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顺婷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三明 365004)
卓越教师,顾名思义是“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1]。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人才,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程后,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5]等文件,对新时期卓越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做出一系列安排。可见,教育部对新时代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重视。但是,我们发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程都集中在老牌本科师范院校。
2018年5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论坛”上也指出,我国一流大学参与中国的教师教育度非常低,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均未参与,这在国际上是很少见的。[6]他还指出中国底端教师教育体系处在一种不健全、不完善的状态。我国有187所师范院校,其中46所师范大学、73所本科师范学院、68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但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中,25所高校均是部属老牌师范大学,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如果仅靠老本科师范院校培育的师范生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还有383所举办师范专业的非师范院校,虽然他们没有被遴选为改革项目培育点,但是我们仍有必要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置于时代大背景下,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人才。因此,本文拟以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是其核心任务。但因办学时间短、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已过时,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培育出来的师范生普遍存在学科基础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以模块教学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长期以来,师范专业对教师技能训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往往只局限于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教材法三门教育理论课程,辅之以6周的教育实习。[7]实践证明,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使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教师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只具备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课程体系设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以及相应教育管理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核心能力及指标,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我们制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语文教学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第二课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其中,要加大力度进行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学生教师技能的基础,提高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专业见习分布在大学的每个学期,至少保证一个学期一周时间。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见习一般是到当地中小学,观摩听课,学习一线老师的课堂设计、课堂管理以及班主任工作,让学生了解熟悉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是学生专业文化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也是学生教学技能提高的重要阶段,因此时间不可少于1个学期。
课程体系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才培养,只有坚持打牢专业基础、纵向延伸专业素质、多向拓展综合素养、面向一线教学实际,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当今中小学校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相较过去的教育阶段,存在着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8]高等教育应聚焦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在国内教育界已达成广泛共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9]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束缚了当今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课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合作方式,开设网络课程,大力建设教学资源。《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就必须对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以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为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无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基础学科。这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它根据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和需要,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进行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包括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五个领域。按照传统教学论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论的发展、性质、目标等知识点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我们建设混合教学课程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应保证线上的资源建设,学校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该课程进行微课的录制和编辑,实现对课程重要知识点的讲解。线上的资源建设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在任意时间地点观看网络视频课程,提前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线上学习。线下课堂则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主讲知识点,而是解决学生线上和线下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让学生对在线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应用。这就是所谓的线下翻转。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性强的特点,最后通过学生在线教学片断试讲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
步入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比如时下流行的慕课、微课。慕课,英文简称MOOC,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性课程,是由愿意分享强调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或公益性团体发布的、分散于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开放性课程,目的是为了加快知识传播,提高学习者的效率。[10]慕课课程资源分布于互联网上,打破时空的限制,学习者的上课地点不受地域的限制。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投入一定资金购买一流大学的优质慕课课程资源,比如汉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一流大学的一流教育。这就克服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薄弱的缺点。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小视频(课例片段),与传统课堂相比,具有主题突出、问题集中、内容详实的优点,更符合教师的讲解逻辑,而且以一个仿真的“微教学资源”模拟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助于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使微课资源符合视频案例的特征。同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该课程的教学课例很适合录制微课,我们完全可以把微课作为教学资源来广泛使用。
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建设网络精品课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大力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到网络精品课程的学习中。以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例,该课程的网上精品课程有几十个,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发布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些名校把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案、参考文献等全部发布在网络上,还设立了辅导答疑网站。我们应积极向学生介绍此类可高效获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能力。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到网络精品课程的制作中,利用网络资源建设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当然,我们在教学资源建设中,也要着重开发提供学生自我学习资源的在线教学平台,逐步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革。
国内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建于20世纪末,经过十几年来“共建、调整、合作、共存”进行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实力。但是,同部属老本科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短、办学理念等相对滞后,所能获得的各级各类政策资源和扶持有限。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财政,人财物各类资源本就相对匮乏。《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也指出:要以地方政府、教育企业、高等师范院校、科研机构和中小学校五个方面协同培养的思路开展相关改革,力图构建“五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新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进一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建立长效的多方合作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应当主动与地方政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地方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地方政府可以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又如,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主要面向地方的中小学校。而当前很多地方的乡镇非常缺乏教师,但是很多老牌师范本科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并不愿意去。针对这种现象,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与政府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的公费师范生,既可以让他们毕业后免去四处求职的压力,又可以将教师资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地方本科院校要每个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到一线教师的教学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同时,应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周数、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加长学生的实习期。国外许多国家的师范生实习期为1~3年不等,部分国家的实习期更长。例如,美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堂组织、行为管理、个别化教学、教学模式”等课题,都是利用假期到当地中小学去学习如何进行上好一堂课以确保教育实习时间。我们地方本科院校还应实行导师制,开设一课双师教学模式,聘请中小学一线教师作为导师,走进大学课堂,分享教学经验。以在师范课程模块中占3学分51学时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我们可以安排高校教师上11周33学时,侧重于理论的讲授;安排一线导师上6周18学时,侧重于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后,学生的收获更大,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教学工作。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如地方教科所或者教育学院,利用汉语言文学传统学科的优势,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培育硕士点的路径,以进一步提升学校培养“卓越教师”的能力。
师资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基础和核心。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是通过专升本、合并等途径建立起来的新建院校,或因办学时间短、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或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普遍存在专业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语文教学论的师资力量十分欠缺。因此,我们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优化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新鲜血液的补充来提升传统学科的优势、促进新兴学科的生长,进而实现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最终培养出优秀而卓越的师范生。
当然,地方本科院校还应积极选派语文学科教学论教师到中小学进行挂职锻炼,让高校教师切实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准确把握当今教育实践对师范生的实际需求。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语文传统学科教学论课程普遍存在着与社会脱钩的现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实践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选派语文学科教学论教师到中小学进行挂职实践,可以让师范生的培养更接地气,更符合新时代的需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遴选优秀教师教育师资开展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了解国内外高校及专门机构的培养方案,借鉴先进国家卓越教师培养经验。
综上所述,卓越教师培养的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人才,因此学科培养的课程设计应该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以模块教学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卓越教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仅凭高校一力承担,高校还应该与地方政府和相关基础教育学校紧密联系合作,让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无缝接轨,建立完善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11]另外,还需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选派教师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师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