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莉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延续党和国家的文化命脉。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起到带头示范和正向引导的作用,尤其是肩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任务的语文教师,更要积极开发“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的课程资源,坚持以文化人。文章主要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现状,探究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应用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操作,旨在推动语文课程资源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家国认同感。
中央宣传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五年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多渠道开发“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资源,便能够更好地将语文课中的知识点与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神深度结合,同时也可以不断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基于此,教育工作者需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根据语文教学特点,立足学生的客观学习情况,将传统教学与新开发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为具体实践提供可操作路径。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如教材:大学语文教学没有规定统一的教学文本,不同高校会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教师教学情况选取不同的教材。再如校园实践活动:学校内举办的各种文化讲座、各类学习竞赛,学生自行组织的不同社团等。还有以网络为主的传媒类: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供学生汲取。
当下,语文教学观念常局限于传统课程资源,教材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教师也大多没有创新和开发利用新课程资源的理念,导致学生学习语文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了忽视语文学习的现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应地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语文课程资源,许多教师由于对信息技术的不熟悉,也没有勇气去尝试和学习,导致浪费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此外,部分语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只是注重开发教材的资源,而忽视了校园外的其他辅助资源。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采用旧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框架,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要求教育教学,在课上讲解课文内容,课下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作业,从而忽略了中华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就使得学生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群体仅仅只是会背古诗词、了解一些历史人物,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并未深刻认知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无法推动中国故事的讲述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有的语文教材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教材所选择素材没有重点,篇目繁多,文体复杂。不同的语文教师,其专业知识程度不同,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同,有时候甚至会把语文课单独开设成为阅读理解课和历史课。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选取素材也只是简单地搬动,完全没有其个人的理解;而有些学校过分注重简单素材的讲解,其课外补充教学资源仅仅是传统课程教学的视频再现。
大多语文教师是招聘成功后直接上岗,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经验,以及跟着资历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但这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就日益演变为根据教学大纲,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反复对教学素材解读,枯燥且乏味。长此以往,则导致学生上课没兴趣,教师教学没动力,这样恶性循环的过程并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对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如果没有深刻认识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就不利于语文学科的多元化发展。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开发“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语文课程资源,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基于语文教材内容,挖掘优秀中华文化内涵,吸收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需要通过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补充教学内容以及更新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真正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乐趣,进而成长为有担当的综合性人才。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手段,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能够把文本知识与相关联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深化知识,最终真正使“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教师要在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文本、视频、图片等素材深入、细腻地挖掘该堂课程中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带着学生走入中华文化的情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精髓,体会其中的启迪价值,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也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获取“无限”的课堂知识和中华文化。
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在此阶段对教学文本知识和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在指导学习与感悟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时,教师要采取“鼓励式”教学,帮助学生制定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从而推动该层次学生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在指导学习与感悟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时,教师就要多关心和帮助,让该层次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和中华文化时,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新时代下,学校应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校园设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地,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讲述中国故事”“传承的力量”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社团,并倡导在线上开展“网络中国节”等网络文化活动,推出一批传统节日动漫、Flash动画等网络文化产品,也有助于高校师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中,秉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理念以及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蕴,是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导向,是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和中华文化的兴趣、培养人文素养乃至综合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社会功能性,在传授学生丰富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输送高素养、专业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