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玲 郭 颖 杨 娜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1300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是常用的胆总管及胰腺疾病主要诊治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虽ERCP 的创伤性小,但仍有创伤性,加上十二指肠乳头、肝胆胰管等组织的解剖结构较复杂,操作难度较高,术后仍有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等并发症发生风险[2-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是ERCP 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危及生命安全[4-5]。可见,尽早发现ERCP 术后可能的高淀粉酶血症风险因素并给予干预,对减少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观察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导致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未来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0 月—2019 年6 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ERCP 术治疗的112 例患者临床资料,112 例患者中男58 例,女54 例;年龄21~57 岁,平均(39.61±5.74)岁;体重指数17.49~22.63 kg/m2,平均(20.06±1.01)kg/m2。
纳入标准:①接受ERCP 术;②术前血淀粉酶水平正常;③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随访资料均完善。排除标准:①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②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③内窥镜检查禁忌证。
1.3.1 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判定标准 术后4 h 或术后12 h 血淀粉酶水平均高于正常上限(碘比色法≥180 U/L),且未出现腹痛及相关影像学表现。依据ERCP 术后有无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将全部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
1.3.2 基线资料调查方法 自制问卷,记录患者一般情况。①性别;②年龄;③胆总管狭窄:有腹痛、寒战、高热、间歇性黄疸等症状,间歇期逐渐缩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④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可采用胆道造影、X 线钡餐等检查确诊。
1.3.3 实验室指标检查方法 ①凝血功能:采集术后清晨空腹血3 mL,离心处理(离心速度:3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7.5 cm),离心完毕后取血浆待检。选用美思康电子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②肝功能:采集术后清晨空腹血3 mL,离心处理(离心速度: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 cm),离心完毕后取上清液待检,使用日立全自动检测仪检测谷氨酰转酞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②血脂:采集术后清晨空腹血3 mL,离心处理(离心速度:3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完毕后取上清液待检。采用迈瑞生物医疗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检验,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建立logistic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部112 例患者ERCP 术后有24 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1.43%(24/112)。
发生组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PT、GGT、TG 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ERCP 术后发生与未发生高淀粉酶血症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比较
将2.2 组间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胆总管狭窄(1=有,0=无)、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有,0=无)均为分类变量,PT、GGT、TG 均为连续变量,将ERCP术后有无发生高淀粉酶血症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憩室、高PT水平、高GGT 水平、高TG 水平均是ERCP 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OR >1,P <0.05)。见表2。
表2 ERCP 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单因素分析
将行ERCP 术患者的全部基线资料纳入,并作为自变量,将ERCP 术后有无发生高淀粉酶血症作为因变量(1=有,0=无),建立logistic 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APTT、ALT、TC 带来的影响后,有胆总管狭窄、有十二指肠乳头憩室、高PT 水平、高GGT 水平、高TG 水平均是ERCP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OR >1,P <0.05)。见表3。
表3 ERCP 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多因素分析
ERCP 术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原发病病情,但部分患者术后存在高淀粉酶血症发生风险,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甚者增加死亡风险[6]。因此,探讨分析影响ERCP 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对早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及干预极为关键。
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在13.4%~52.7%[7]。而本研究纳入的112 例行ERCP 术患者中,有24 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1.43%,在上述研究结果范围内,提示ERCP术后仍有较高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风险,早期干预尤为关键,而早期干预的合理方案制订则需要明确疾病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全部可能的因素纳入,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有胆总管狭窄、有十二指肠乳头憩室、高PT 水平、高GGT 水平、高TG 水平均是ERCP 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因素。ERCP 术中存在胆总管狭窄患者的导丝可对管壁造成摩擦性损伤,术后易发生胰液反流,从而引发高淀粉酶血症[8-10]。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可引发感染,感染后乳头出现肿大现象导致插管困难、引流不畅,并发高淀粉酶血症风险较高[11-13]。对此,建议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患者,术前应接受全身检查,并由熟练掌握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之间关系的医生进行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性[14-15]。PT 时间延长与凝血因子功能障碍、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密切相关,且急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也会带来影响[16-17]。目前临床尚无法确认ERCP 手术患者PT 时间延长的原因,具体机制较复杂。但PT 延长会引起术后出血及炎症反应,从而提高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8-19]。阻塞性黄疸、肝炎等患者中可见GGT水平明显升高[20-21]。本研究结果发现该指标为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TG 升高可引发阻塞性黄疸,加上术中对乳头解剖结构的破坏和结石嵌顿,医源性损伤风险高,极易引起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2-23]。对于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患者,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PT、GGT、TG 水平,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4-25]。
综上所述,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乳头憩室、高PT 水平、高GGT 水平、高TG 水平可能会增加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风险,临床应重视对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患者实施合理干预,可能对减少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