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策略探究

2021-03-08 06:13王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发展

王罡

(安顺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来, 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成了聚集各民族团结一心,警醒各单位不忘初心的重要路径。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国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改善具备积极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研究不仅要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去粗取精,创新传承,还应明确文化发展的内在意蕴和逻辑,基于此,该文从明确方向,筑劳思想基础,文化价值,社会发展矛盾等方面展开分析, 致力于明确内在逻辑理清思路在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进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述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因文化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更具有方向性以及根本性的问题。在观点、断论以及要求方面形成了更多的战略性思想。其次文化具有较强硬的生产力, 无论农业的文化发展或工业文明的发展, 其文化产业都具备一定的文化发展内涵。 随着我国文化与经济的相融合以及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1],在文化发展中,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从农业生产来看,作为新时代当下, 农业产品的生产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是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在文化发展的不断注入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其主要针对服务人民、教育人民、贴近人民等, 使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造出以及创新出更多有利于体现文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为人民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外延

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胜利, 但是文化发展的路程中也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借助西方国家中有益于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先天资源进行完善, 从而达到中西文化互相交流。 中西交流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体进行升级, 在我国原有的文化资源发展上进行完善和补充, 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程走的长远[2]。中国的文化精神不仅不能局限于国内, 应该对外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故事和意义,使其在全球背景下,占有主体位置,同时也打造出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对外发展的同时需做到厘清中西国家文化差异, 从而在交流上达到和睦相处的意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分析

2.1 文化价值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文化作为可以提升人自身的素养、 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价值存在。换言之,文化能够通过参与主体的生活,借助各生产要素的流通实现传承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文化的承载者,同样也是文化最为基础的价值。 人格的塑造与全面性发展处于文化内涵的首要位置, 它包含了其文化在人与自然双层关系上的紧密联系。因此,这也是文化价值最为广阔的一面,不仅可以将文化融入自然、社会等方面,而且同时附加其基础与意义。

2.2 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条件

美好生活是各族人民所向往的, 其中主要体现于精神与物质层面, 然后转变成追求精神上的文化生活。 在实际的生活中, 虽然已经迈进新时代的大门, 但是我国的文化发展中的效益等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矛盾的转化虽说化解了众多难题,但是其中还有较多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总体来说,中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无论是文化发展建设,还是文化发展的结构都有着较多不合理的地方, 机制体制的优化与落实对于“发展”具备引领作用,而就文化发展而言限制其发展的机制体制并未得到实质性的优化, 同时优化后的机制体制也并未得到全面的落实, 这一问题导致文化发展停滞不前。 从而导致文化发展对人民群众分化的不均匀,达不到多方面需要[3]。因此,进一步加强和解放文化发展的生产力是当下需要做的。

2.3 文化自信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不单只是对人民, 其中还包含着国家以及政党, 文化自信是坚持发展中文化道路上的信念,坚定自身的文化去赋予文化发展的信心,使其对文化发展得到希望。 只有坚定国家共产党人与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才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迎来新时代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是整体文化发展中最为强势的基础,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大力量。只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会将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革命精神等得到传承。因此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文化自信的精神传递极为重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目标, 是推动人民群众对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发展是从一步一步建设中才能够实现的目标, 无论是旧文化还是新时代下的文化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只是纸上谈兵, 而是众多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愿望[4]。 曾经的中国因为思想、经济上的落后使得中国的大体得不到升华, 导致人民群众对建设文化强国失去信心, 而现如今我国虽然现在不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但是在共产党人与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起努力下, 已经加速进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了。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向度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需要过渡的阶段, 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方向。 想要实现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在我国的工业、 农业以及信息化技术得到优越性的发展更应该重点关注其国民素质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整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等方面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 文化的现代化不仅可以完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而且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同时,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及地位进行推进, 在不断巩固之下争取主导权和话语权, 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得到发展动力和领导, 其次文化发展应将党的指导方针作为发展理念, 并且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3.2 文化发展的大众化

何为大众化其主要是指文化发展的主体, 而文化发展的主体就是人。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一方面是为了国家、政治等方面,而另一面也就是最为主要的一面“服务人民”,保证文化强国的发展同时将人民服务当作必须完成的工作,从而得出人民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服务人民的主体结构其中包括价值主体, 价值主体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将自身手里需要的和一定非常想得到的产生联系, 两者之间发生价值利益关系, 然后通过对需要的事物研究与判断由此产生价值观。其次,人民群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推向最高处, 无论是文化的相关产品还是表演文化艺术都来自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实践, 没有人民群众奋斗的成果就不会有生活上物质文化的发展,倘若文化发展得不到物质文化的支持,就不会有文化事业与产业[5]。从而可以看出人民群众不仅文化物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且在整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占据着必要的地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是发展中最有资格的享有者。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治化

通过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得以明确,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必要程序之一, 而各项工作法制化的全面落实才能够保证人人平等。一方面,法治化的推动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事业等方面极其需要法治化的管理,法律思维与法治概念二者相融合, 通过管理手段使其文化事业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进而实现发展进程的顺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依法治国”是自我国成立就提倡的政策, 成千上万优秀的法律管理制度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极其关键的基础。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策略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 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众化, 使其文化发展加深全国人民群众对文化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问题。确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仅引领着中国共产党章程社会主义政治方面的发展, 而且在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得到其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仅对文化发展有所帮助,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它的宏观思想理念非常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无论在产业等方面,还是生产的文化产品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绝对具有权威性,因此,中国的文化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可以达到一定的化学反应, 采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发展。

4.2 坚定发展道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是驱动其迈入新时代的实践需求,其次,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道路也间接地关系到国家兴衰繁荣。因此,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兴起是发展道路中尤为关键以及不可缺失的组成内容, 为了经济基础发展与文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无缝连接, 首先务必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基础展开研究, 其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更加全面[6]。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彰显出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因此,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意也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民, 其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极为真切实际地参与着各族人民的生活。 例如:“司空见惯”“完璧归赵”等成语,极其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通过成语意义与当下生活的相融合,体现出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地方。 而新时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具有坚定的发展方向。

4.3 传承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精神

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需要坚守的精神文化,其革命文化不仅代表着不卑不亢、勇于战天斗地的精神力, 而且也昭示了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在传承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同时,首先务必要明确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历史背景, 是由成千上万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舍生取义才有了中国现如今的发展前景, 只有了解以及去体会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历史背景, 才能够更深层次地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永垂不朽的精神。 如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精神等。 无数中国人民用伟大的理想与信念使中国精神挺立至今,因此,在文化发展迈进新时代的同时,传承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是我国共产党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于心的方针。 绝不能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忘记革命历史忽视革命精神。 红色革命文化的存在不仅时刻地提醒各族人民文化的由来, 而且更加使全国人民时刻记住所深入人心的红色革命精神。

4.4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新建设的文化和多种文化进行相融合,然后共同迈入新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针对历史文化以回头看的形式进行分析然后预判未来,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使其在文化发展中达到发展效果的全方位增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只有眼前当下的发展, 而是以更为开阔的道路向外扩大,不断地进行丰富使其文化发展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只有不断拓宽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才会形成创造新时代以及不负人民的业绩。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动对于中国经济以及各族人民和文化发展事业起到了更进一步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思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确认其文化发展方向、传承我国革命文化精神,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真实融入其主体,以文化提升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 以文化产品等事业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希望该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的特色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