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康燕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实施,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学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社会的发展,进而弘扬乡土文化,让康县乡土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现将我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利条件及意义做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5-0079-02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Local Culture and It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 A Case Study of Chengguan No.1 Primary School of Kang Country
(Chengguan No.1 Primary School of Kang County,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HUANG Kangyan
【Abstract】With our country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uncessingly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chool development.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ultivat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improve,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n promote the local culture, so that the Kangxian local culture can be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now I will make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our school's native culture.
【Keywords】Local cultur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aning
一、现状分析
(一)地理位置独特,文化资源丰富
我们的家乡康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气候湿润,环境优美,不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可考的 “康北茶马古道”古代商事文化和氐羌部落文化,更有全国唯一的“康南女娶男嫁”的婚姻文化等。自20世纪20年代末,我县部分文化学者和教师整理出了《木笼歌》《锣鼓草》《康县民间唱书》等民间音乐读本,拍摄了大量的农村庙会、社火、羊皮扇鼓表演等视频,制作了我县对外宣传片,包括康县特产、旅游景点、美丽乡村、民风习俗等主题。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一切为我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乡土文化基础薄弱,与学习难以相得益彰
一个人的成长,与他的童年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我校提出的“智慧人生,幸福之路”,培养“具有山一样坚实厚重,水一样灵动包容的幸福少年”育人远景目标, 就要靠富有浓厚的“家乡味”“乡土情”的校本课程来实现。
我校之前开发了校本课程《康县风光》(有文本),在学校校本课程品牌“幸福大课堂”中开设了《棒棒鞭》和《康县饮食之面茶》(只有课程方案)等。但相比较课程要求的严谨性、科学性、知识性都比较零散,尤其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不到位,只管开,不管评,缺少系统的评价制度。我校大部分土生土长的小学生,对家乡的乡土文化了解很少。例如,家乡的美食罐罐茶,大部分小学生只知道是康县当地的一种美食,对它所需材料、制作过程等知之甚少;每天都在跳和唱的省级非遗项目“棒棒鞭”,但对这项活动背后的故事不甚了解等。
二、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及情感的培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你身处何地,作为土生土长的家乡人,我们不能忘了根,忘了本,应该把优秀的乡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家乡的发展是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苦心经营,努力奋斗出来的。家乡人民过得好与不好,经济发展如何,人们的生活水平怎样,环境是否优美等,仅靠课堂上教师讲解、传授,并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认识到、感受到。借助校本课程开放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園,亲近乡土,心系乡情,了解家乡,长大后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这也再次体现了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2.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外面的世界,很难长时间专注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听讲,而校本课程正是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需求开设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在贴近学生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基础课程所代替不了的优势。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参观、访问、查找、实地考察、动手制作等,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际能力,合作探究创新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了综合能力。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
校本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开发者,更是学生的合作者,需要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实践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当中一个人单打独斗,一味地给学生讲解传授一种课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另外校本课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过程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认识理解、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同,这些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及时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汲取新的营养,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方能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向合理,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在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目标政策下,每所学校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本着为学校、为学生、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宗旨,都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可以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扩大招生资源,扩充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当地的乡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本地的情况来看,有很多传统文化遗产与年轻人一代的生活相隔甚远。比如有名的“茶马古道”,婚姻习俗方面的“男嫁女娶”,饮食罐罐茶的由来,枫杨传说,《木笼歌》《康南锣鼓草》等民歌,孩子们了解的少之甚少。如果把这些内容纳入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在实施的过程中讲解给学生,甚至抓住机会,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这样就会大大地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幸福感、亲近感、归属感,让乡土文化在他们心中扎下深深的根,与自己的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建设家乡,进而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
(五)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可以促进同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现在各省、市、县都提倡学校之间互帮互扶。当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时,既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又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更能从对方那里汲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独具的办学特色,从而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共赢的教育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2.可以引起家长、社区对学校的支持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们美好的将来。把孩子们教育成既高分又高能的人才。开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可以充分活跃家长的参与感,社区的支持,使家长、社区全力以赴配合学校工作,给相关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利信息,丰富内容,提出修正意见,从而使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趋向全面,完善。
三、结语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多方合力,共同参与,共同开发。让乡土文化植根在学生心中,使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从而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康县乡土文化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47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梁启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人文历史资源为例[J].中外交流,2019(46).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與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永康,郭博,话说康县[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7.
[4]韦雪美.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魅力中国,2020(12).
[5]梁华英.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设计[J].神州,2020(07).
(责编 张 欣)
197150052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