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思 雨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目前,学界大多从历史传统、政治制度以及语言文化去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对历史传统、政治制度以及语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往往会涉及到审美,而且审美在三者的呈现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记。新时代是崇尚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应当涉及审美,我们应探讨从审美向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最终落实到现实路径,助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重要载体,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有力粘合剂,心理情感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因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从历史文化根基、价值认同、心理基石三方面入手。当前,多元审美文化不断消解、冲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来源、主流价值认同以及情感基础。因此,通过巩固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以美育德、以美化人,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是当前急需的。
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重视中华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他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紧密联系,基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端和起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发展出来的时代产物;基于现实内容的角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的共同追求和信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需要等内容,均包含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整体思想、和谐思想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思想一一对应,并且整体思想、和谐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以及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文化根基,历史根基与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命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化合作日益频繁,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和博弈也日益加深。当前,西方审美文化开始逐步影响共同体成员的精神生活;西方敌对势力还向我国民族地区进行渗透,企图制造国家分裂,破坏各民族的团结[2];部分学者试图用西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我国民族关系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阻碍了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稀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整体思想与和谐思想。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巩固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即:“以整体为美”和“以和谐为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整体意识”体现了一种有机论,它突出强调了人与万物、天与地都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之中,主张“家国同构”“华夷一体”。中国传统美学中“美在整体”的观点,对于克服共同体成员中的分裂式思维,对于消除“生活中的分裂”具有难以估计的积极作用。中国传统审美中的“以和为美”,体现在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爱好和平、和谐共生、“以中为尚”等观念之中,它强调以包容、多样、丰富为美,认为“和”才能够“生物”。由此可见,从审美向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夯实中华传统的整体与和谐思想并防止“分裂”,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根基。
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环境均发生深刻变化,给共同体成员造成了极大影响。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忽视社会效益而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复制品层出不穷,大量低俗的审美产品扭曲了共同体成员的审美价值观,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3]。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文艺作品,“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4]。低俗的文艺作品,导致了人们审美感知力的麻痹与扭曲,深刻影响了人民的审美选择以及审美需要,歪曲了共同体成员的审美价值观,使他们陷入了一种价值取向迷失和崇高信仰缺失的荒芜状态。如此一来,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共同体成员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个人拥有正确的审美观,一个民族和国家有较高的审美水平,是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外,审美情趣的“以美导真”“以美引善”功能,在增强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主流价值的认知与内化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对美的追求必定能够开启对真的发现,带着对美的追求的强烈情感,共同体成员能够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可以引出“善”,使人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引导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美好的道德风尚并增强共同体成员遵纪守法的效果等[5]。由此可见,从审美向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有利于扭转社会风气、革新民族精神风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如果没有心理归属与情感基础,就会导致他们即使生活在相同的空间区域,而心理依旧保持着距离,久而久之,群体之间就会形成心理的“断裂”。德国学者滕尼斯认为,“和睦”“相爱”以及“精神上的亲近”是维系共同体的自然情感[6]。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靠自然情感以及心理认同形成的一个多民族集合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实就是心理建构的过程,共同体成员通过心理建构确定、接受、认可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集体身份,进而形成长久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审美活动就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活动。在由知、情、意以及各心理形式系统组成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情感居于核心地位。这也正是审美心理结构与非审美心理结构的区别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美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看作审美活动,从审美角度探究它,可以使人们真正了解到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美丽”,从而让群众在无形中欣赏、悦纳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情感的认同。如果共同体仅仅基于共同利益,而没有基于审美认同唤起的情感认同,是难以为继的。情感认同蕴含在审美认同之中,审美认同在连接感性认同与理性认同,在深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有着强大的功能。
从审美向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可能并且能够实现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整体美”“和谐美”能够增强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化的认知。审美价值可以促使共同体成员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深化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可。在审美认同基础上生成的情感认同,有利于深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认知能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认知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个体具备整体意识能力。没有整体意识的共同体成员难以将个体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整体意识就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机制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只要人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7]。由此可见,社会个体的意识能力对社会形态和全局视野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使当今时代的个体具备整体意识,从而形成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即美在整体,则可以解决该问题。中华传统的整体美认为,世间万物互相需要,没有可以孤零零、赤裸裸单独存在的事物。爱默生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不可以独成其美,“事物只有在整体中才会显现美”[8]。中华传统的整体美表现在建设与巩固政治上是“家国同构”理念,该理念对中华民族统一格局、统一心态的形成发挥着极大作用;中华传统的整体美表现在认识以及处理民族关系上则是“华夷一体”理念,该理念对造就共同的民族心理有着重要意义;中华传统的整体美表现在学习与文化传承上就是“集体记忆”,这使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丰富,被各民族广泛认同。总之,以整体为美的中华传统审美意识可以在追求理性的基础上释放人的感性,使共同体成员将整体意识扎根于内心深处,成为个人情感的一部分;可以使各民族心灵归一,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使多信仰、多民族、多文化的各族儿女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传统美学于“美在整体”的基础上还生成了“以和为美”的审美意识,“以和为美”其实也是整体意识的一种体现。我国古人认为,“和”是宇宙万物最本真的、最正常的、最美的状态。“贵和尚中”的和谐美理念、“和而不同”的共生原则渗透于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各民族的彼此理解和认同,使各民族统一于相互依存的整体之中。“以和为美”是以和谐、丰富多样为美,它与整体美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和谐”与“整体”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学的灵魂与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核心理念和重要的历史文化根基。在夯实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认知中,“和谐美”与“整体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社会来说,审美价值有着强大的作用与功能。审美价值是主体在审美关系中基于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价值关系形成的对自我心灵的确认。审美价值往往通过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体现出来,包含于审美文化之中。审美文化通过审美价值的指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理解社会的参照,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对某种价值标准的稳定认可,深化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精神的体悟,激发各民族群众的归属意识,进而凝聚社会全方位的力量。总之,审美价值犹如粘合剂,润物无声的起着教化、协和的作用,维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个人来说,“审美价值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最终意义在于它促进并参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形成。”[8]它可以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转变为对自身的完美追求,从而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广大人民通过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可以有效克服当今审美价值观扭曲、审美能力弱化等现象,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形成集体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体系,它可以破解民族间的封闭、保守以及排他的社会心理,化解由狭隘的民族本位主义所导致的民族冲突,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
感性是个体意识生成过程中的关键所在。理性虽然在个体意识生成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但是单独的理性并不能够成为意志活动的动机。就指导意志方面来说,理性不能反对情感的重大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不仅需要有理性认同还需要有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真实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认知,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特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9]。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内涵要素形成的过程中,情感认同是核心凝结点。
审美认同则是指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人们对审美对象做出的一种肯定性评价,其中包含着人们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认同。审美认同在理性认同转化为情感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存在没有感情的审美,审美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情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自由释放,依靠移情最终实现审美主客体的统一,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都导致审美认同带有天然的情感特质,使得审美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认同中有着独特优势。审美立足于人的情感之维,它可以渗入到人们内心最隐蔽、最深处的角落,并且这种影响是润物无声的。通过营造审美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等手段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在审美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使共同体成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与规范等内化于心。
基于审美向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要从现实上和理论上关注必要性、可能性之外,还要立足于实践维度去分析如何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实践逻辑来讲,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艺术。不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多民族艺术交融都是推动中华艺术繁荣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动力。并且艺术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审美认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各民族艺术交融的越是深入和广泛,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审美交流也就越深刻。因为这种交融所形成的交集,可以充分发挥凝聚族心以及沟通族界的力量,使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浓厚情谊。
多民族艺术实现交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少数民族艺术要注重吸收汉族艺术中的优质成分,通过借鉴、改造汉族艺术丰富本民族艺术的样式、提升本民族艺术的品格。历史上,耶律倍就曾吸收汉人的绘画技巧,通过绘画促进了辽汉的精神交流。第二、汉族艺术也离不开少数民族的滋养,通过吸收少数民族艺术可以使汉族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格局更加广大。历史上汉高祖曾命人学习板楯蛮夷的乐舞,创造了《巴渝舞》,通过乐舞的互动实现族际和谐,促进了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第三、各少数民族艺术还要相互交融。各少数民族间共创、共传以及共享的艺术遗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些民族艺术遗产能够融通少数民族之间的情感,增进彼此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为多民族交融创设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并提供了智力支持,各民族应该在继承弘扬本民族优秀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艺术,最终聚合成实现中华艺术伟大复兴的合力,向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10]的目标前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它是基于共同体成员们拥有的共同价值和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信仰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华民族价值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塑造共同体成员们的共同价值。审美价值观是受审美意识支配的个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优劣、悲喜、美丑的一种价值判断,是由审美经验归纳以及积累形成的一种观念形态。审美价值观对于共同体成员的价值判断以及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可以将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相统一,促进共同体成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意识,从而克服物化逻辑以及 “泛娱乐化”对共同体成员的控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防止价值虚无主义消解中华民族主流价值,最终形成共同价值。
美育则是促使共同体成员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席勒曾说:“唯有审美国家能使社会成为现实的,因为它是通过个体的本性来实行整体的意志。”[11]如果美育能够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成为审美国家,那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会在国人心中普遍形成[12]。审美价值观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力以及审美理想,美育将作用于三者,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通过美育提升审美情趣,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带来的美感与快感;通过美育加强人们的审美判断力,使人们认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崇高美与整体美;通过美育使人们树立审美理想,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手段美与目的美的统一,意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人们交流和交往的方法,也是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一面重要旗帜。
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审美底蕴。它反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它意味着主体不仅在客体上与人合一,而且在审美体验上与天地合为一体。此外,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美学、实践美学以及以人为本的美学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寻根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传承和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实践活动,它无论何时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框定。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重吸收与发掘中华传统美学中的思想理念,为自身提供文化力量、价值支撑。如:整体、和谐、正义、大同、仁义礼智、对立统一等思想理念,这些理念都系统凝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行为准则、价值标的与理念精髓,深刻诠释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美的特质的资源如:绘画、文学、音乐等,通过绘画作品、历史文学作品以及各民族音乐作品形象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我们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出美的文艺工程、美的文化景观,用传统文化元素去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文化品位和教化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典型的情感问题,单纯的知识说教难以引发共同体成员的情感共鸣,“没有情感上的共鸣,就不会有情感上的悦纳”[13],缺乏情感的接纳则会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在群众心中建立起来。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加强自身的审美设计,在审美活动中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引导受教育者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进行审美化设计。要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有充分的美感,就不能仅讲授客观知识,还要深挖知识背后历史的、精神的、人文的故事,用故事自身的力量去打动受教育者,进而引起他们真正的情感共鸣。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式进行审美化改造。美丽的内容必须要用美的形式进行呈现,才可以增强育人效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中国实际上并不缺乏感人的审美内容,缺乏的是如何将内容以当代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教育者要将教学内容与广大群众的生活相贴近,对各民族日常熟悉的生活事件加以审美化改造,使其既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要求,又能反映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如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曾针对教育对象对国家缺乏生动认识这一现实问题,巧妙地用“在地图上旅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国家认同教育。这一教育形式贴合了学生的需求,因此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互联网的便利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塑造了新的文化范式,传播了多元文化内容;然而网络文化的到来,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缺失和文化平衡的破坏。从古典美学到网络美学,人们一贯的审美范式逐渐发生变化,导致网络文化在审美维度上成为一个不平衡的生态系统。这些都削弱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也给塑造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了挑战。因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重塑网络生态系统。
首先,我们要以科学人文精神为出发点,与网络审美文化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人们言论自由的传播氛围,在健全的网络审美空间中开展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审美宣传活动,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渠道。其次,要加强网络审美文化作品的引导,强调作品除了有个体审美之外,还要追求社会普遍价值。这需要网络文化作品与主流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融合,这样才能实现普遍性的审美超越。最后,要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和组织体系建设,创设健康的网络审美生态系统。我们要将网络的事务性工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相结合,让专业人员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检测。在网络文化的一些重点领域,比如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视频、电子书籍和学习软件等方面都要设置规章制度,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