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
(宜春学院,江西宜春 336000)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革命奋斗史,是一篇红色大型史诗”。红色文化教育就是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传统教育,使其认真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征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精髓,这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形成集体主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着缺失较严重的问题,简单化、程序化、陈旧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的时候容易脱离时代,只是单纯地接受理论知识反而使其不能充分重视红色教育,无法理解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和精神,从而得不到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真正改变。其实红色文化教育的学习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实践,在虚拟的网络上同样也可以接受到红色文化教育[1]。
该次团队的调研便是围绕如何“拓展红色文化传承渠道,提升红色基因实践水平”来进行的分析,通过创建“十红”实践体验工程,依托江西省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红色实践来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爱国主义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代教学可以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解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学问题,并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独立、吃苦、认真肯干等良好的品德。
但红色文化教育只有活在实践中,才能对大学生真正起到端正思想观念的巨大作用。因此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拓展红色文化传承渠道,提升红色基因实践水平,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样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本源性的优质资源和动力。
(1)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了解现代政治教学的内容,提高个人对于政治教学的认识,也有助于通过具体事例,提高红色文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2)红色文化教育深化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学的认识,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爱国之情,也能够展现中华人民不屈的意志。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其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4)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红色文化教育展现了历来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有助于磨炼大学生意志。
学院部分教师党员、辅导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干部及普通大学生代表。
“理论—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团队成员根据现有理论,进行不断的实践,如开展与红色文化教育有关的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与指导教师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团队每个成员都要负责1~2 项实践,并参与到每一项实践中去,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要召开讨论总结会,针对具体的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并提出整改的意见,同时将对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研究,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通过创造“十红”项目来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宣传红色文化教学的效果,来研究其如何规范学生的思想。
团队成员大部分为学院主要团学干部,在调研期间组织开展了一次“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通过诵读一封封家书,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先辈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诉说着对家人的牵挂,对党的一腔热血,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在读到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时,有位学生感言:通过这封家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初心的坚定,信仰的力量,不知不觉整个身心都被方志敏烈士的革命初心所震撼。美好韶华,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不少学生都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想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指导教师要求团队成员每人自选一部红色影视进行观看,并在结束后与大家分享观后感。大家选择观看的红色电影有《太行山上》《我和我的祖国》《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儿女》《南昌起义》《小兵张嘎》等。大家看后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尤其是《南昌起义》,更引发了大家内心不小的触动。周总理在影片当中发表的言论正体现了其革命到底的信念。其用人的成长和生命的宝贵来形容革命的重要性。此外,影片中的女战士黑姑寻着丈夫双喜的血迹冲上鼓楼插上红旗。这一场景又在告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的献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明天将是祖国发展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需要端正思想和态度,按照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进行学习和成长。
在调研中,我们动员了一个班级开展了“红色故事我来讲”的主题团日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传承红色长征精神,传颂红色革命故事,提高大家的爱国意识。让大家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课堂翻转,由学生们上台去讲出一个个红色故事,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并设想如果是你生活在战争年代,你会成为那个英雄么?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去了解当年的革命岁月,体会先烈们的坚定精神和意志,很成功的是,学生们自己打动了自己,实践效果非常好。
五月是学院的“红五月”,在这个月里,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红歌大合唱比赛,通过“以文化人”的形式来增强大学生们的爱国情、爱党情,基本做到“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学生们选择歌曲、排练歌曲、表演比赛,都是对革命传统的集体重温,是对红色文化的集体复习。红色歌曲当中的歌词书写悲惨的历史和中国人民不屈的昨天。用歌曲明志是现代青年表现爱国主义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也是现代青年接受红色革命洗礼的一种方式,更是现代青年思想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
指导教师以自己所带班级为试点,将红色文化带入班级,作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特色班级”的主要特色。她规定以“红色文化”为背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而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班级中营造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用革命故事引导学生。
在高校,社团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在社团中专门成立红色社团不仅可以注重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同样也可以运用党的理论来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中去。通过举办讲座、沙龙、知识竞赛、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当代红色文化的实践成就,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红色社团的建立有利于对参与者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行改造,也会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创新。
由于疫情的影响,该次进红色基地是指导教师带着我们一起“云游”的。我们来到的是弋阳方志敏干部学院,跟随着教师,我们一起听了专家的讲座,也一起进行了实践教学,一起去了方志敏故居,也一起上了一次《信仰的力量》微党课,一起参观了鹅湖书院,也一起进行了现场体验分享,受益匪浅。方志敏的坚定信仰值得我们学习,方志敏的忠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方志敏的大局观念值得我们学习、方志敏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方志敏的创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方志敏的奉献意识值得我们学习、方志敏的清贫本色值得我们学习、 方志敏的担当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更自觉地把方志敏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基因,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实干的力量。在基地实践时,团队成员共同做了一首诗:身陷囹圄梦高远,淡泊名利志恒坚。可爱中国励万代,如你所愿尽开颜[3]!
我们此次访谈的人物是“斧头将军”黄开湘的外孙邵爱福和中共弋阳县委党校副校长诸葛方林老师。这次的访谈让我们热泪盈眶! 英雄的亲外孙,三十多年,搬过砖,挑过水泥,清理过下水道,多苦多累的活儿都做过,但却从没向政府伸过手,目前在方志敏干部学院做一名普通的保安! 这种信仰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诸葛老师“我将终身致力于方志敏精神的宣讲,直到讲不动的那一天”这句话一直记忆犹新。由于特殊原因,我们和诸葛老师的交流是通过电话访谈进行的。在电话里,诸葛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方志敏烈士的很多事迹。他将《可爱的中国》里的一段深情的话谱写成了歌曲唱给我们听,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
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伟人“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积极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实践教育。利用周末、节假日到万载湘鄂赣革命纪念馆、万载烈士陵园、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宜春市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实践教育。利用清明节等节日到宜春市烈士陵园、祭奠、哀悼先烈,组织学生党员、干部到袁州区水江镇烈士陵园追思四川凉山扑火英雄周鹏,弘扬一心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通过参观革命遗迹、瞻仰革命先烈铜像、默哀、宣誓等方式表达我们对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先烈的尊敬和崇拜。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色文化中的红色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根和魂,红色传统历经我们党无数次的革命斗争和抵抗外侮侵略的战争形成,不应该丢弃在我们这一代手上[4]。新时代里,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得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实践去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做一个爱党、爱国家、爱脚下这片土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做一名中国人为荣。
我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体系当中加入了革命历史教育,让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和品质。在红色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简单说教,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采用不同的媒体形式如报纸、视频、书籍等来改变死板的教育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5]。
校园文化能够增加学生对红色革命的认同感。为了加强学生的红色教育,学校方面可以通过演讲、歌曲竞赛、辩论、座谈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在校园内部宣传红色文化。此外,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烈士陵园扫墓,去红色博物馆参观。这些方式都可以到达红色教学的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教学效果,解决网络当中出现的负面新闻和评论,高校方面需要就网络红色教学建设一支出色的管理队伍,一方面屏蔽不良言论和信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在保持网络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参与性[6]。
现阶段高校在构建“十红”实践工程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此之前高校所实施的红色教育模式存在缺乏科学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目的不明确等问题。若是想要发挥实践体验工程的教学效果,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喜好、年龄,在红色教育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将红色教学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理论宣传到付诸实践,教师要统筹和管理好整个教学进程,实施双轨式教学才能发挥红色教学的作用。