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2021-03-07 18:3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格环境生态

徐 晓 艳

(安徽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学院,合肥 231201)

人格是指在遗传基础上,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人格一般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格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要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进行人格素养的培育。当前,高校的人格教育环境虽然有利于人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发展,但还存在普遍性不足:首先,人格教育这一概念的普及率并非百分之百,部分人对于人格教育知之甚少,甚至前所未闻;其次,人格教育一直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小单元进行,没有进行学科单立,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最后,由于大多高校缺乏专业的人格教育教师,或者人格教育教师专业程度不高,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反思,导致人格教育成效并不理想。

教育生态学运用科学的分析法,采用整体、全面、系统的观点来探讨人格教育问题,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传统人格教育问题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把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置于全新的人格教育生态环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教育生态系统,全面分析其内部生态因子以及各系统之间生态因子的影响,打破传统人格教育思想中孤立隔绝的状态。高校实施人格教育,就是要塑造大学生养成一种新型健康人格,强化他们对自然、社会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责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中,要把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纳入其中,追求与自然、社会、他人、自己的和谐相处。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既可以塑造大学生养成新型健康人格,又可以运用科学的人格教育方法解决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我国高校人格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教育生态学原理与人格教育概述

(一)教育生态学原理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

将这一思想原理运用于教育中,能够直观揭示教育发展规律、趋势与方向。总的来说,教育生态学本质就是指教育与周边生态环境、生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是借助生态平衡理论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就是,以教育为主体,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一切环境系统条件和生态因子的总和。[2]本文所论述的教育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一种教育生态系统,即以教育为中心,将教育的生态环境划分为教育的自然环境、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对象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教育的自然环境、教育的社会环境都属于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而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是教育的内部生态环境。根据内外辩证法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才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教育对象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显得格外重要。

(二)人格教育

从概念层面理解人格,可以体现为:(1)人格是对人整体性的描述;(2)人格是对人的行为与心理状态、自我状态的总称;(3)人格是人的独特结构,具有心理状态、个性状态、自我调控能力等;(4)人格是人做出各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组织。[4]我国古代已经存在人格教育,其中“内圣外王”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状态,也是我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格模范;人们通过学习孔孟学说陶冶自身情操,根据“中庸之道”等处世理念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外交往等一系列行为,这就是人格驱动人做出各种行为的主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人格教育的内涵愈发丰富,从不同角度对人格教育有不同的解读与研究,但归根结底是对人心理品质、思想认知、心理结构的培养与发展,是着眼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自我的形成进行塑造与教育。

(三)教育生态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关联与教育维度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是指从学生成长环境、受教育环境、周边环境、校园文化影响等角度出发,创建能够满足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学习、交流、互动、成长与发展。教育生态学是大学生人格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推动大学生人格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依据。从某种角度来看,大学生人格教育依托于教育生态学,是基于目前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产生的种种人格教育行为。

自然环境是指对人格教育生态环境的简称。自然环境包括山川、大海、森林、动植物等,而人格教育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发展、地域特征、文化习俗、教育规律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教育生态,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行为、人格的自然形成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5]。社会环境是指以人类为核心的活动环境,具体活动形式为经济活动、社交活动、学习活动、城市建设与发展活动等,通过从事以上活动所构成的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文化、家庭、学校、群落等不同的环境与教育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作用,能够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提供辅助。

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教育行为的基础——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如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阅历、年龄特征等,形成具有特定性、指向性的教育教学方案,促使大学生能够在这种特殊营造出来的、符合自己需求的生态环境中实现思想发展、素养发展与能力养成。而大学生的智慧、智力与智能,是其根据事实做出适当反映的能力。在心理环境层面,教师开展人格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自主控制与约束能力,制定循序渐进的人格教育方案,实施人格教育。可以看出,教育生态环境既是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也是生理环境与心理环境。

教育生态学与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育生态学可以为人格教育领域的不同活动创造不同的环境条件,生态教育和人格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格教育的目标,培育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思想政治素养。因此,要从教育生态环境中构建多层次人格的教育模式,即人格教育校园文化生态、源于课程体系的思想道德生态、教师影响下的情绪状态,形成以熏陶、教育与影响三个维度为框架的生态教育体系。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各种人格教育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促进了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但还需要认识到,人格教育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在实施人格教育层面仍普遍存在一定问题,阻碍着大学生人格教育生态环境的形成。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就是将人格教育的环境拟定为人格教育生态,大学生、社会、高校均是生态中的重要因子,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互为作用的关系。因此,应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从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各生态因子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人格教育定位模糊,缺乏精确性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虽然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学期、不同学生的情况组织一系列的人格培养活动,探索不同路线的性格教育资源,并且将心理教育、政治教育、人格教育与意识形态相结合,但是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很容易导致高校陷入“人格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内容”的认知误区,对人格教育的正确定位缺乏精确性。当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对人格教育概念和定位很模糊,在实施人格教育时,没有具体的模式或顶层设计,也没有一个总体的制度和统筹,更无法将人格教育合理地再分配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大部分高校并非缺乏人格教育,而是缺乏相应的人格教育体系、制度与机制,导致人格教育只是更多地渗透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中,不能引起教师、学生的关注。所以严格来说,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明确提出和开展人格教育。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可以看出,复杂的外部因子影响了高校人格教育的定位。大部分高校教师对人格教育的认知都很模糊,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在大学生人格教育生态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子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态因子,其中包含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物质条件、社会思想、文化意识、价值理念等等,对于教育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复杂的外部因子综合起来影响着人格教育的定位与方向[6]。此外,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人格教育的外部环境、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影响了人格教育定位与人格教育需求的对接,从而造成人格教育定位精准性不足、教学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其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是政治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经济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都是人格教育的基础。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文化的快速传播,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如教育速度要求、教育规模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个性教育要求等。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交互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社会因子,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接触到多元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价值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形成,而大部分教师在这种环境中难以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会影响人格教育的定位效果。

(二)人格教育实施零散,缺乏系统性

人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它应该有自身独立的内容体系。我国高校的人格教育模式属于“隐性或潜在灌输的模式”,只有一个较为模糊的人格教育大纲和教育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课时安排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适当的组织。这样的人格教育,没有将人格教育纳入学校育人体系,没有提出具体的人格教育内容、目标、流程等,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以个性为目标的人格教育体系。在各种思想文化出现交流交融交锋的现代社会,这种人格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其隐性影响作用在逐渐消失。

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高校不仅是个人成长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而且还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因素。其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并包含丰富的个人教育生态元素。对学生而言,高校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里的每一种植物、每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每一个交际活动、相仿或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忽远忽近的人际关系始终影响着学生。高校是实施人格教育的中心之一,学校的教育环境都属于学生人格教育的核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和基础文化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但人格教育只是渗透或穿插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造成大学生人格教育被割裂,人格教育没有科学、具体的教育目标、要求、体系及标准,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未能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此,高校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人格教育机制,才能有序顺利地开展人格教育,逐步实现人格教育目标。[7]

(三)人格教育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性

专业教师队伍是实施人格教育的有力保证。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由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进行大学生人格教育培养。一方面,这些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开展人格教育的辅导员或“两课”教师,大多数既非专业出身,又没有经过专业的人格教育培训,专业水平不高,在实践中缺乏对人格教育的正确理解,所设计的人格教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人格教育教师数量少。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两课”教师的数量无法满足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更谈不上专业教师的数量保证。高校所建设的人格教育教师队伍,主要是让辅导员兼任人格教育教师,而这些辅导员专业五花八门,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基础素养与知识,不能够为学生提供高效的人格教育教学活动。[8]

基于教育生态视域,教师作为人格教育生态中的重要生态环境因子,其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人格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专业教师,定期组织进行人格教育专业辅导培训,是提高高校人格教育水平的关键。[9]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策略

教育生态学原理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应用,就是将人格教育环境当作一个生态系统,学生是其中的主体,各种因子会影响学生人格教育的成效。目前,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于缺乏教育机制、缺乏系统教育体系、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因此,应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加强人格教育顶层设计,提升高校人格教育系统性;精准定位学生需求,构建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人格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格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园人格教育文化生态、人格教育场景生态的建设,以此实现教育生态学原理与人格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10]

(一)加强人格教育顶层设计,提升高校人格教育系统性

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与社会实际,加强人格教育顶层设计,将生态体系理论作为框架,融入人格教育因素,构建完善的人格教育理论与制度体系,为规范、系统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基础。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格教育的研究,形成正确的人格教育认知,制定标准方案,明确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将人格教育独立出来,形成独立的人格教育模式[11],增强学生人格教育的规范性、系统性。

首先,高校要根据人格教育专业教师师资、教育资源以及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实际,结合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发展情况,优化顶层设计,明确人格教育目标、教育流程、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具体实施规划;界定人格教育的范畴,构建人格教育模式,为开展人格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其次,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格教育制度。制度内容包括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制度、人格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制度、课程综合活动设计管理制度等,以此规范人格教育行为,改变目前高校人格教育零散化的状态。[12]最后,高校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境丰富的文化因素促使高校进一步加深人格教育的系统性,并更加完善地形成人格教育的闭环,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产生微妙的影响。具体来说,高校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加强互动交流;认识大学生的成长行为与规律,指导大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参与热点话题讨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同时,高校应注重学生内在精神品质的养成,要充分发挥人格教育生态学在学生个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开展系统的人格教育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谱系中汲取养分,让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让优秀精神品质渗透学生心底,使大学生在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强大动力的支撑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如高校可以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以及“四史”为主要教育资源[13],以舞蹈、表演、影视剧、歌曲等不同形式,积极组织各种人格教育文化建设活动。

(二)精准定位学生需求,构建人格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高校应积极把握时代特征、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个性、思想变化趋势等,主动探索这一变化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以此为基础,优化设计人格教育课程,突出人格,着力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人格课程体系,形成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多层次展开的课程体系。学生健全人格是指以正常、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性格(内、外向)、人格品质(善恶)、责任感、情绪稳定、思维开放等五个维度。实践过程中,高校应适当改变“人格教育分散于各科课程”的状况,以五个维度为主题,从五个维度入手,引入学生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情感问题和个性发展问题,设计专业、正规、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课程,形成课程体系。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可包含性格与成长、个性品质、社会责任感、个人情绪等内容。高校可以开展调查研究,确保课程内容与社会主流思想相一致,符合学生实际成长需要,具有时代性。同时,要加强课程教学活动体系的设计,引入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案例讲解法、项目学习法、参与式学习活动等,支持学生自主参与,鼓励学生在课内、外进行互动,使学生在趣味新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格教育知识,体会优秀思想品质,形成健全人格。[14]

(三)加强人格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格素质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人格教育的基本保证。高校应加强人格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资格准入、培养培训、招聘聘用、职称评聘、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各个环节,推动人格教育教师管理科学化。人格教育课程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以教师为学生典范、以教师为精神榜样,发挥良师益友的重要影响作用,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向着教师看齐,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与教育,形成健全人格。首先,高校要积极引入有关专业的人格教育人才,坚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的用人理念,吸引大量具有人格教育技能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学校,优化人格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人格教育教师队伍素质,聘用具备专业人格素养的教师开展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工作。其次,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人格教育辅导培训,引入丰富的人格教育理论,讲解真实人格教育案例,开展本校学生的人格教育跟踪调查研究等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人格教育课程教师的教育能力,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15]最后,针对辅导员专业不对等的问题,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其开展系列培训,使其掌握人格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人格教育实践经验。同时,还要进行辅导员的思想意识、教育管理行动、语言表达的训练,加强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作用,提高辅导员的思想素养。

四、结语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自主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重要素养。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思考大学生人格教育培养中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以人格教育体系为框架,以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为支撑,以教师模仿行为为引导,以丰富课程体系为资源,以多元教育场景为载体,共同构建人格教育生态环境,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生态育人机制,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启发、引导、辅助与驱动,践行大学生人格教育,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人格环境生态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