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的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保护利用研究

2021-03-08 03:27李天骄王兆玮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安徽建筑 2021年2期

李天骄,王兆玮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0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5年,遗产保护的重要文件《西安宣言》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进行了扩展:将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认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利用或活动,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纳入到需要保护的环境之中。该宣言的发表,反映了现在遗产保护的趋势是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之一,在对其保护的同时,需要考虑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样可以使二者的共生关系得到保护,也使遗产保护更具整体性。

本文选取兼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的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建筑空间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鼎丰真老字号旧址建筑空间、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非遗的视角对其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提出合理的方法,以期获得建筑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途径。

1 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2009年,鼎丰真的糕点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其属于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这一类。鼎丰真老字号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多次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糕点制作技艺”为主题的活动。在长春市鼎丰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官网上还有关于“鼎丰真传统元宵制作工艺”的详细介绍。鼎丰真老字号旧址是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载体,也是鼎丰真发展至今的历史见证,所以对其的保护利用具有必要性。

2 鼎丰真老字号旧址建筑空间现状分析

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过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被时代所选择而留存下来,其所依存的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该建筑还在申请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鉴于建筑的保护级别,在对建筑空间进行保护利用时应更加谨慎。所以,首先应对建筑现有的空间进行梳理,查明这些空间的保存状况,理清空间保护利用的重点所在,特别是与其所承载的非遗相关的空间应予以重点关注,这样可以为之后非遗的展示利用提供相应的空间场所。

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大马路与东四马路交叉口东北角处,始建于1937年。2002年,其被公布为长春市文物保护单位。鼎丰真老字号旧址建筑包括三栋建筑:最南端的建筑为主体建筑,地上三层,临街建造,现为鼎丰真老字号四马路店所使用;最北端的建筑砖墙裸露,保存状况较差,现未被使用;中间的建筑状况良好,现为零售商使用。由旧址主体建筑的一层平面图可以看出:建筑整体为L型平面布局,主入口设在两条街道的交汇处,顾客可以由西门和南门进入该建筑,建筑一层由西至东分别为销售空间、加工空间和接待空间(如下图所示)。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主体建筑一层,一直为鼎丰真老字号所使用,为商业空间;二、三层原为居住空间,原是商住结合的一栋建筑。

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一层平面空间分析图

通过对建筑现有空间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主体建筑首层空间布局不规则,剩余边角空间较多;空间功能较为商业化,以生产销售为主,缺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展示、体验等空间。该建筑之所以存在空间缺失的问题,是因为该建筑的空间布置是当时生产生活模式的反映,主要为偏功能性的使用空间。在当时,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存在,还并没有成为遗产,所以该建筑也就没有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空间的设置。空间缺失会造成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的部分缺失。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可以在建筑中适当位置增加与非遗相关的展示、文创销售等空间,同时考虑新增空间与旧有空间、与周边环境等的联系,这样既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

3 鼎丰真老字号旧址建筑空间保护利用方法

非遗视角下的建筑空间保护利用既要考虑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又要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保护利用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相较于非物质文化视角更注重对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及活态化传承,是对过去的非物质文化的良好继承。结合上述分析及企业对建筑的使用需求,综合考虑鼎丰真非遗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现提出以下保护利用方法:①在保留原有主要使用空间,即销售空间、部分加工空间不变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植入、置换处理,整合现有平铺式的货架陈列方式,结合利用剩余边角空间,在其中穿插设置活动式非遗文化展示墙,植入与非遗相关的文化展示节点空间,使空间利用尽可能最大化;②将西侧接待空间置换为展示、餐饮空间,将接待空间移至建筑二层,并在空间中放置可供顾客休憩的桌椅,设置与非遗相关的展示墙、柜等装置,以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来吸引其对非遗的注意,同时使非遗文化氛围更加突出。

此外,可以根据条件对部分加工空间进行空间置换,将原有承载传统技艺的空间转换为展示空间。鼎丰真老字号旧址受原来生产模式的影响为典型的前店后坊的空间布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鼎丰真老字号的生产、销售等模式发生了改变:在全市开设多家分店;拥有了生产工厂,提供全市分店的送货供货服务,虽仍保留部分现场加工的产品,但其不再以原来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为主,所以旧址遗留的原来小型的加工空间,可部分划为非遗传统技艺的展示参观空间,既保留当时的空间场景,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空间需求。

在从非遗的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保护利用设计时,保护主体往往是从由外向内的视角对所要保护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观察理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则是最了解其所要传承的非遗实质和内涵的主体,可以认为其是由内向外对非遗进行认知。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特定的传承人,在对加工空间进行空间置换时,可向其咨询鼎丰真制作技艺的大致流程,以确定保留的部分加工空间的尺度,从而便于确定置换后的展示空间尺度问题。转换角度进行较为综合地分析,设身处地地考虑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上,有利于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性陈列展示设计。文化遗产的完整呈现,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促进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建筑空间进行解析,使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更具文化意义。鼎丰真老字号旧址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典型案例,通过对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相结合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为类似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途径。

4 结语

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遗共有的特点:人传人、记载少和无形性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物质化转译则使建筑空间成为其物质性载体之一。空间物质化转译主要表现在建筑的空间布局、空间氛围营造和空间的展陈布置等方面。鼎丰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可以使旧址建筑空间更具特色,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则有利于鼎丰真非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