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团学工作推动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1-03-07 20:52:37戴英秀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团学医学院校医学生

戴英秀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要加大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力度,将思政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1]肯定了高校团学工作在推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团学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新思想更有效地融入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之中。

一、团学工作在推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

团学工作是构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主阵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医学院校“大思政”格局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课堂,团学活动更具吸引力,它能以多样化形式吸引广大医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医学生思想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此外,团学活动能以基层团支部为载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通过开展理论宣讲、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激发团支部活力,为青年团员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

(二)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

团学工作所渗透的思政教育内容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开展相应主题的团学活动,如开展红歌赛、党史竞赛等爱国主题活动,厚植医学生爱国情怀;开展医师节、护士节、敬佑“大体老师”等医学特色活动,增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此外,可以面向不同活动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团学活动,如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医学生,开展助学金贷款、手拉手帮扶、励志榜样等资助主题活动,帮助医学生树立自信心,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寻求成功的有效渠道;面向毕业生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求职技巧等就业主题活动,帮助医学生提升求职技能,做好毕业准备,实现由学校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三)增强思政教育实践性

团学活动有助于拓宽思政教育的实践渠道,为医学生提供实践服务平台。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专业的后备军,日后要面对病人、服务社会,其社会服务意识对医学生成长教育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团学活动能有效建立起医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通过暑期“三下乡”、医疗卫生宣讲、导诊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医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过渡平台,引导医学生走入社区、走进社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医学院校团学工作推动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医学生群体特殊性,团学活动受限

相对于综合类院校,医学院校学科类型设置均为医学类,专业方向性强, 医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不同于其他学科类的学生,他们学制时间长、专业性强、课业负担重,就业面窄也使医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他们不仅注重理论学习,也十分注重技能提升。由于医学院校专业性强,医学生往往只对专业相关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职业倾向明显,但政治意识较淡薄,不注重对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提升,以致团学活动开展方向受限,医学生也失去很多锻炼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二)缺乏整体性,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当前高校团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繁多,但在整个团学工作规划中往往缺乏系统性,碎片化普遍,活动主题不明确,甚至为应付不同的工作目标要求,使用一些通用性主题,活动开展缺乏品牌特色。零散的团学活动前后缺乏关联性和继承性,不仅难以实现思政教育的长远影响力,而且学生在繁多的活动中容易丧失积极性。此外,相较于普通高校,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学制较长、学习阶段分段而治的教育模式,如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经历基础理论课学习、教学医院学习、生产见习、临床实习等多个学习阶段,因临床实践需要,往往分散到不同的学习地点,容易出现思政教育阶段断层,难以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三)迎合学生喜好,丧失精神文化内涵

有些高校的团学活动重形式而轻内涵,为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内容和形式上过分迎合学生喜好,丧失活动本身所承载的思政教育意义。而且有些团学活动由学生干部构思策划,大多停留于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娱乐层面,很少深入到对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层面的教育,若缺乏有效指导,学生难以在团学活动中体会其内在精神文化内涵。此外,因多数团学活动与学生考核、评优挂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免存在功利心态,以任务式完成,违背活动初衷,忽视团学活动实质性的精神渗透。

(四)内容形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面对新时期的医学人才观和新时代对医务工作者的新要求,传统的团学活动需与时俱进创新活动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当前高校团学活动虽开展数量多,但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医学生易丧失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似的团学活动开展次数频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同小异,如一些文体表演、歌唱比赛等,若适当开展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艺术修养,但过多地开展同类型活动不仅会令医学生产生厌烦和疲惫感,还会将文艺活动当成一种娱乐;二是部分团学活动过于严肃,气氛沉闷。如一些思政教育类讲座,主讲都是有水平的思想政治研究者,但由于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相对薄弱,这些讲座对于他们来说,思想素质要求偏向形式化,使得思政教育难以通过这种类型的活动有效地展开[2]。

三、医学院校团学工作推动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医学院校团学工作在推动思政教育中具有增强其针对性、实践性、扩大教育影响力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团学工作存在的困境,我们应结合新时代背景积极探索解决路径,促进团学工作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推动。

(一)构建整体性长效育人体系

为进一步实现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长远影响,团学工作应注重整体性规划,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团学工作安排,针对团学活动的零散化、碎片化问题,构建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抓牢团学工作的整体思政育人方向。通过不断提升团学活动的品牌效应,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以坚持每年定期举办、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结合院校或专业特色创建项目式活动等方式,构建团学活动的长效育人体系。面对医学生学习阶段分段而治的教育模式,医学院校应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形成不同阶段思政教育统一机制,保障团学育人的全过程参与。医学院校团学工作应结合医学生专业和心理特点,创新工作思路,与医学实践有机融合,如以医学生实习为契机,在当地医院开展义诊、导诊、医务志愿者等医学实践活动,在团学活动中融入医学专业成分,使医学生能学以致用,促进医学实践与团学工作的有效融合,打造品牌活动,实现长效协同发展,使思政育人效果更深入人心。

(二)以新媒体创新团学活动形式

团学工作应立足于学生成长规律,积极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抓住医学生与新媒体间的结合点,突破传统思政的局限性,充分运用网络思政平台,使团学工作活起来,更具时代感和创新力。通过微信、QQ、抖音等医学生偏好的宣传交流平台,拓宽宣传渠道,把握思政宣传主阵地,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新时代医学院校可结合医学生专业特色,以红医“云”课堂、医学生漫画、线上义诊面对面等特色团学活动,打造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医学生职业信念和良好医德的培养,使团学工作走在网络思政的前沿。

(三)注重把握精神文化内涵

精神内涵是团学活动的灵魂,团学工作的开展应注重活动精神实质的渗透,通过实践调研、辩论、话题讨论等形式增强活动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感,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团学活动的思政实效。此外,创新团学培训学习模式,通过提高团课、团学培训、主题团日活动的质量,从思想上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体会团学活动对自身的发展意义和价值提升,淡化学生的功利心态。通过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医学生在假期积极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投身基层志愿服务,增强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四)打造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是开展团学活动的有力抓手,是直接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榜样力量[3]。面对新时代下医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医学院校团学干部应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了提升自身政治思想素质外,还应通过团学活动实践平台加强锻炼,不断提升组织、管理、协调等各方面能力,发挥积极的榜样引领作用。新时代团学活动紧密结合“互联网+”的工作渠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活动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为学生干部搭建更多综合实践锻炼平台的同时,也对他们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团组织可以通过“青马工程”、专题理论学习、团干培训班等方式为团学干部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实现在管理和服务中育人,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

(五)建立有效的团学评价反馈机制

当前高校团学工作注重活动形式和教育内容方面的突破,却往往忽视学生对教育效果的评价环节,缺乏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思政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学生对团学思政教育的评价反馈,不仅可以反映某项活动的思政教育效果,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和接受度,为后续团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可以通过活动评分表、开放意见箱、问卷调查等形式,实现学生对团学工作教育效果的评价反馈,还可以采用动态的评价反馈机制,持续追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过程,形成对团学工作的系统化反馈,为进一步开展思政教育指明方向,促进团学工作更有效地推动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

猜你喜欢
团学医学院校医学生
“三全育人”背景下团学组织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科学咨询(2021年14期)2021-12-30 08:52:45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高校创新性团学干部培养探索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10:58:40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团学组织建设创新性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研究
教育与职业(2014年5期)2014-04-17 08: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