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齐鲁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调查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1-03-07 16:36张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齐鲁大学生英语

张蕾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灵魂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山东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形成于秦汉时期的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域文化,它也是中国传统正统文化的主流,“以属于仁者型的鲁文化和属于智者型的齐文化为主体,所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使中国文化延续至今,而且还远播海外”[2],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国人时下肩负的历史使命。“用英语讲述齐鲁故事,向世界传播齐鲁优秀文化”的能力,对于山东省高校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 提升山东省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研究设计与分析

1.1 研究问题

该文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范例,采取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校大学生齐鲁文化英语表达水平、 齐鲁文化了解途径及其对齐鲁文化进一步学习的意愿等问题。

1.2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19 级和2018级(大二、大三)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专业涉及化学工程与工艺、护理学、学前教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共300 人。利用问卷星系统下发在线调查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93 份。

1.3 研究工具

该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 翻译测试和双语访谈3 种研究工具逐一展开。调查问卷主要研究大学生齐鲁文化了解途径、 齐鲁文化学习意愿以及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齐鲁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翻译测试分为齐鲁文化词汇翻译和文化段落翻译两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学生的齐鲁文化英语表达水平;双语访谈则考查大学生对于齐鲁文化知识汉语表达水平和英语表达水平存在的差异性。

1.4 研究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只有11.30% 的学生表示自己对齐鲁文化十分了解,58.02% 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齐鲁文化比较了解,另外有4.10% 的学生对齐鲁文化基本不了解。对于是否有意愿进一步了解学习齐鲁文化这一项,52.60%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想进一步了解齐鲁文化,仅有2.40%的被访者对进一步了解齐鲁文化基本不感兴趣。而对于是否支持在大学期间开设齐鲁文化英语课程的问题,76.80%的受访者比较或非常支持,13.30%的受访者表示不接受齐鲁文化英语课程的开设。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大学生群体对齐鲁文化掌握程度整体偏低,其进一步学习齐鲁文化的主观意愿较强,但是缺少正规有效的学习渠道,这对大学生齐鲁文化知识的相对匮乏有直接的影响。

1.4.1 翻译测试结果分析

其中翻译正确率最高的是“孔子”(Confucius)一词,正确率达到71.67%,因为“孔子”一词不仅是一个齐鲁文化词汇,也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代表性词汇,使用频率非常高,即使这样,仍有8.19%的大学生因为拼写问题产生了错误,误拼为Confucious、Canfusious 等。正确率第二的是 “趵突泉”(Baotu Spring),由于这一词汇前两字音译,只需再翻译出spring 一词即可,所以即便在没有相关学习的情况下,也有67.58%的学生翻译正确,而想当然地翻译为“leopard spring”反而错误。另外,正确率比较高的是“黄河入海”(Yellow River Enters the Sea),正确率为64.50%,因为这个短语虽为文化习语,但是以直译的手段翻译的,所以相对不容易产生错误。

反观错误率较高的词汇,最高的词是 “八仙过海”(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正确率仅为8.50%。很多大学生本身就缺乏对八仙过海神话故事背景的了解,把“仙”字误翻译为fairy(仙子),或者答卷空白,表现出“失语”现象。错误率同样高的是“孙子兵法”(Master Sun Tzu's Art of War 或者Sun Tzu Warcraft),正确率只有9.20%。,这也显现出大学生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英译本阅读方面比较匮乏的问题。

齐鲁文化段落翻译选取的是一段关于“中庸思想”介绍的汉译英测试题。与词汇短语翻译相比,齐鲁文化段落翻译成绩更是堪忧,293 份有效答卷中段落翻译的空白卷竟然达到23 份,占总数7.90%,只有210 份答卷比较完整地翻译了整个段落,得分率在80%以上的仅有48 人,得分率在70.00%-80.00%之间的仅有44 人,及格率占总人数的44.70%。分析具体翻译内容发现,产生错误最多的仍然是齐鲁文化词汇的翻译,比如关键词“中庸”(the mean)词汇翻译,缺乏齐鲁文化背景英语知识不了解“中庸”的内涵是无法翻译准确的。包括对中庸的“中”的解释“不是折中,而是适度和恰如其分”,需要准确地使用意义相近的几个单词翻译出其中的深意,分别使用“compromise,moderate”和“just-right”进行 诠释,这部分也是学生产生错误最多的一些词汇,简单地使用了“medium, middle, proper”等低阶词汇。测试在其他语句和语法点方面错误相对较少,段落翻译暴露了大学生齐鲁文化储备量较低,齐鲁文化英语表达水平低下的问题。

根据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测试结果,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对齐鲁文化英语表达水平堪忧,不具备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基本素养。大学生们对于一些基本的齐鲁文化词汇未能准确掌握的重要原因就是齐鲁文化或者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在课堂上没有教授相应的内容,而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1.4.2 齐鲁文化知识双语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齐鲁文化知识访谈,我们发现30.00%以上的大学生可以使用汉语对齐鲁文化的基本内容侃侃而谈,对于“孟母三迁”“子欲养而亲不待”“韦编三绝” 等文化典故可以熟练讲述出其基本含义和相关故事情节,对于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也具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和感悟,这说明被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齐鲁文化知识素养,但是,一旦访谈转换成英语,同样的文化常识甚至是基本词汇,被访者却表现出一种普遍的“失语”症状或者“发明”出一些中式英语,词不达意,基本不具备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

2 山东省大学生齐鲁文化失语现象存在的原因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指出,大比例的英语学习爱好者有一定的英语输出能力与中国文化修养,却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达出自己所熟知的文化信息,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3]。现在,“失语”一词更多地用在语言学范畴,主要体现在“文化失语”上。“中国文化失语”指的是“中国文化除母语外不能用其他语言表达的现象”。同样,山东省大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齐鲁文化,进入一种文化交际传播的盲区,表现出来的是“齐鲁文化失语”现象,相比于学生自身的齐鲁文化汉语水平,其齐鲁文化的英语输出能力相去甚远,这一问题值得各高校和社会来一起关注。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出现此类的失语现象缘由是多重的。

2.1 齐鲁文化学习动机不足

由于中国大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习惯于考试为导向的惯性思维,实用性、功利性是当前大学生学习输入知识的主要特点,这样的学习特点和目的性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尽管相当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颇有兴趣,但是最终还是会将“兴趣”让位于“实用”,学生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对于应试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应让大学生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魅力,让齐鲁文化“活起来”,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的动力。

2.2 文化对外传播意识不足

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的齐鲁大地的文化认知不足,未能认识到齐鲁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向世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大学生现在还存在对西方文化传统过度崇尚、对西方节日趋之若鹜、对西方个别国家的福利政策夸大其词,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的现象,因此,改变这一现状,让大学生树立起传播优秀齐鲁文化的主人翁意识,提升齐鲁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刻不容缓。

2.3 齐鲁文化学习渠道不足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把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的经验,是语言教学的必然趋势,对语言习得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介绍,山东省内齐鲁文化的教授和传播在英语课上却非常罕见。这就是很多大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地介绍西方节日的起源和风俗,却无法用英语流利自如地介绍中国文化常识的原因,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教学方面的不平衡发展,也是导致我们“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

3 提升大学生齐鲁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路径分析

3.1 完善高校的齐鲁文化课程设置改革,推进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大学生“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4]”。但是,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多元文化教学仍然是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教授,教师在传输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和传播了英语语言背后诸多英语国家的文化[5],对内“输入”西方文化这一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而英语教学本该兼具的另一目标:向英语语言国家“输出”中国文化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却被忽视了,由此导致中国大学生不能用英语传播中国灿烂文化,山东的大学生齐鲁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较低,无法进行有效传播。

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针对齐鲁文化的语言课程几乎是空白,中国文化和齐鲁文化英语翻译课程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缺乏一条正规的、 系统的获取母语文化英语知识的途径。因此,高校可以增设英语的齐鲁文化拓展、中外文化对比课程帮助大学生汲取齐鲁文化的精髓。同时,山东省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还应该深挖齐鲁文化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地融中华齐鲁优秀文化于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之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大学生自觉对外传播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从而提高齐鲁文化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3.2 提高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齐鲁文化素养

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英语语言教学和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必须既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又要具备较高的齐鲁文化素养,有正确的文化观,具有用英语向学生传授齐鲁文化的能力和意识。高校教师中英双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齐鲁文化传授、传播的效果。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丰富齐鲁文化英语词汇语料,有目的有侧重地利用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相关语言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的齐鲁文化专业素养,通过参加专题研讨会、培训深造、学习同行优势等方式深化实践研究。最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齐鲁文化与课堂语言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深度融合,同时实现教学的语言目标和育人目标。

3.3 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有效方式,跨文化交际者要想代表自己的文化、传播自己的文化,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自信能促使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文化观。

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输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跨文化交际者具有着促进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良好条件。因此,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建立独立的文化观念,提高文化辨别能力,提高齐鲁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和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增强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道桥梁,通过这一文化桥梁向国际社会输出我国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标。

因此,山东大学生需要在夯实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齐鲁文化素养,达到平等、双向的跨文化交流目标。

3.4 丰富齐鲁文化语言知识获取途径

当代山东大学生作为未来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的主体,能够熟悉并能用英语熟练地有效传播齐鲁文化,这对于齐鲁文化的传播发展以及山东省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省内大学生齐鲁文化英语表达水平较差,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不容乐观,仅从学生自身、高校、教师这些层面单独做出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与这三方共同发力,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渠道来获取齐鲁文化英语知识,除了举办常规的英语角活动,还可以举办齐鲁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或讲座来丰富学习母语文化的渠道和方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和大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中鼓励齐鲁文化元素的运用[6]。

4 结语

戴炜栋、王雪梅指出,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可以看出,文化软实力的推介作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家间的认同与互信,而且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中国对外文化输出能力却远远不能与政治经济实力成正比。这就需要年轻的一代大学生肩负文化复兴、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与高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齐鲁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在未来国际交往中能够畅通无阻地传播齐鲁优秀文化,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中国越来越自信地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齐鲁大学生英语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齐鲁声音
大学生之歌
读英语
齐鲁书社
酷酷英语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