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在泰国变异的文化分析

2021-03-07 18:19何金瑄PAPASSORNPaiboonthitipornchai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泰语道德品质变异

何金瑄 PAPASSORN Paiboonthitipornchai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1 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异

“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异”在此指人在正常观念思维想法下时,有自言自信地遇事不慌,而且能够在全表达了解和总结,并且还会有尽快的分析是否恰当,最后能达成事件所需要的效果。换一句话来说“理性意义”也是人的正常思维结果的行为。在该篇论文中作者要谈到一些“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异”的哪个方向在发展中遇到变异。内容分成3 小部分来进行分析。

1.1 宗教的伦理

如果先不论中国的“宗教的伦理”,先论泰国的“宗教的伦理”。在泰国的国民期间有93.4%人信仰佛教,如果按照2013年的人口来算的话,作者估计信仰佛教的人会高达六千多万人。这数据算在世界上信仰佛教的国家的排名靠前。泰国人为何信仰佛教? 原因应该于前辈国王的信仰,因为那时候国王都觉得佛教是人生的可靠信仰,而且佛祖说出都是真理化。同样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也是这样,所以中泰两国之间的信仰概念谁也离不开谁,比如:“三纲五常”(、 相应的泰语成语),(五常伦理、相应的泰汉词)。“三纲五常”在泰国人们的观念里同中国人一样,泰国人的理解也一样,可是重于“五常”的思维观念。因为,“仁、义、礼、智、信”是泰国和尚经常说到的东西[1]。

1.2 人的道德品质

在中国的文化中,如果按照儒家思想来说中国人的人生一般以“仁”“德”为价值观念的思维品质。作者从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异的角度来看,泰国人的人生品质也以“教规”为价值观念的思维品质。可以看到中国人是按照“老子”与“孔子”的教育为思想,泰国是按照“佛祖”的教育为思想。当年老子让人们实践自己像个“木”,因为“木”只生而活其他不需要。同样当年的孔子也让人们实践自己有“仁”,因为人生当中不需要有任何限制。再说当年的佛祖也让人们实践自己保持“教规”,也是因为人生当中不需要有任何限制而不危害人物。比如:“死于安乐”(、相应的泰语成语),(死在平静、相应的泰汉词)。“死于安乐”,此条成语是中国人的古老思维想法,就是人生在活着的时候最想安乐与平静的死去,同样此条成语传播进来变成“死在平静”。

1.3 社会上的情观

在社会生活中人一定会有自己感情与观念,但每个人的情观肯定不一样。从理性意义的方面来看,情观会与家庭教育、 社会上的习惯对照并发生。比如:“做人要厚道”(、相应的泰语成语),(做人要有道话、相应的泰汉词)。“做人要厚道”这条成语属于社会上的情观成语,一般表示做人必须有高厚的道德特别指在社会上的生活中。同样泰语也有一个成语意思相近就是“做人要有道话”表示一个人在社会上说话或者动作要可信,不然会失去了人生的承诺性。

2 感情色彩的发展变异

感情色彩的发展变异,一般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一般感情色彩的系统变异会指褒义、贬义的词语。同样在该篇论文作者也采用了褒义、 贬义来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

2.1 内容发生褒义

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比如:“五男二女”(、相应的泰语成语),(子孙满城话、相应的泰汉词)。在泰语中“子孙满堂”表示尊敬及看重家庭的恩忠,所以“子孙满城”与“五男二女”都表达褒义形义。

2.2 内容发生贬义

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比如:“帮虎吃食”(、相应的泰语成语),(教鳄过水、 相应的泰汉词)。在泰语中“教鳄过水”比“帮虎吃食”更加贬义,因为“教”与“帮”的本身意义就有语感的轻重不同。再有,“鳄”与“虎”在成语内,所以“教鳄过水”的意思非常贬义,一般会比喻坏人教人变坏。

从3 种规律来看,“宗教的伦理”的规律发生变异的情况比较少,因为中国与泰国人民的信仰几乎差不多,是以“佛教”为信仰,所以一些关于宗教伦理的汉语成语传播到泰国之后未发现变异。相反的是“人的道德品质”的规律有一定的发展变异因为各国人民对什么叫做“人的道德品质”有不一样的见解特别是“道德”的本意。所以人们就被当地的现代观点影响,特别是泰国的人民。“社会的情观”的规律,两国人的情观不太一样,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泰国是一个半限制半开放的国家。所以两国之间的社会情观可能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另一种观念就是“汉语成语在泰国传播之后发生了感情色彩的发展变异”,此观点可以分成两种规律来看,一是成语经过传播之后发生了贬义。这些成语较原来的意思有过之而无不及[2]。二是成语经过传播之后发生了褒义。这些成语就是则比原来的意思更加清晰,程度更深。

3 汉语成语在泰国的变异原因

汉语成语在泰国传播时会遇到许多的发展变异,比如:理性意义的变异、感情色彩的变异等。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些变异类型又会不断地发展。诸如:人的道德品质的变异会直接发展,因为人的道德表现不是固定的。下面作者要讨论一些关于“汉语成语在泰国发生变异时造成偏误原因[3]。

3.1 内部语言的原因

在汉语成语的变异中,“内部语言”就是理性意义发展的主要成因。在此话题“内部语言”还是指个人的思考过程中,而且是非交流与表达。这种语言出于内部,比如:内隐的朗读行为、思考话题行为、回忆纪念行为、猜测想法行为。这些动作行为就指的本部分的内部语言。同样,内部语言如何造成汉语成语在泰国的变异。原因可能就是人的内隐行为只有举动行为的人才理解,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思维想法”。“思维想法”总是在举动行为人的脑袋里,别人无法明智。在该篇文章中,内部语言造出了3 种理性意义的变异,就是宗教的伦理、人的道德品质、社会上的情观。这3 种理性意义的变异就是人的思维想法所造出的偏误。比如:宗教的伦理,汉语有不少关于宗教伦理的成语。这些成语只有使用者才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可是不用言语说出去,只用成语来替代。再看,人的道德品质是否也属于内部语言造成的偏误。在人的道德品质上也就是举动行为的人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样,在人的道德品质的成语也来源于人们的道德思维想法,后来用成语来描写替代。最后再看,社会上的情观。社会上的情观每个人又不一样,比如,“男才女貌”的成语中,采用成语者一般要表达男女的区别才用上了体系内涵来划分,可是当别人一看,他人又不认为此条成语重点在男女的区分,却重点在男女的外貌表现。这一点就难以讨论[4]。是因为是内部语言的概念。

3.2 外部语言的原因

在《如何用好内部语言》作者提出外部语言的观点,外部言语是交流性言语,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言语活动,有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一般都要求清楚、完整、符合逻辑。或者是有声化的语言(以声音为载体)在该篇中就是口头的表达、有形化(以文字为载体)在该篇文章就是书面的表达。

(1)口头表达。在本章的成语变异的内容中,作者没有利用口头表达方式去研究成语变异。只不过在进行研究时有过猜测,就是汉语成语在外部语言中表示口语活动时意思总不会有变化。因为汉语成语是四字格化,字形比较固定。所以在口语表达中不会出现意思变异的偏误。(2)书面表达。相反,汉语成语的变异如果以文字为载体的话。汉语成语的字形有时候会移动及转变。所以汉语成语在泰国会发生变异。从上部分来看,就是“感情色彩的变异”。“感情色彩的变异”的成因就是从外部语言发生的。发生之后慢慢地压坏成语的本身形态,所以最后出现了支离的传播效果[5]。从感情色彩的发展变异来看,有不少汉语成语被书面表达改变了本身的意思。所以汉语成语一到泰国就出现了再创造的现象。比如:(1)帮虎吃食(汉语成语)、教鳄过水(泰语成语);(2)酒肉朋友(汉语成语)、粮食朋友(泰语成语);(3)目不知书(汉语成语)、木屑脑袋(泰语成语)。

3.3 文化的原因

3.3.1 移民

移民对文化的影响是将这个地方的文化带到那个地方去,引起两个文化接触和竞争。按照材料上移民会引起“语言”上的变化、“生活”上的变化、“宗教”上的变化。因为移民就是一个国家的人一起移动到第三方国家居住,所以一起移民后还会在一起居住。因此,移民人用的语言还是他们的母语,同样在清朝的末期很多中国人为躲避战乱移民至泰国,他们使用的语言就是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使用的语言会逐渐与本地语言融合为一体。直到现在泰国的唐人街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泰国人和华人使用汉泰混合语沟通。所以移民也会带来语言的融合,汉语成语逐渐跟泰语融合起来。有的体现出来全部,有的只体现了形态,有的只体现出了意思。最后,移民就是语言被文化影响到的原因之一,所以研究此话题的人或者在学习关于此话题的学生应该注意[6]。

3.3.2 人生、社会、信仰的情况

从人生的情况来看可以得出一个观点就是跨国之间的人会影响到语言,可是影响不大,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如果有时候不能用双方都懂的语言表达,他们会使用非语言或者模糊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所以人对语言或者汉语成语的影响不大。从社会生活的情况来看,泰国很多华侨家庭居住在河边或者海边,这些华侨在这里长期生活定居后,中国的文化与泰国文化逐渐融合成独立的社会文化。所以社会的情况也对语言有了部分的影响。从信仰的情况来看,泰国是佛教国家,中国也是佛教国家,所以信仰对文化影响很小。

总的来说,人生与信仰不太对文化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社会的情况算是一个硬性的影响,难以改变。

“汉语成语在泰国的变异原因”中,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语言内部”;二是“语言外部”。从语言内部来看就发现,内部语言造出了3 种理性意义的变异,就是宗教的伦理、人的道德品质、社会上的情观。比如: “男才女貌”如何分析呢? 采用成语者一般要表达男女的区别才用上了体系内涵来划分,可是当别人一看,他人又不认为此条成语重点在男女的区分,却重点在男女的外貌表现。这一点就难以讨论。是因为是内部语言的概念。另外在从外部语言来看,外部语言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在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读者们应该引注一下“书面表达”。因为“书面表达”是以文字为载体。所以成语的形态大都会发生转变的。

4 结语

汉语成语在泰国变异,笔者也分为两种发展变异。(1)理性意义的发展变异,继而造出了3 个方面的变异,首先是宗教的伦理,其次是人的道德品质,最后是社会的需要。在这3 种当中,笔者认为变异率最明显的就是“社会的需要”。因为“社会的需要”总是跟“时间”发生变异的。(2)感情色彩的发展变异,继而产生两个方面的变异,首先是内容发生褒义,其次是内容发生贬义。一般在泰国第二种方面(内容发生贬义)会出现多一些。

猜你喜欢
泰语道德品质变异
变异危机
变异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高校泰语演讲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
“好奇”的代价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变异的蚊子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