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成,向芬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人员已经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同样存在研究力度不深入、剖析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陈光云认为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或多或少会存在相应消极心理。比如,有些留守儿童心理承受力较弱、缺乏安全感、意志力不坚定,还有些留守儿童性格上较为悲观、孤僻、自卑、脾气暴躁、焦虑、敏感等。有些留守儿童还存在逆反心理和反抗心理,对父母心怀怨恨。少数学者研究中发现一些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会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也普遍提高,会体贴父母的辛劳。这些留守儿童会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他们在学习上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刻苦努力。王峰生学者对留守儿童心理情况进行研究就发现有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离开父母的照顾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更具主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均存在消极心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值得其他孩子学习的地方,如坚持不懈、独立自主、刻苦努力等良好心理品质[1]。
周宗奎学者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农村基础教育存在一定关系; 王东宇学者研究指出家庭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与父母分离时间较长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低,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会更加严重。此外,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理念、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等也会影响孩子心理状况; 吴桂华学者研究指出家庭教育、教育资源等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带来影响;申继亮研究指出母亲学历、儿童所在年级、性别、留守时间等均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以上研究者均看到了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负面心理效应,但是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效应的研究。整合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多种原因,加深调查研究的深度[2-3]。
郑哲学者研究指出影响留守儿童最直接的社会化因素就是学校教育,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积极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王美玲学者研究指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学校需要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设农村留守为儿童自治班,组织学校教师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自治教育; 同时学生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挥家长榜样的作用; 殷世东学者研究指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支持,构建起完善的教育支持系统可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 姚云学者研究指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收集多方位信息资源,优化整合资源,凸显教育部门的优势。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需要积极承担自身职责,调动起各方社会化因素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引导; 叶曼学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该学者认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互动模式,该互动模式就是加强学习、社区、父母和监护人之间的互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交流,提出有价值的干预措施; 陈香学者研究指出从家庭教育层面上分析,父母需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与此同时,父母也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构建起全方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综合分析,目前学者们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上的研究较多,但是不管何种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都证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层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深度,提高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分析的全面性,促使学者们既看到留守儿童存在的消极心理,也看到留守儿童存在的积极心理[4-5]。
某项课题要想顺利开展离不开明确的概念,但是目前我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上普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概念的不明确直接影响研究课题的有序开展。据查阅在多篇研究报告中对留守儿童的表述各不相同,如留守幼儿、留守学生、空巢儿童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带来一定阻碍。此外,在构成留守儿童的3 个要素上也存在明确的问题,如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孩子年龄大小、父母外出数量等。以上不明确的要素均难以对“留守儿童”该概念进行统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剖析不深入也是该领域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危险因素较多,如离婚、留守、虐待等,因此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竟是哪一环节对留守儿童心理带来影响,需要研究人员深入分析留守儿童所处的成长环境,以此为背景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综合分析。但是目前多数研究人员只是对其中某个因素做出假设,该假设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留守儿童所处的其他成长环境对他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单一性假设下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存在较大片面性,结果准确性也得不到论证。研究人员针对该问题就需要加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深度,全面梳理农村留守儿童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6-7]。
分析现存文献资料发现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为数不多,绝大多数的文献资源将关注点放在了留守儿童消极心理特征上。但是实际情况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大多所处的成长环境较为艰苦,艰苦的环境磨砺了留守儿童的坚持不懈的性格,此种性格是多数留守儿童所具备的积极心理特征。加上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因此他们自理能力较强,带有较强主见,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比较会照顾他人。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正是留守儿童普遍具备的优秀品格。但是多数研究人员将关注点放在了留守儿童消极心理上,忽视了对他们积极心理的关注,显然该领域的研究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结果起到的影响较大。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者不可分割。但是绝大多数的文献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时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文献资料相对不多。所谓定量研究是在收集并验证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排除了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干扰对课题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则是以既定的事实为依据,分析其原因、特征以及对策。定性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观条件会不自主深入到研究课题中,进而影响研究结果。加上参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专家较多,包括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家、哲学家等,他们立足点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除了职业因素的影响外,研究者的文化学历、人生经历、年龄、性格、经济地位、个人偏好等也会对课题研究过程造成一定影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时选择个人认为合适的切入点,难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8-9]。
文化客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干扰较大。研究者在研究中很可能将自身的观点强加给被研究者,受文化客位的影响将得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研究结论。如果有的研究者在心里已经认定了农村留守儿童肯定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那么他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会存在此种偏见,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出入。还有些研究者在研究非农村留守儿童时,如果心里认定非农村留守儿童不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在实际调查研究中也会受此种心理的干扰,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不相符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客位。因此研究人员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时不要刻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就存在心理问题,不要将问题扩大化,以免从内心深处将留守儿童当成是弱势群体,影响调查研究结果的准确性[10-11]。
留守儿童一词最先出现在1994年,当时留守儿童主要是指被父母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在留守儿童该概念则是指被父母留在家乡的孩子。满足留守儿童该定义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父母外出的数量,是单方还是双方。二是父母外出的时间。外出时间超过多久才能称为留守儿童。三是孩子年龄界限,孩子年龄最大为几岁。而现阶段对留守儿童研究的资料中对以上3 个条件的界定还不完善,存在界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后续研究人员需要召开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专门界定以上3 个条件,进一步明确留守儿童的概念。只有留守儿童概念明确之后,才能为研究留守儿童课题的人员提供方便。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剖析深度直接关系课题的研究结果,同样剖析深度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功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加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剖析深度,各领域专家都需要积极参与进来,如营养学专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等。这样可扩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围,使得该课题深入到卫生保健、营养、心理、亲子关系、行为等各个方面[12]。
扩大全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围,可提高对各地留守儿童分布特点研究的针对性。之前一些研究人员将留守儿童研究点规定在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留守儿童差异性不大,难以总结出各地留守儿童的特点。这样得到的调查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全面性。针对该问题就需要研究人员继续扩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围,规划好研究方向,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加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深度,找到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整合优化资料,制定专题调查研究方案可以更全面了解留守儿童情况。目前我国在留守儿童课题研究上普遍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高等问题。资源整合力度不高直接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导致各地方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加上技术力量的制约,降低了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针对该问题各地相关部门需要构建专题性研究调查小组,由专题性研究调查小组专门负责留守儿童的研究任务。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以上就是该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相关分析,希望对该领域研究有一定帮助,可加深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深入,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