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念和专业教育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向社会综合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将规划专业教育前置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从2013年开始,我校在新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规划初步课程,2018年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中,将城乡规划初步课程定位为“基于基本技能训练和城市认知”的基础教育,并再次增加学时扩展为两次课程。
城市认知教学属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以下简称《专业规范》)三大教学内容之一,是专业实践部分的第一部分认识调研。
2020年春季因疫情影响采取线上教学方式,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与方式,由实地调查转变为线上跟踪访谈调查,借助他人视角进行城市认知实践。课程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意外收获,对线上教学及后续城市认知教学均有一定的启发。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处于专业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单纯,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对校园之外的生活知之甚少。随着前些年各地大学城的兴建,很多大学生即使进入大学以后也与真正的城市生活脱节。而网络时代丰富且具有诱惑力的线上生活,进一步限制了大学生认识城市、感受社会的机会。
从传统的基础教育来看,启蒙与相关训练均围绕建筑单体展开,注重建筑空间与造型的学习而缺少环境与场所的整合设计基本训练,这对后期进行空间关系更为复杂的大尺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习非常不利。我校课程改革期望通过在基础教育中以城乡规划初步课程为载体,尽快导入规划思维培养,并强调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的感性认知。
《专业规范》中认识调研实践领域包括住区认识调查、社会调查、城乡认识调查、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研四个认知教学单元。我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实践与认知调研的重要性,将以上设计单元分别落实到相应课程(图1),实现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教学过程。其中城乡认识调研单元由城乡规划初步课程承担,城乡规划初步课程由I、II两部分组成,分别安排在大二第一、二学期。
图1 《专业规范》认识调研领域教学内容在我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安排
2.2.1 教学目的与实现路径
我校城乡规划初步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两个部分。
基本技能训练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城市空间中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的综合表达技能。专业素质培养则通过对特定城市空间的考察、测绘、分析与再创造,理解城市空间并感受社会生活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实现由观察感受、认识理解、分析评价的渐进式学习过程并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价值观。在教学实现路径上,以城市认知调研为方法,以绘图或模型表达为工具,实现提升表达技能、建立城市认知模型和培养规划思维方式的启蒙教育。
2.2.2 教学内容安排及线上认知教学实践
就空间认知的具体途径来说,可分为“体验式空间认知”与“建构式空间认知”。前者是指直接通过身体感官所获得的城市空间经验的过程;而后者则是指通过对间接信息的阅读、处理与整合而获得城市空间经验的过程。在实际空间认知过程中,两者通常交叉进行,共同促成主体对于客体城市空间的认知过程。本课程则采用了“建构式空间认知”方式开展认知实践。
课程首先安排了2学时的讨论课,引导学生回忆自我经历中“满意和不满意”的城市空间,师生、同学之间互相分享彼此经历,以建立起人与城市空间的直观联系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题阶段排除了个别主要在室内活动极少接触城市外部空间的观察对象,例如吃住在员工宿舍的酒店服务员,然后展开初步调查并由学生汇报被观察者一日活动轨迹及空间感受。在此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只是记录活动轨迹,对城市空间缺少关注,题目难以深化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借助集体汇报的分享作用,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启发。针对个别对题目理解不到位的学生,教师单独进行辅导帮助其深化调查提纲。第三步,汇总初步调查中关于“空间感受与评价”的相关结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例如是否有行道树带来的环境舒适性差异,到达公交站牌直线距离近而实际闭合距离非常远带来的不便等(图2)。通过集体汇报分享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调查、细化空间分析。
图2 直线离很短但实际过街距离太长的非人性化交通设计被多个被采访者吐槽,让师生都印象深刻并引以为戒(图片来源:曹梦圆、孟丽杰同学的作业)
然后根据反馈展开第二次调查并集中汇报。通过汇报来看,成果中提到的空间节点及个人感受与评价明显增多并且更加具体化。最后由学生整理调查资料编制图示化报告。
通过“调查—反馈—再调查”的教学步骤,借助被观察对象的“他人”视角,学生对基于人性化需求的城市空间认知逐渐深化,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最后针对各空间节点进行了非常具体而细节的描述和客观评价,并用文字、照片、手绘图纸、短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表达。这次教学创新实践突破客观限制,完成了城市认知和绘图技能的主要学习目标,除此之外,还有些意外收获。
①在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提出解决思路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初步训练。例如帮助家长接送弟弟上学放学的同学敏锐地观察到隔离设施上总是有人坐着小憩,提出街道也是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应该在规划中设置一些座椅。
图3 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物理隔离设施是步行安全的重要保,街道也是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图片来源:王文菲同学的作业)
②“他”视角认知方式从年龄、职业、性别各个角度丰富了城市认知的视角,无形中对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全龄友好”观点进行了一次启发教学。学生感受到了不同人群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图4、图5),相对抽象的理论讲授,学生自发萌发了以人为本的规划价值观;
图4 视觉效果好的人行道铺砖,并不适合婴儿推车的行驶(图片来源:王文菲同学的作业)
图5 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观察者表示:虽然学校都有专门的运动场,除了打篮球的男生,很少有人专门去运动,大家更希望能在避开机动车、避开上下课高峰人流的地方建设一条跑步漫道,串联各个宿舍楼,跑步健身随时可以开始,并可以带动“沿线”其他同学加入(图片来源:石晶同学的作业)
③通过建立起人的社会属性与空间的联系,学生认知范围从物质空间向城市社会拓展。规划教育中,空间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形态方面,只注重视觉艺术层面的空间,应对“空间”的属性进行充分的挖掘。此次认知调研还引发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自发思考。例如:在对消闲场所的需求中引发了关于“消费城市”的讨论,调查孕妇的同学,在报告中探讨了生育后女性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调查拆迁户青年的同学在作业中思考了关于城市发展过程中拆二代的未来发展问题。
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根本的目的是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及实施公共政策的平台来解决城市问题,协调各类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城市规划社会调查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建构了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沟通桥梁,并进一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规划的成败和实效。
细部的空间最真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只有敏感且善于观察、真实体验过的人才能捕捉到这些细节并反馈于设计之中。“对都市生活的真相的挖掘就来源于这些体验,比如城市交通、停车情况、城市的变化及土地经济等等。”
课程从基础教育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并使用“认识与调研”这一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工具。这次的“他”视角认知调研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把别人的感受转移到学生这里,弥补了学生因经历不足对城市空间与生活认知的局限性。相比阅读、理论讲授等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后续教学中的认识调研积累了经验。
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发现,由于缺乏现场感受,学生普遍对空间评价分析及改进的思考不够深入。“体验式空间认知”与“建构式空间认知”为我们提供了两种观察城市的基本方法,两种认知既是人们获取日常城市生活经验的手段,也是人们与场所建立情感纽带的过程。现场调查在具体空间节点上的感性认知和深度分析上更有优势,线上调查则长于时间线上的延续性和活动轨迹的完整性分析。在以后的常态化的教学中,现场调查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线上调查亦可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