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摘 要】临夏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其中雕刻葫芦艺术可以扩展到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让中小学学生对本土文化有很好的了解,进而产生民族自豪之情,还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雕刻葫芦艺术;中小学美术;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6-0149-02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ving Gourd in Art Teaching in Linxia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 The Third Middle School of Linxia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ZHU Hui
【Abstract】Linxia has a wealth of folk art resources, among which the art of carving gourd can be extended to art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Folk art is conduciv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llowing prim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local culture, thereby generating national pride, and improving the aesthetic and creative abilities of prim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Carving gourd art; Primary and high school art; Education;Inherit
一、臨夏民间雕刻葫芦艺术概述
临夏历史文化悠久,唐蕃古道、甘川通衢在这里交错延伸,中原农耕文化和西北游牧文化在这里深度融合,众多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民间美术资源禀赋独特,其中雕刻葫芦堪称“临夏一绝”。雕刻葫芦主要种类有大葫芦、鸡蛋葫芦、疙瘩葫芦、腰葫芦(蚂蚁葫芦)、扁圆葫芦、长颈葫芦等。据说,雕刻葫芦最初是由民间艺人在葫芦上走刀划针,随意地刻画出一些虫鱼鸟兽,作为观赏。后来,随着艺人的不断摸索和探究,使雕刻葫芦技艺有了提高,形成了专门的雕刻葫芦艺术。而这些艺人以自己奇妙的构思、娴熟的刀法,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并配以诗文书法,在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2005年12月成立了临夏州葫芦艺术协会,协会成立之后立即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开展了雕刻葫芦艺术培训、研讨、宣传等活动,为临夏葫芦雕刻艺术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06年,临夏雕刻葫芦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缺乏品牌意识,雕刻人员少,高水准的艺人更少,导致缺少精品雕刻葫芦作品、雕刻葫芦作品样式单一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临夏雕刻葫芦艺术的发展,因此在临夏中小学美术课堂开展雕刻葫芦艺术教学显得尤为重。
二、临夏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雕刻葫芦艺术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临夏雕刻葫芦艺术就是临夏劳动人民在从事劳动生产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而来的。葫芦初期作为生活用具,往后慢慢演变为工艺摆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民间工艺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演化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不同的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本地区独居风格的审美风格,并不断完善代代相传,这些特点也恰好在雕刻葫芦艺术作品上呈现出来,表现出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另外,临夏雕刻葫芦艺术在马耀良老先生的带领下也继承、弘扬了临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这样看来,它还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临夏人历来就有种植、培育葫芦的习俗,这也为普及雕刻葫芦技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社会步入多元化时代,现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工智能的普及推广之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与欧美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民间文化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更有甚者出现了失传和断代的情况(如:河州钉碗技艺、打土坯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防止雕刻葫芦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出现失传和断代的现象发生,在临夏地区以中小学美术课堂为平台,适时引入雕刻葫芦艺术教学显得颇为重要,因为这样不但能更好地传承这项优秀的民间传统技艺,还能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雕刻葫芦艺术在临夏中小学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1.重视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适时将雕刻葫芦艺术引入临夏中小学美术课堂。《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现行美术教科书通常在内容的选择上侧重于专家筛选的中外大师作品来熏陶感染学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家乡身边的民间艺术,例如教科书上要介绍雕塑作品时,你会马上想起《思想者》《断臂的维纳斯》等,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身边的《黄河母亲》,被忽视的原因就是没有进入教科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雕刻葫芦艺术更是如此,许多外来游客来到临夏首次接触到精品雕刻葫芦艺术,都被高超的雕刻技艺、精美的画面布局(如《八十七神仙卷》《饮中八仙》等)深深折服。临夏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西部重镇,拥有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而最具代表性的雕刻葫芦目前在艺术上并不出类拔萃,但雕刻葫芦所呈现出的是临夏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更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技能学习,潜移默化地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
雕刻葫芦艺术是临夏州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现在各种时尚文化的冲击,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手工雕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有被工厂机器生产取而代之的趋势,加上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产生审美疲劳,或多或少存在抵触传统民间美术的思潮。的确雕刻葫芦作品中有些题材、元素已经不合时代审美标准,但精品雕刻葫芦更是靠雕刻艺人一针一线、一点一划精雕细刻而成的,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是机器雕刻望尘莫及的,实践证明手工雕刻有自身独特的情感魅力。因此在我们临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适当引入地方非遗文化——“雕刻葫芦”,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美术课堂教学中突出临夏雕刻葫芦艺术文化内涵的讲解。《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将美术教学的性质定性为人文性质,它将美术课程从技能学习的层面提升到了文化层面。学生通过学习当地民间雕刻葫芦艺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化资源,也有利于雕刻葫芦技艺的开发和传承。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雕刻葫芦文化时,应将重点放在如何赏析一件艺术作品上,包括雕刻艺人的介绍及现阶段雕刻葫芦艺术发展的整体状况;在讲解雕刻葫芦艺术语言时,从雕刻艺人的立意、构思、刻法、材质等方面解读;为理解雕刻葫芦的独特性,还可将同一题材与临夏当地砖雕、蛋雕作品作对比。例如在展示马世贤创作的《神奇的临夏》这一雕刻葫芦作品时,首先介绍马世贤从艺简介,接着师生赏析整个画面采用散点透视展现的临夏元素,整个作品渗透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把玩《神奇的临夏》加深了认识临夏的记忆。因此在“欣赏、评述”雕刻葫芦艺术时,就要了解临夏当地文化、宗教、风俗等知识,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临夏雕刻葫芦的趣味性,同时还填补了美术课程的综合性。
3.完善雕刻葫芦艺术教育理论,多方培养、引进雕刻葫芦专业人才。雕刻葫芦在临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对本地雕刻葫芦做认真调查研究,就可以开发为美术课程资源,最终整理成为可供临夏中小学使用的校本教材。现在临夏许多学校都配有乡村少年宫,美术教师可充分利用少年宫资源开展雕刻葫芦艺术培训,培训内容侧重点应放在雕刻葫芦艺术欣赏和理论知识方面,雕刻技能由教师演示或邀请临夏當地葫芦雕刻艺人进行展示,兴趣高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练习。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期末考评少年宫辅导工作时,一定要重视辅导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设计等环节的考核,一味追求学生雕刻作品就显得本末倒置了。毕竟从学生的年龄和培训的目标来看,重在普及宣传雕刻葫芦艺术,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雕刻葫芦艺术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四、结语
雕刻葫芦艺术融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是临夏各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名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更要为雕刻葫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贡献毕生的力量,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番创新,一次发展,让我们在广大青少年的共同努力下把临夏雕刻葫芦艺术发扬光大。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临夏民族地区雕刻葫芦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可行性探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40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肖川.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1.
[2]教育部. 美术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