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特点及现实启示

2021-03-07 22:32杨怡莹薛忠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史马克思主义党员

杨怡莹,薛忠义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延安时期是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走向成熟的关键期。考察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全党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式及特点,在端正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员干部党史理论修养、凝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在总结这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对于持续深化推进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式

延安时期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党的相关理论、主持编写党史文献资料作为党内集中教育的素材、筹办党报刊物引导宣传党的思想舆论、开创整风运动思想建设新形式的途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史理论的学习。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党的相关理论

延安时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重视下相继创办了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党校为代表的30多所干部学校,延安成为青年纷纷聚集的革命熔炉。毛泽东作为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首先规定了学校办学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要求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慎重选择教授人才,科学规范了各军政学校教学,课程设置几乎都含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毛泽东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心教材”,他认为这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型教材,共产党人必须认真研究其中的方法和精髓。为了深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改变过去以往孤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状,毛泽东将马列学院改组为研究院,强调将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如政治、党务动态等相结合学习理论,经过实践调查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央还成立了延安马列学院翻译部,将马列著作用中国式的理论语言进行转述,便于党员认识吸收。其间,毛泽东负责了党校的两次改组,在毛泽东看来党校的主要任务应该以搞党务为重心,偏重讲党的理论与党的历史,但是实际教学效果不符合预期,例如党校中由柯柏年和范文澜分别主讲的西方史和中国通史,两门课脱离实际情况,学生不易理解,为了将党员干部的思想打通,首先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教育。在1942年2月的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要求停止过去所定课程,提出党校课程总课题为党的路线,本年内学习的主要任务则是围绕党的路线开展。中央党校选取的教材和设置的课程中新增了中国问题,并且进行了适当顺序调整,党内教育和中国问题占比较大。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帮助在延安学习的党员们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情况,并且对中国革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逐步加深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段苏权将军回忆在马列学院的学习时说:“入学一年零一个月中,我共读了34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央有关文件,为我今后继续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1]221段苏权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总体而言,毛泽东对学校教育的目标、形式、内容等关键事宜指明了方向,对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起了决定作用,提升了党员的基本理论修养。

(二)主持编写党史文献资料作为党内集中教育的素材

为了将丰富的革命历史经验系统化,毛泽东对党史材料编写工作倾注了很多心血,据斯诺回忆毛泽东的文章大多是夜里完成的。从毛泽东主持编写的党史文献篇目来看,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哲学、军事,他十分重视通过党的文献武装党员思想,重视积累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经验,众多重要著作阐明了党的纲领、方针及中国革命道路等关键问题,其中毛泽东亲自编写的《六大以来》,围绕六大以来党的路线及政策在各个领域的斗争状况,集中阐述了“左”右倾路线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突出了全面抗战和统一战线政策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性,问题集中,对比鲜明。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满足党员的学习需求,将党的早期领导人署名的文章汇编成《六大以前》,这部著作对党的历史系统自觉地进行了总结,成为有代表性的中共历史文献汇编,以散页的形式发给延安的高级干部学习研究,为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学习资源,其中许多重要篇目为之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奠定了充足的资料储备,促使党的文献事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密相连。

(三)筹办党报刊物引导宣传党的思想舆论

毛泽东基于对中国革命现实的考量,将党报刊物作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求刊物宣传内容符合党的路线政策,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实际,使得党报使命与党的使命有机统一,党报强有力的政治性主张成为反映和指导革命工作的武器,积极传播了党的路线和政策。期间主要党内刊物有《新中华报》《共产党人》《解放日报》。《新中华报》于1937年1月创刊,1941年5月停刊,共230期,1941年5月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放日报》。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创刊,1941年8月终止,共19期,该刊物以党的建设为重要内容,中央宣传教育曾将其发表的重要文章指定为干部政策的教育材料,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通过论述党十八年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第一次完整地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为加强党的建设,夺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明确了方向。由于党内“左”的思想苗头出现,根据地报纸上的宣传报道脱离了党的方针,为了统一党的领导,《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正式创刊。毛泽东在《解放日报》发刊词上清楚地表明共产党的使命是“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2]352,明确党报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以贯彻党的政策与反映群众活动的内容为主,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用通俗的语言教育开阔人民的眼界,启发引导人民的觉悟,讴歌根据地军民英勇牺牲精神,振奋军民的战斗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党性的机关报。毛泽东对党报任务、内容的宏观指导,党报党刊的文风坚持“体现党性、密切地与群众联系、洋溢着战斗性”三个原则,将党的政治宣传与普及文化有机结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战斗作用,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激发人民群众抗战的勇气。

(四)开创了整风运动思想建设新形式

党的政治路线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坚持什么样的政治路线是根本指南。毛泽东认为遵义会议和六中全会还没有及时对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系统彻底纠正,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及抗战初期教条搬用共产国际指示的右倾错误,引起党内思想混乱,破坏了党的政治路线及党员思想上的一致,损失了辛苦聚集起来的革命力量,已经严重影响了革命事业的发展。1941年5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进行思想动员,尖锐地指出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性质,“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800,划清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与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为了筑牢信仰根基,解决党内思想不纯的问题,他提倡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学习方法与学习制度。1941年9月中央成立高级学习组,针对党政军方面的高级领导负责人以学习马列主义方法及六大以来的中央决议文件为主,重点讨论党的政治路线,并且对高级干部的党史掌握水平提出严格要求,颁布了《关于高级学习组组织条例》,希望通过高级干部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党员。1942年毛泽东相继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做了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在延安干部会上做了《反对党八股》的学习报告,开启了全党整风模式。毛泽东高度重视高级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党员干部重点围绕中宣部颁布的22个党史文件学习讨论,联系实际,自省自察。近万名干部参加学习,这些文件报告对党员干部增强政治定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延安整风运动以1945年《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表而结束,该决议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系统总结,充分肯定了党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分别从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上凸显了毛泽东所代表的路线的正确性。这份决议经过高级干部的多次讨论、领导人的反复修改才完成,贡献最大的还是毛泽东,他先后对其进行了7次修改,它也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典范之作,是这一阶段全党集中学习的集大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毛泽东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党在政治路线上的是非问题,全党的学风、文风和党风得到根本性转变,使得马克思主义真正实现了中国化,在党内确立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

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特点

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个过程紧密结合中国革命战况、党的使命任务及党员干部自身的具体实际,呈现出理论宣教性、问题导向性、实践自觉性的特点。

(一)理论宣教性

毛泽东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4]533延安时期党员的数量迅速增加,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党的组织建设比较薄弱,虽然身份已成为党员,但是由于党内成分复杂而带来的思想复杂性,大部分党员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新加入的党员认识能力有限,革命经验不足,党员的理论修养甚是缺乏,他们很难通过自发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以要真正掌握理论,就必须从外部教育宣传,加强理论渗透,系统地、有计划地通过施教与引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帮助青年、党员深刻理解党的政策、方针,认清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重在启发与引导,使其转化为自主学习理论并指导实践。除了学校教员授课的基本形式,中央领导及专家常常到学校做报告,陈云讲《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刘少奇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他们积极与学员探讨,为其解答学习理论时的困惑,不仅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党的策略及主张,而且提倡学员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给以批判总结,提高他们辩证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能力,启发学员思想觉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习方法上,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党史研究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方法为基本遵循掌握革命的理论;以历史思维为研究视角,探索历史规律为未来发展导航;以中国事情为根本坐标兼具国际视野的多维度思考,为干部党史学习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指导。中央还按照党员不同层级的理论水平、工作资历等,实施分类教育,组织督促学习党的历史,定期进行考核。通过不断反复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党员深化了思想认识,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献,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二)问题导向性

毛泽东在党史教育过程中具有战略全局和问题意识,始终围绕抗日救亡的中心任务,以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目标进行战略布局。1939年在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毛泽东指出学习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作为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历史,需要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党的历史。毛泽东指出“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5]172,以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中国的革命实际只能靠中国自己的同志了解,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以及《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等篇目中,毛泽东论述了革命时局,深入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指出了革命前途呈现良好的态势,对革命形势有较为准确的判断,提出采取什么样的战术策略安排等,增强党员将革命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针对党员在思想环节的突出问题,不仅采取了最彻底、深刻的思想教育运动,及时予以纠正党内思想不纯的问题,而且中央建立了一系列的学习管理制度,如学业鉴定制度、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制度,从考试和实践考核两方面着手,综合对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教育进行评估,督促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毛泽东始终将解决问题作为革命工作的突破口,聚焦自身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毛泽东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他认为紧密联系群众是团结人民抗战的要素,党的路线政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延安时期的文艺政策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启发人民思想,建立人民文艺统一战线。他发现延安鲁艺教育与实际脱节,延安的文艺界普遍存在着脱离抗战实际、脱离人民群众需求等问题,为此,毛泽东组织召开了三次文艺座谈会,通过对五四运动以来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结合根据地存在的具体问题,为革命文艺发展的方向及策略作出指导,解决了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提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3]848上,指明工作的方向必须与工农兵结合,革命文艺创作基于人们生活实践,结合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采用人民群众熟悉的生动语言,在对群众普及文艺工作的同时向人民群众学习,在群众中吸收养料。毛泽东牢牢把握人民这个根本动力是检验党的政策方针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在总结建党二十四年历史经验的时候再强调“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但人民利益同样是标准”[6]282。在延安文艺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文艺成为推动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了符合人民利益诉求的、对人民有益的相关政策,教育团结了根据地人民,同心同德地与敌人作斗争。

(三)实践自觉性

党员干部不仅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还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的能力,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毛泽东就干部历史教育与实际工作如何有效结合进行阐释,即“有的放矢”,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主动深入革命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1941年3月,毛泽东就针对党内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编写了《农村调查》,他认为党员必须通过实地调查随时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应是党员该有的工作态度,之后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强调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革命经验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战略战术,严厉批评了党内存在极坏作风的典型,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忽略了客观实际,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3]797在党内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针对工作中不注重实际调查研究的问题对党员思想进行了一番改造,提出应客观研究国内外、省内外以及周边事物的发展情况,在调查积累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得出正确结论。1941年8月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提出了党的革命任务是加强研究调查,与之前的增强党性的决定结合起来,扫除主观主义,决定设立中央研究调查局,毛泽东任主任,倡导领导干部率先带领调查团深入周边群众进行调查。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带领20多人的考察团在延安周边实地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的“三三制实行得比较差、对人权保障不够、行政机构尚不健全及干部文化水平太低”等问题,并且提出了整改建议。从1942年至1943年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张闻天率领的中央调查团在陕北和晋西北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内容涉及农村生产活动、根据地建设情况等,调查团整理出多份调查研究报告。集中了解人民生产生活状况,研究党的政策是否真正适应人民的需要,从中发现问题再到群众中落实解决,如《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碧村调查》等,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调查资料之后都作为书籍出版以供参考学习。通过积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系统了解人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的发展情况,科学预估抗战情况,掌握了实事求是的方法,革命策略不断成熟,群众路线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发扬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

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指导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更为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具体体现: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核心,持续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紧扣现实主要任务,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

(一)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保证。治理党、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进程中遇到重大问题特别是关键问题时,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党的团结和统一是保证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前提,并且做出了细致的安排与指导。方向决定前途,全党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端正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党对意识形态的正确领导坚守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指明了未来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了党员队伍的核心力量,整体上加强了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为人们所熟知,马克思主义路线深入人心,增强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使人民紧紧团结围绕在党的周围,凝聚了革命奋进力量,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等。同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证明党坚强有力,只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7]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高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坚持用党中央的精神分析形势,坚持党把握方向、谋大局的定力,才能确保党内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为现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创造良好有序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物质支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引领舆论思想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确保培养出真正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持续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

持续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要义。巩固党首先要做的基本工作是巩固党的内部,特别是思想上的教育,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党性修养。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3]1094革命实践充分证明了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信念。思想上政治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学习理论是一种政治担当、历史担当。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应始终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共产党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原文著作,学深悟透原理,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站稳政治立场。学习党史理论,从党的成功历史经验中汲取宝贵的财富,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失败的教训中加以总结,辩证分析。通过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增强政治认同,厘清党的历史思想理论的发展脉络,从中寻找理论滋养和精神支柱,坚持党性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8]。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浓厚的人民性及现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需要反复学、仔细学,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结合,增强“四个自信”,真正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达到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力量的统一。

(三)紧扣现实主要任务

紧扣现实主要任务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一环。党史教育要有现实针对性,制定战略方针才不容易跑偏方向,才有助于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及难题。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了党史教育的方向与目的,从战略高度研究问题,围绕革命抗战的中心任务,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主抓人民群众是贯穿党的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革命战争的力量源泉和坚强后盾,使得党的路线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团结一切进步势力,使一切力量为抗战建国服务。把握时代主题,紧扣现实主要任务,及时、准确、敏锐地掌握中国的“人心所向”是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分必要。他强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历史发展大趋势,总结过去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从中启迪智慧,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党内学习教育不仅把党的成功历史经验传承好,积极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而且科学把握现实方位,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现阶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主要任务,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要更注重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所处的新环境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程,牢牢抓住变局中带来的历史机遇,科学制定应对风险及挑战的策略。自党成立以来就是为着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而奋斗,要牢牢掌握人民群众是贯穿党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定共产党员不变的宗旨情怀,将党百年发展所凝聚起来的精神追求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产党人实现初心使命的思想行为指导,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担当奋斗。

(四)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

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中坚载体。党员干部是党的核心骨干,又是联结群众的重要纽带,带头学习,带头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担当,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延安时期毛泽东充分意识到干部对于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通过干部组织实施,经过干部才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应当借鉴延安时期的这条经验,自觉扎实学习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同为人民服务相融合,提高党的政策执行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斗争本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领导干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对于细枝末节的违纪违规不姑息不纵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等等[9]。将初心铭记于心,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行动自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一点都不能疏忽,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从人民满意的事情做起,及时解决群众困惑,加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组织领导,组织引领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时刻关心群众的呼声,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向群众普及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引导支部和普通党员提升群众工作的活跃度,经常性地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调查研究,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人民自然会感受到党的政策的优势,将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自觉投身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党员干部积极做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的模范,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为人民服务,严守纪律,作风过硬,积极展现共产党人的正面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全党事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延安时期集中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达到了以往党史教育工作所未有的深度和力度,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党史学习教育是严肃党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积累。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开展全党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党史学习教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把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传承好,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接续奋斗中强化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党史马克思主义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