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奕,鲍鲲
(昆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14)
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互联网+”一直是各领域发展所必须把握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同样如此。自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结合当代年轻人不断进步的就业观念,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断提高,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完善校内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争取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只是当下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共享经济背景的优势,并将其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模式的尝试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给出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创业模式的突破创新提供新思路。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共享经济作为一种附属产品在新经济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共享经济较之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而言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现有资源的使用率,不论是在快速流转还是高效整合资源方面都拥有强大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达成降低产品价格以此优化客户体验,最终达到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目的[1]。
高校生创业大多数没有雄厚的资本,利用互联网共享经济最有效的成果就是扩大了高校生可介入的创业领域,减少了创业平台的局限,有利于高校生配置可用资源。其实互联网共享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只是在鼓励激发高校生积极创业的过程中,更应该发现并利用好共享经济的降低成本的价值。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资源共享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社会创业的主要力量,在捕捉热点、把握新产品发展方向、多形式利用资源等方面具有更强的感知能力和运用互联网资源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者更擅长从社会经济环境中提取自己需要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创业活动,尤其是在利用互联网掌握政府政策、社会热点关注问题、高校资源等方面。
所以,高校在探索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必定要集中利用好互联网优势,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和尝试实践构建良好和稳定的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到实践中去。在建设这一平台时,当然也要注意提供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市场信息、社会资源、政策支持、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充分激发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在这一模式下,创业的核心要素是要充分把握“互联网+”,在生产、营销、盈利以及服务等方面都要做出突破性的创新设计,所以这一模式对于高校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首先,它要求高校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能够把握住企业的价值理念、利益重点、业务范围,高校的重要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最合理的、最有用的市场资讯,这也就要求高校要加深与企业的联系,洞察市场的需求;其次,它对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学生质量要求较高,因为创新型创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直接,它与传统企业不同,需要创业者在生产环节、 沟通客户甚至是营销的过程中都做好创新和提升,这就要求高校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技能培训并保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2]。
在共享经济的环境中,科技型创业模式凭借着技术内涵和技术壁垒,拥有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难以复制的优势。另外,有研究表明,依托知识的科技型创业模式是最容易赢得市场认可的创业模式,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刺激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产业链延伸。在互联网时代,创意是层出不穷的,但是将创意转化为科学研究成果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而高校则在其中充当着提供先进知识指导、培育优质人才的角色。因此,在发展科技型创业模式上,高校拥有着超高的科研水平和优质的人才等优势。
一些信息技术较为先进的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走信息路线的创业模式。其优点主要有3 个方面:首先,高校能够提供较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奠定信息发展路线创业的基础;其次,现在互联网金融体系逐渐完善,为高校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高校生利用好信息技术等手段融合互联网是前景最可观的路线;另外,当代青年大学生既对互联网生态有较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上也具有较强的能力。在共享经济的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即使没有敏锐的商业头脑,也可以依靠技术在创业的大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3]。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建设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公益型创业模式是高校利用自身的社团组织资源和人文教育的理念,针对社会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创业方向,最终达到解决社会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利益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这一创业模式要求高校有较为坚实的学校社团组织基础,且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的理念指导将其进行市场化改造,促进公益项目的商业化和可持续发展[4]。另外,由于该模式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不高,更有利于高校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奉献精神,同时有利于加强高校文明建设。
根据对一些研究的分析,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这个课题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中,简言之就是我国的高等院校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科学的、有效的创新创业体系。这就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储备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在面对创新创业的选择时,虽然他们对于创业抱有很大的热情,非常渴望成功,但由于系统的知识储备体系存在不足,无法支持其进行把握市场需求的思考,因此,在创新创业途中,很容易产生失败。
第一,缺乏实践。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设置了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可见其重视程度。但是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停留在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上,缺乏实际操作的锻炼,只是把“创业教育”课程当作一门普通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却没有配备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系统。
第二,学校保护。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创业园,在这里可以开展很多以创业园为基地的技能训练或创业实验,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问题在于,大部分依托创业园开展的创业仿真训练都比较理想化,没有办法对比市场的真实情况,很容易被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运行模式排除在外。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对于课程状态与课程传递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各地充分利用慕课、线上会议等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把各个平台的优秀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充实了教学内容。因此,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减少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更多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网络上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5]。
首先,可以组织教师团队设计适合本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收集优秀的课程资源制作出一套慕课。其次,要将课程划分为理论和实践,并保证各有侧重,既要保证线上课程的知识传递、理论指导、资料提供和案例分析,也要注意进行线下的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实践、创业经验分享交流会以及创业大赛等。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第一,优化教学理念。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互联网+”的理念传递出的是一种共享、开放、公开的态度,将这种观念融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理念中,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而不是把学生局限在书本知识上。
第二,丰富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在高校的硬件设备比较先进的条件下,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优质教案、视频与图片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属于知识性教师,比较注重学历和科研能力。这一现象使得高校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占有很大的优势,但面对创新创业教学的任务时,就显得不能完全胜任。因此,高校应加快校内创业课程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完善,要求任课教师在理论知识上能做到专业性、 跨专业结合,在实践经验上能做到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社会市场实际,在面对创新创业教学时做到学术与经验结合,用自身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去引导和刺激学生群体。
对于想要进行创业的学生来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高校要减少学校的保护机制,引入与企业的合作,让校园外的平台给学生创新实验带来成长发展的机会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感受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高校有必要坚持继续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虽然这些活动有可能流于形式,但是这些活动也能起到刺激学生兴趣、收集优秀创业点子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有必要联系企业,争取能够给学生提供在真实的项目中运用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
对于高校来说,打造高质量的创业实践基地、与企业和企事业单位合作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导致高校要承担很大的经费压力。为此,高校应当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线上信息传递的优势,建设好线上平台来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并为校内学生所用。比如,利用好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创新创业区域明确化、细节化,一方面使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全面的、精准的信息,获得专业的、科学的指导; 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简化、优化,节约时间成本、减轻信息收集的压力[6]。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问题来说,全社会各方面都应该拿出相应的关注和重视,不应当只有高校承担重任。高校理应邀请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组织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监督和评价中去,建立一个稳定的、科学的、健全的监测机制或类似于奖学金评测体制来检查和认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借此来刺激学生参与创业并保证创业质量,同时规范创业市场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导师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只有结合了内部评估和第三方评估之后,才能细化出奖励设置的层次,明确奖励设置的规范,在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压力,让他们感到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在创业市场中受到不公平对待。另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络的公开性和快捷性对此进行宣传,借此机会进一步鼓励大学生群体主动创新、积极创业。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和“互联网+”共享经济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互联网+”的优势条件和共享经济的大背景毫无疑问让大学生创业的途径和方式变得多样化,他们不必再像以前一样去依赖传统的机构力量,而是在信息时代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力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为了减少成本压力,大多会选择依托共享经济的平台,因此,大学生创业道路的发展也能推动共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晰市场目标、细化发展方向,使共享经济持续发展。
高校在探索创新创业模式的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注意良性利用共享经济平台在资源和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作用,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上把握好闲置资源的利用,更要向高校学生传递先进的共享经济思维。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模式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依托高校教育平台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校链接社会资源、 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办学条件和社会地位来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