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李双胜
(湖北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社会中承载着极为重要的品德教化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也必将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其德育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所吸收借鉴并进而产生价值影响,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议题进行系统地论证。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圣贤哲人,他们的思想精华对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其核心观念有着极高的精神价值,也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善于在实践中发掘有关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对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判断,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对世界的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中华民族对世界规律的基本认知经过历代圣贤的思考提炼,总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并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
历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其核心观点和典型表达既成为过去中华儿女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动力。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世界观领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并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哲学体系的高度和深度。“天人合一”是关于天与人、自然与人为相统一的学说,始于西周的天命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帮助下获得充分发展,强调天对于人拥有决定力量和主宰地位,表达了人与天、人与自然万物之间都是相统一的存在。“天人合一”思想在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者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诞生了“天人感应”说。及至宋代,程朱理学家将“天人合一”发展为“天人同一”,中国古代圣贤最终将天人关系分析完善,建立了中国传统的世界观理论,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石。“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征,认为天是自然之道,人受命于天而应当遵循天道而行;“天人合一”思想也具有朴素辩证法特征,它既肯定天道决定人事,也认为人同时也能感应天,天与人的关系是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统一体,在这种意义上达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的认知,而中华民族在不断推进对世界的认知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世界,在与自然的实践相处中形成了“民胞物与”的自然观。“民胞物与”思想由宋代理学所提出,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强调天地生万物、万物皆同伴,每个人都要以仁爱的德性对待宇宙万物和自然生命。从“天人合一”到“民胞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一直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思想根基,也能够为当代社会的人们处理与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帮助,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迪,为全人类的发展提供诸多有价值的参考。
中华民族强调修养身心,崇尚仁德之心,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思想,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道德品格。中华传统道德伦理思想在新时代仍然历久弥新,是每个中国人提升个人修养品德的指南,是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的精神依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典型是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其核心观点即“仁者爱人”思想。“仁”是孔子儒家学说体系的核心,是孔子提倡的最高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终极道德目标。如何才能得“仁”?孔子告诉世人,求仁的途径是“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229。“爱”是仁的本质属性,仁者会对他人给予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护和关切,即“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思想奠定了中国道德伦理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在“仁者爱人”思想指导下注重建立友爱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们相互帮助是内心善意的自然显露,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含深邃的道德伦理,还蕴藏有精深的智慧学问,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思想指引。历代圣贤的智慧学说不仅在传统社会发挥安邦定国之用,也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中华民族的智慧基因首先体现在“以民为本”思想中,民本思想不仅是“仁者爱人”的延续,也是传统文化治国智慧的典型体现。民本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的周公,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将民本思想推向理论发展的高峰。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代表,强调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统治者只有解决了人民的生计问题,才能够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古代圣贤多强调统治者应心系百姓、轻徭薄赋,既能让百姓生活安乐,也能够稳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需善待人民,因此对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也提出了具体要求,那就是“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倡导用道德教化民众,既保证了社会稳定,也约束了统治者滥用权力,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治理智慧。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31,即统治者施行仁政就会吸引万民景仰,如同北极星被众星围绕,而推行霸道强权则终归众叛亲离。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政治智慧,被后世不断地吸纳和发展,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我们党某些政策、方针、路线的历史渊源。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也取决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体,其自身自始至终呈现一种广博开放的形态”[3],我们有必要以历史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有所取舍地批判继承古代的民本理念与德治智慧,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始终保持政治的基本统一和社会的基本稳定,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整合元素。新时代加强德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借鉴传统优秀文化的有益因素,形成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整合力量。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整个家族的和谐稳定和长久发展,中华民族逐渐发展出了家风文化。家风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经过多年形成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自律遵循,基本取自当时社会的主流道德观。每个家庭按照自己的家风传统行事和教育子女,既能调节家庭内部矛盾,也能帮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道德规范,这就是中国传统家风的社会行为规范作用。虽然不同时代的不同家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家风,但是多数家庭的家风内容基本上取材于四书五经或者其他道德启蒙读物,依托家风的教育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深入了每个家庭成员中,完成了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与延续。
家风虽然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对于新时代推动个人道德进步、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发扬传统家风的规范作用,打造新时代中国社会的“规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家风,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他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4]。习近平重视家风传统,其本人也从家风教育中受益良多,父亲习仲勋是伟大的革命家,结合党的纪律和传统道德构建了习氏家风,深刻影响了习氏子女,也构建了幸福和谐的家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家族成员的生活逐渐变得分散,家风传统也慢慢被忽略,也使得以德治国缺乏重要实施途径。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小家庭时代,但并不意味着家风传统已经落伍,所谓身教大于言传,优良的家风可以引导家庭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优秀的人格,抵制不良作风的侵袭。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新时代小家庭重拾家风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重构家风内容,既能够规范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社会道德与个人行为的规范任务。
新时代的中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保证中国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合”思想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充当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稳定阀”。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先贤在对世界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反映事物矛盾中和谐存在的哲学理论。从词义上说,“和”有调和、和顺之意,“合”有结合、合作之意,“和合”即是追求不同事物的和谐共生,达到整体意义上的有序共通。
由于膝关节的构造比较复杂,所以在出现损伤之后膝关节的各个组织都有可能发生撕裂情况,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近些年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往的骨伤诊断普遍都采用CT检查和X光线这两种方法。就以膝关节损伤为例,采用CT进行诊断可以看到比较全面的骨折状况,如有骨折线、骨折错位和粉损性骨折以及局部软组织损伤都能知晓,但是CT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就是无法获得关节腔的图像,无法知悉里面的具体情况,如果患者的关节腔内残留有骨碎片,比较容易发生漏诊的现象。除此之外,CT对于半月板、肌腱、滑膜和软骨组织等部位的诊断不太准确,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的信息。
和合思想首先可以落实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上。中国人传统上推崇以和为贵、宽以待人,提倡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实际上都是和合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合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客观差异性,理想追求与行为习惯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也都是身处同一个世界的命运共同体,要在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找相处的平衡点,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人人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和合思想其次可以落实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交流上。当代社会正处于不断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碰撞,部分人不免会产生对其他文化的歧视与排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需要用和合思想来引导民众理性看待各类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弘扬多元包容的和合精神。人类社会的文化因发展环境的区别天然呈现多元性的格局,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也在交流中不断相互学习发展甚至相互融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并吸纳了大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而形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在和合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文化上的海纳百川,促成冲突的各方文化并存共处。
和合思想最后可以落实到当代社会的国际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215,当前国际社会正处在经济发展上的低潮期和政治关系上的矛盾多发期,各国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人类全球化发展进程受阻,国与国之间缺乏政治互信。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既符合国际社会现实需求,也是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当代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5]。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因此必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所有国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就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的“黏合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是联系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纽带,让中国人认识到只有团结一致奋斗才能实现民富国强。
家国情怀体现着个人对于自己祖国的依存关系以及建于此之上的深厚感情,“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6]。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身体力行践行爱国主义信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国情怀,近代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于危难之际肩负民族大义以身许国,新时代的楷模同样义无反顾地将自身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之中。
家国情怀也是对中华民族家国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每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与个人、家庭的利益也是根本一致的,因此中华民族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也身体力行主动承担国家与社会责任。儒家思想曾提出,忠诚精神既是对家庭和谐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利益的献身,因此在中国古人看来,家与国实际是不分的,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首先也要齐家。今天我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人,既看重家庭和睦,也渴望民族复兴,家国情怀就是处理社会矛盾、凝聚国人人心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社会奉行以德治国,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道德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根基,也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上表述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治国理想的典型表达。古代先贤的治国理想是实现“大同”社会,在这个美好的社会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传统的治国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民富国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建设目标高度一致,属于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上表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根可循。儒家率先提出公正公平选举贤能执政;墨家随后提出选取贤才不能注重出身,对于有能力的人即使身份卑微也应当重用;法家是我国依法治国思想的开创者,提出只有推行法治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废弛法治必然导致国家动乱贫弱。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已对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发展方向建立了目标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内涵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上表述可以说是古人道德准则的当代延续。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词无不展现了古人的爱国精神;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精神就是“勤劳”,赞赏帝王将相勤政、民众勤做勤耕都是对敬业者的褒奖;儒家则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提倡友善爱人和待人诚信。以上思想流传至今,依然还都是中华民族衡量个人品质的标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性,用传统文化讲好道德培育新故事。
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坚定当代国人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石。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是培育国人文化自信的丰厚沃土。中华民族流传下来无数深邃的哲学思想、精彩的文化著作、丰富的文化器物和悠久的人文风俗,这些璀璨光辉的优秀传统文化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中华民族的观念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也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如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的独立精神、安贫乐道的处世之道,既是激励国人精神的思想精华,也是坚定新时代国人文化自信的最佳基石。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包含有昂扬自信的内容。中华文明是全世界绝无仅有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盛民族,在这样的时代和民族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自然蕴含着强大的自信种子,让中国人在与世界其他强大文明的竞争中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延续至今并持续壮大。因此,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既是源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源于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东方魅力,能够有效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入侵。新时代是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部分国人由于心智不成熟,很可能被网上反华势力蓄意宣扬的西方不良文化所影响,产生“西方文化至上”“中国历史虚无”等错误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在文化魅力方面绝不逊色于西方文明,我们应当在社会上广泛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人认识和传播中国故事。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首先,传统美德可以帮助人们处理理性与欲望的关系。人们处在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精神压力巨大,消费主义横行,内心的理性精神被无限放纵的物质欲望所压倒。理性与欲望实际上是一体的,人是情感的动物,同时也是理性的生灵,但是当物质占有的欲望过度之后,人们就会陷入生命意义的迷茫,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因此,当代社会需要提倡传统文化欲理合一的思想,崇尚物质上的寡欲和精神上的富足,让理性引导情感,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其次,传统美德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泯灭道德追逐利益的社会焦点事件时有发生,当代社会急需重拾传统文化的正确义利观,对公民个人品德进行引导纠正。儒家思想认为做人应当重义轻利,墨家则提出义利统一,但其利并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国家百姓之利,以上思想基本构成了传统主流义利观。当代社会需要提倡传统义利观,引导公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最后,传统美德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代社会部分民众被西方个人主义思想所误导,认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束缚了个人发展,伤害了个人利益。因此,国家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中的利群思想宣传教育,引导民众建立社会共同体意识,认识到人的社会性本质,以共同利益为主流价值追求。我们要让民众认识到,抗击疫情过程中正是千千万万的逆行者贯行利群思想、弘扬集体主义,才让中华民族度过危机。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7],其中内蕴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展现着重要的德育价值。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工作要准确把握“守”与“变”的关系,既要发掘和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还要将其融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之内加以改造创新,从而凝聚出具有巨大动能和人类普适性的新型德育智慧,实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