意见,再以小组为单位与山西传统文化的指导教师交流沟通学习的任务、主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是对学生独立、自主的肯定,同时也可以营造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 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于学生而言,他们由知识的被灌输者、被接受者自主地转换为知识的探求者、建构者,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明确构建。

3.2 阅读主题书籍——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初步形成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这句话运用到山西地域传统文化, 作为脚踏这方热土的山西人,只有了解了山西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方能唤起当代大学生对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的亲和力,产生巨大的认同感,也才能真正发挥山西传统文化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增益功能, 最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因此, 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山西传统文化全方位的认知与探索, 必须指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文本与理论书籍。 指导教师可以向学生重点推荐介绍山西传统文化重要书目:《山西历史与文化》《山西三晋文化:文化中国系列》《品读山西文化》《山西文明史》 等作品,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山西文化”主题书籍,让学生系统性地认知山西优秀传统文化, 让学习山西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学生对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知兴趣。

在阅读“山西文化”主题书籍环节,师生的共同话语有了文本的基础, 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科学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与进度,适当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位参与讨论的学生事先阅读,讨论前独立思考,通过讨论,有了思想的交锋与碰撞, 启迪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面的认识。 读书使人明智,通过读书环节,让学生读进去,进头脑,主动探知相关知识体系,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力由此初步形成。

3.3 撰写学术论文——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质性飞跃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弘扬,是创新思维的体现,也是彰显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重要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撰写山西传统文化学术小论文, 首先就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与研读山西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建构自己的认知观念与知识体系,并能够缜密地思辨与选择,提出问题,表述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也是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自主独立地运用到实践中的一次尝试,是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独立提出见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与展现的过程[3]。学术论文本身就具有“规范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等基本属性,当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地呈递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时, 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力也就发生了质性飞跃, 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能力实现了一次体验和检阅。

指导学生撰写山西传统文化的学术论文,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山西传统文化有着长达5 000 多年的历史,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这些先进的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而不枯;其敬业诚信的事业原则、崇尚忠义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些道德规范与人文精神播撒了千万里而不散, 这些精神品格使三晋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完整性、 先进性与传承性。山西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究、否定、发现、创造、创新的过程。 大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山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无形之中就已经接受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中所固有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养成。 指导学生撰写山西传统文化的学术论文, 就是启发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创新思维品质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文字的表述,以学术小论文为载体展现自己的创见,闪烁出新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持续养成,最终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质性飞跃[4]。

3.4 实践养成——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完整呈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当代大学生真正喜欢山西传统文化, 指导教师不仅要通过“组建学习小组、阅读主题书籍、撰写学术论文”等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方式开展山西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校园中营造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激发学生对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更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具体鲜活的实践载体,让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可感、可触、可见,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切身参与, 使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得以完整呈现[5]。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因其良好的人文环境,造就了许多非凡的历史人物与英雄人物,也留存有很多的文化遗迹与建筑。 这片土地, 人文荟萃,文物古迹种类众多。 在营造行动标杆过程中,我们通过“走近家乡名人,弘扬名人精神”实践活动、组织现场教学、撰写实践论文,拍摄家乡文化微电影等系列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回乡走访、参观遗址、网上搜索、查阅书刊等途径搜集资料,积极挖掘、整理和运用山西文化资源, 引导学生了解山西名人事迹、文物古迹,使山西文化可信可感,可亲可近,引导学生以勇于开拓、自强不息、诚信敬业、家国情怀的文化精神追求作为个人成才报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践行者[6]。 营造行动标杆的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寻找和探索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受, 完成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养成, 传承山西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4 结语

在山西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认知和地位, 明确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四维路径探索的实践经验说明: 山西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赖并大力挖掘的文化元素, 也是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 通过系列实践活动,营造行动标杆,大力支持学生积极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开展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认知与精神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终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完整呈现与提升,努力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魅力”融为一体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山西传统思想
我在山西等你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08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8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山西叹五更
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4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