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新华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强,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其中沿黄城市处于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底蕴。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当前河南省沿黄城市的文化资源,分别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理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黄河文化传承和开发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河南省黄河文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河南省坐落于中国中部,是人口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又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以及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所在地,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属于河南省的“硬实力”。
而河南省的“软实力”则是来源于河南省依靠政治、文化建设形成的影响力,因此要想提高河南省的软实力,就需要从发展文化建设做起,发展全省文化创造的活力,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人们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河南省地处中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沿黄地区由于千百年来百姓在周边生产生活,形成了丰富的黄河文化,是河南省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从研究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入手,探索提升河南省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黄河流经河南省,在沿岸留下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孕育了自然文明。自三皇五帝起,中原地区就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发展,沿黄城市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商丘市、南阳市、郑州市、浚县、濮阳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有十三个王朝先后在洛阳建立都城,洛阳作为中国的都城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开封作为七朝古都,也有十分丰厚的文化积淀,开封市内的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等知名景点都保存完好,如今作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供游客参观。而且,河南省也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而闻名,在百家姓中,约有七十多个姓氏来源于河南。河南省的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便是“百家争鸣”的发源地,很多主流思想都发源于中原。除此之外,河南省孕育了传说中的神龙文化、汉字文化、农耕文化等等。“仓颉造字”的传说便是起源于河南省商丘市,甲骨文最开始发现于商朝晚期的安阳,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是河南漯河许慎所编。如此丰富的文化,使得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不断进行发掘、发展,为提升河南省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这些文化已经在河南省深深扎根,也对河南人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对提升河南人民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沿黄城市既有黄河流域的文化,又有中原自身的文化,同时作为南北交界,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自然也就会产生极为独特的地域文化。河南省在发展文化软实力时,要树立起文化自信,提炼出属于河南沿黄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比如河南地理位置特殊,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古代的牧野之战衍生出的牧野文化,到近现代的红色革命文化,都是河南省独特的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人也在这种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下,有很多震撼世人的壮举,比如盘旋在太行山上的红旗渠,就是独属于河南人的“红旗渠精神”;还有近些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河南人民表现出的“南水北调精神”,这些都是在中原大地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瑰宝,值得政府宣传和发扬。河南省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时,需要充分认识和开发目前所拥有的文化优势,并进行合理的创新,让河南省的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河南省沿黄城市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旅游资源。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南省就升起了文明的曙光,各种璀璨的文化就在河南大地上开始孕育、蓬勃发展。尤其是沿黄城市,包括夏商时期的殷墟、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隋唐时期的龙门石窟、北宋时期的古都、明清时期的古祠堂,这些都是先民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政府可以整合沿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根据各个城市的情况,塑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将具有中原地区黄河特色的文化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同时,对一些重点的景区进行鼓励和培养,深化文化内涵,扎根河南、面向世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线,形成黄河文化旅游带,结合利用整个河南省的文化品牌,将河南省历史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整体向外推广,从而获得最好的效益。
河南省沿黄城市经过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存在许多传承多年的、凝聚了广大民众智慧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只属于河南省黄河流域的精神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根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特点,积淀深厚、丰富多样,是几千年来民间智慧的结晶。河南省历史悠久,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自然也就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是目前,河南省对省内民俗文化的传承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发展力度较差。民俗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洛阳唐三彩、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闻名世界;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闻名全国;除此之外,河南省各地根据自身的地理特点,还有洛阳牡丹花会、浚县古庙会等节日民俗。这些民俗文化都是河南省的文化瑰宝,应当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需要各种丰富的内容,那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是能够有效刺激旅游热情和消费热情的。政府要在发掘各种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给予保护和资金支持,让各地的民俗文化能够充分传承和发展,一方面能够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失传,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者互相促进,推动河南省的经济和文化共同进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除了历史和民俗文化,河南省具有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内有嵩山、老君山、云台山、神农山等著名的山水景区,有三门峡、南水北调、小浪底等水利工程景区。这些景区构成了沿黄城市的生态旅游链,既有人文气息环绕,又有生态旅游的优越性,这是黄河流域城市的另外一项巨大优势。如果能够针对沿黄城市的生态文化进行发展,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河南省文化软实力。
黄河文化极为丰富,既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发展生态文化,因此政府可以将这几种文化优势结合起来,体现城市特色,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比如对开封市的文化建设,开封市具有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可以以宋文化为切入点,同时加强对清明上河园的园林建设和对城内大宋御河的内河治理,对旧城区进行改造,鼓励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发展,形成独属于开封市的宋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对一个省份的评价也从只看GDP转化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都抓的局面,因此应当结合河南省独有的黄河文化,对河南省的民俗、历史、地理文化进行发展,提升河南省人民的人文素养,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使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转变为文化资源强省,将黄河文化作为一张文化名片,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